宋雯麗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桂林 541006)
目前在我國的體育教學有八個基本要素,分別是學生、教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境、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其中體育教學過程是體育教學各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而體育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學過程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我國的課程整體改革有著重要的內在關系。本文以目前存在的教學模式中的四種較有影響的教學模式為研究素材,通過查閱資料,邏輯分析等方法對各種教學模式類型的主要內容、特點及其應用進行了淺要的探究和分析,并對我國目前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簡要論述,以期充實我國體育教學的理論體系。
體育教學模式可以規(guī)范教學行為,方便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量,有可操作性、完整性、簡明性和效果性等特點。根據(jù)體育教學的目標、原則、方法、評價等不同將教學模式分為以下4種:系統(tǒng)學習模式、程序學習模式、掌握學習模式跟發(fā)現(xiàn)學習模式。
系統(tǒng)學習模式源于赫爾巴特、凱洛夫的教學理論,該模式注重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主流的教學模式,它是一種以教師系統(tǒng)教授、學生系統(tǒng)記憶,并以重現(xiàn)知識和技能為中心構成的教學模式。系統(tǒng)學習模式可以說是由教師將要教授的內容通過教材這一媒介傳遞給學生的教學模式。其中在教師教授過程中分為四部分:(1)對內容定向,即對教學內容的提示,示范及演示;(2)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包括口述、探究、歸納、演繹法;(3)對教學內容進行復習,包括知識的復現(xiàn)及練習;(4)實習環(huán)節(jié)。這在一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觀察感知教材,用思維理解教材,然后利用記憶能力鞏固教材,最后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此種教學模式在現(xiàn)代教學過程中應用極為廣泛,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導向使學生將教學內容掌握,忽略了學生的獨特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
程序教學模式是將教材合成連續(xù)的小步子,將教學過程嚴格按照邏輯編成程序的一種自動教學活動的體系。它以行為主義操作反射學習理論為依據(jù),由美國的斯金納、普萊西創(chuàng)立。程序教學模式有以下4個特點:(1)小步子的邏輯系列:將教材內容分成一個個的小單元、小條目,逐個進行學習,每個單元按照邏輯關系順序排列;(2)以學生能做出積極反應為標準,學生要在各個小步子上作出積極的反應;(3)及時反饋在學生作出反應之后,要立即給予反饋,說明正確與否;(4)學生能夠自定步調,每個學生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個別化的學習。程序學習的模式結構順序為:a教師或教學機器首先解釋學習內容;b向學生出示有關的問題;c讓學生進行解答;d對學生的解答進行判斷。如果學生的答案正確,那么進行下一步教學活動;如果學生的解答錯誤則由學生繼續(xù)解答或是退一步學習,直到學生對問題解答正確,完成學習目標。此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可以強化學生學習行為,克服錯誤動作,提高學習效率,能及時反饋教學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但缺點是當學生人數(shù)多,器材少的時候要“量材使用”,這種教學模式由學生主導,限于對簡單知識的測評,而且教師不容易預測教學活動的進度,缺乏是否可以按期完成教學目標的準確判斷。
這一學習模式主要以美國的布魯姆和卡羅爾為代表,它以教學目標達成為準則,以形成性評價作為主要手段,以傳統(tǒng)的班級群體教學作為基本形式,輔之于經(jīng)常的、及時的反饋和提供個別化幫助以及所需的客觀外學習時間,使所有的學生都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活動體系。
掌握學習模式的特點如下:(1)在保持了班級授課形式的基礎下,同時在群體教學基礎上進行了個別化的矯正幫助,體現(xiàn)出課堂教學個別化。(2)掌握學習以目標達成為準則,吸取了程序教學的教材編制原則,把教學內容分成單元,根據(jù)課程終極目標制定明確的單元目標、明確的規(guī)格,當95%的學生達到目標才進入下一單元教學,因為下一單元的學習離不開前一單元的學習內容,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縮短學生間的學習差距。(3)教學評價緊密聯(lián)系,用各種形式的評價,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4)重視個別學生的幫助矯正。教學掌握主導的核心是以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作為掌握標準,所以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學》既是重要的研究成果,也是掌握學習的關鍵性內容,它精選和明確所教學科的教學目標,并使之結構化、層次化。
