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華
我想把它和另外的一些事物
歸為一類:比如松林,殿宇和碑文
我還想把它看成是礦物的標(biāo)本
石柱的海洋,時(shí)間的銹色正覆蓋著
它墨色的孤寂
當(dāng)然,氣象恢弘也是它秘密的一部分
借用康德的話說:“自然界正是用了
這樣一種揮霍,來顯示它的富饒”
而我的胸襟,顯然要小很多
在這里,我所能領(lǐng)受的到,只是
火山遺址的黑夜式的寂靜,波浪狀的哀傷
……當(dāng)紋理可辨的石柱
向著山頂聚攏,我聽得見光陰
緩緩流過時(shí)候的聲響
我承認(rèn),我的疑問帶著傷口:
這冷卻的巖石,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熱浪
才能將所有的繁華,淪為一片廢墟
一個(gè)寡淡的人,有植物的命
他來到蒼山,只是為了看哪些花
把彩衣披在身上,哪些花
自己香給自己看
春風(fēng)十里,綠色剛剛籠罩大地
這兒有巖石,荊棘和陽光
空氣好得就像一匹錦,他低下身去
仔細(xì)聆聽,流水穿過碎石的聲音
沒有誰來告訴他,云朵下面,是不是
還藏著時(shí)間的影子,人的宿命
也沒有誰來告訴他,雜亂的茅草叢里
那些卑微的麻雀,又飛去了哪里
這個(gè)寡淡的人,有植物的命
他來到蒼山,只是為了尋找
每一種植物的細(xì)節(jié)之美
遠(yuǎn)處有昆蟲在鳴唱,嗓音輕細(xì)又沙啞
我沒有說微風(fēng)拂過了紫葉,也沒有說
輕露沾滿了水蓮,為什么秋天含蜜的葉芹草
它的心意和影蹤,都有些恍惚
塵世的桂花,足跡遍及山嶺的深處
它那淡黃金粉的花絮,柔軟又安靜
我沒有說,大霧就要一層層籠罩著
這廣袤的原野,為什么我的蹤跡
卻早已秋霜暗白
在蓮花山,我只是一個(gè)似是而非
掠水而過的局外人
我沒有說出晚鐘暮鼓,為什么
天空和大地,都被神靈一一地喚醒
“通透從何而來,智慧從何索取”
我在太平禪寺的燈影之中悄悄詢問
世間的事物,多以乏味與枯燥居多
但有些時(shí)候,能撞目入心的,可能
只有肅穆和端莊
在禪寺的香火燭臺前
我也曾和他人一樣,跪拜過菩薩
每座佛像前,也做過鄭重的承諾
如果說內(nèi)傷重重,無藥可醫(yī)
那么,在這里,心是否能夠得到
傾聽和解脫
我也曾問過他們慈悲的涵意
清掃庭院的法師說:
“慈悲是自己身體力行的道德
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尺度”
我默然。 有所思,有所想
覺得有一種明亮,抵達(dá)了那個(gè)雨后的黃昏
如果抱龍河能逆流而上
越松林,過山岡
我的敬畏和癡迷,一定會
多于弧形的風(fēng)
如果它浩浩蕩蕩,一瀉千里
蒼茫的美,帶著咄咄逼人的氣息
我也會一改往日的頹廢
用理想來激活干癟的生活
但它卻源頭短,水流緩
波瀾不驚地,看風(fēng)
朝花椒樹的方向吹去
不像我,心高,氣躁,布滿碎屑
只把愛情看成是最好的埋骨之所
生若浮萍,各有湖澤
如今,我所有的疑問
只能深埋腹中
這短暫的豐沛,這迷眼的亂花
為什么,還沒好好地看一看
就只能再等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