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發(fā)
拉薩八廓街東南角有一間藏式餐吧。招貼畫下部是四個大大的漢字“瑪吉阿米”,上部黑底白描一幀藏族美少女圖。旁邊還有用英文和藏文書寫的店名。這幢不起眼的二層黃色藏式樓,卻成為拉薩的一張名片飛向了世界。
餐吧一樓,一襲藏式風格。木質(zhì)定制藏式餐桌餐椅,藏式羊毛地毯椅墊。四周墻壁依然是一絲不茍的藏式壁掛畫,內(nèi)容大多取自佛經(jīng)故事。
二樓顯然比一樓的采光好多了,由于樓上面積小了一些,只適合放輕型餐桌餐椅。我在夕陽斜照的靠南窗邊坐下,要了一壺奶茶,邊喝邊看著窗外。八廓街游人漸漸稀疏,喧囂歸于平靜。下午的陽光把街道的明暗分得那么清楚,似要把這座圣城更立體的夢留在你心里。
七八十公分寬的窗臺,像我們住房的飄窗。窗臺上擺滿了書和雜志,夾雜其中的兩本記事簿引起了我的注意。信手翻來饒有興趣。翻開扉頁,上邊留下了這樣一段文字:“親,望著窗外如水的月光,你在想什么呢?澎湃了嗎?請拿起筆,把你的思念、把你的愿望、把你的追求、把你的愛情寫下來吧。當年神王倉央嘉措,就坐在這里。望著窗外皎潔的月亮,寫下了最美的情詩。在那東方高高的山巔,每當升起明月皎顏?,敿⒚鬃砣说男δ槪饺礁‖F(xiàn)在我心田。親,寫吧,這里是產(chǎn)生愛情的地方,這里也是成熟愛情的地方?!膘轫摰南逻叜嬃艘环挵愕穆嫞阂粚兦榈哪信p手托腮凝神遠望。繁星點點夜空浩瀚,彎月上掛著一顆星。再下面有一行簽名的小字:記事簿購于樓下,實在太感動。留下這幅圖和文字,作為我和她的愛情見證。希望多年后帶上小孩再來翻這本記事簿。西南交大裝潢設計二零零五屆,李曉東、張依依,二零零六年八月十一日。
這間藏式餐吧,是否就是300年前,倉央嘉措和情人瑪吉阿米幽會的地方,已無從考證。但擁有至高無上神權(quán)的倉央嘉措,他寫下的六十多首情詩卻是不爭的事實。傳說他的大部分情詩,都是在這間小酒館里,等待和情人幽會時寫下的。他用短暫的一生,踐行了人和神在人世間統(tǒng)一的愛,并把愛刻進了每個藏族人的心里,把愛刻進了每個來這里尋求愛的人心里。
記事簿翻到第七頁,上面的字寫得較大,所以占去了一頁:MaYa,這個夜晚在瑪吉阿米,定然想到和你一起的日子,短暫、炫目。在這個充滿奇跡的城市,我對自己說,如果能再次遇到你,我一定不會再次錯過!這是一個無遇的際遇,也許只能存在于想象。最現(xiàn)實的還是祝福彼此一切順意。ViVian,二零零六年九月十日。
從藏南藏區(qū)走來的十五歲少年,至他坐上六世達賴神位那一刻起,他便不再是凡人,不再是至高無上的神,而是一個人神情愛交融的綜合體。他用人間最純潔的真愛,和梵界最哲理的思維,傾訴了他神人的凡心: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用青春的萌動和神界的思辨,表達著他心靈的那份渴求??是蠡氐讲啬系募亦l(xiāng)草原,重新放牧兩小無猜的歲月。
記事簿的第四十七頁:生命中的倉央嘉措什么時候才能出現(xiàn),能夠一起拉著手在那東山頂上的月光下狂奔。不辨方向,只為那一刻的瘋狂。西安趙宴,二零零七年六月十八日。在這一頁的右下角留下這樣一句:文字是悲傷的符號,用來記錄留不住的過往。此處沒有簽名,也沒有留時間。
觀世音托夢于倉央嘉措,讓他在人世間尋找圣潔的度母。并告訴他人間的度母,往往是最驚艷的少女。于是神王在這小酒館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名詞:瑪吉阿米(純潔少女)。占滿倉央嘉措整個心靈的瑪吉阿米,最終殃禍于神王一時大意。雪地留下了秘密的足跡,雪地也引出了攝政王的罪惡旨意。悲傷的神王能把瑪吉阿米放下嗎?
翻開記事簿的第四十八頁:向往拉薩已久,帶著夢想終于來到這里。對著納木措湖許下的愿望,希望真的實現(xiàn)。有一種愛叫做放手!靜,1/7.在這一頁的上邊,寫下了一行娟秀的字:我的愛,在拉薩放手!永遠放手!二零零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沒有簽名。從上述文字,你可以想象一個情景:一位美麗而憂傷的少女,遠足從內(nèi)地來到瑪吉阿米,她倚窗深深望著藍天白云,滿眼淚水。過了好一會她才破涕而笑,可以放下了!
記事簿倒數(shù)第二頁,也就是第四十九頁。整頁記述的一段文字,讀來讓我也有些感動?,F(xiàn)摘抄如下:周周,你的可兒此時坐在瑪吉阿米,腦子想的念的都是你。你說我們是前世的情緣,我也有同感。來西藏之前,懷著很復雜的心情。一度想在這個地方結(jié)束對你的所有愛戀??墒?,卻發(fā)現(xiàn)對你的感情更加難以割舍。此刻,多希望你就在我身邊,默默地看著我??粗笆赖奈摇⒖粗裆奈?、看著來世的我。想哭,卻又充滿感激。感謝你在我最美的時候出現(xiàn)。假如有一天,你來到瑪吉阿米,偶然看到可兒此時的心聲。那來世我一定還做你可愛的妻。吻你!可兒。二零零七年七月六日。左下角畫了一雙腳印,腳心里畫了一對眼睛。
掩卷沉思。但凡能產(chǎn)生愛情的地方,多有浪漫的情愫?;颦h(huán)境優(yōu)美引人入勝,或名人效應引人趨同。而瑪吉阿米的經(jīng)營者卻另辟蹊徑,在一個民族文化沉淀里,選擇了一個300年前的凄美愛情傳說。我非常欽佩經(jīng)營者的膽識和智慧,他把永恒的主題發(fā)揮到如此,實屬不易。讓善男信女們像朝圣一樣來到這里,述說她們的衷腸,療養(yǎng)他們的心傷。
在點菜單上有這樣一段廣告詞,據(jù)說是一位背包客寫的。我想把它錄在最后:
你何時來/你何時走/你走了之后是否再來/你再來是否會回到這里/你回到這里是否會回到今天/那時的你是快樂還是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