布魯姆及其合作者遵循教育的原則、邏輯的原則、心理的原則及中立的原則這4項分類原則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區(qū)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布魯姆本人提出了認知目標的分類,在認知領域中,其目標層次由低到高依次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6個亞類別,克拉斯沃爾提出的情感領域依次為接受、反應、形成價值觀念、組織價值體系及價值體系個性化5個亞類別。其中每個亞類別又包括若干項子類別,例如,認知領域中的“分析”包括3個子類別:要素分析、關系分析、組織原理分析。
這種教學模式需要雙方時間,因個別學生要額外的時間和指導。當每單元95%以上學生掌握教學目標知識才進行下一單元教學,這樣有較高的學習質量,因此是我國現(xiàn)代教學過程中值得推廣的教學模式。
發(fā)現(xiàn)學習是指為學習者提供有關線索,由學習者自己根據(jù)線索去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發(fā)現(xiàn)學習的理論基礎源自于認知學習理論,布魯納的認知發(fā)現(xiàn)理論起源于完形說,即格式塔理論。20世紀30年代出現(xiàn)的格式塔理論是最早的與行為主義觀點截然不同的理論,它主張學習就是積極主動的活動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環(huán)境的支配。布魯納繼承了完形說的觀點,否認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認為學習是通過認知、獲得意義和意象,從而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布魯納認為學習包含三種幾乎同時發(fā)生的過程:新知的獲得;知識的改造;檢查知識是否恰當和充足。他認為發(fā)現(xiàn)是達到目的的最好手段,認為學習的本質在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學習模式結構分為五步:a創(chuàng)設發(fā)現(xiàn)問題的情境;b建立解決問題的假設;c對假設進行反復驗證;d得出結論;e轉化為能力。這種教學模式有以下特點:(1)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能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發(fā)現(xiàn)方法和探究的方式。(4)發(fā)現(xiàn)學習能促使學生的“遷移”能力的提高,即形成一種舉一反三的能力。(5)有利于學生直覺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但這種教學模式由于較為復雜,所以在體育教學運用中有難度。
我國目前為止的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有5種,分別為傳統(tǒng)的“技術、技能型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改進型、程序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模式及導學式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技術、技能型教學模式是基于系統(tǒng)學習模式的基本理論。在教學設計中先確定目標,課的進程安排:首先為準備活動部分,這也是體育教學的特點;教師通過示范法、講解法或模仿法使學生感知教材;教師將教材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單個到組合的練習方法指導學生理解教材;學生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鞏固知識技能;學生可以在復雜條件下練習、變換練習,有運用知識的技能,教師最后在課的結束部分安排放松內容并對教學進行習得評價。
創(chuàng)設情境模式是在特定的一種情景下學習,能夠寓情于景、寓學于景,將學習、練習的內容與情景融為一體,以期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使學生在做中學。創(chuàng)設情景的教學模式為:a創(chuàng)設情景;b活動與景有結合性準備;c進入情景各有的角色和學習練習發(fā)展的能力;d放松部分也是情景中的。這類教學模式多用于小學低年級,類似于游戲教學法。
導學式教學的重點是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行進行學習或練習。導學式的教學模式為:a有身心準備;b教師進行引導;c學生自學自練;d學生進行自我評價;e教師進行重心指導;f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再次進行練習;g教師進行整理或做小結。這種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比較常見,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覺能動性,能夠積極地配合教師共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1]毛振明.體育教學模式論[J].體育科學,1998(6).
[2]李杰凱.體育教學原理與教學模式[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3]王莉.探析幾種現(xiàn)代體育教學模式[J].西呂師范高校學報,2003(3).
[4]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