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
在面試備考中,特別要注意幾個心理上的誤區(qū):
一是井底之蛙型。這類考生筆試成績排名比較靠前,他們一般都認為自己很優(yōu)秀,對自己充滿自信。但是筆試與面試不能同日而語,筆試考察的是考生已經具備的“顯能”,而面試是考察考生適應崗位的“潛能”,是對考生的綜合素質的考核,考察的是考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協(xié)同性。所以,在這類考生中容易產生“只要稍加努力,別人無法超越”的想法。
二是費力不討好型。購買大量的有關面試的書籍,整天抱著1000題啃上N遍,似乎什么題都見過,又容易給人一種很努力很刻苦,甚至很強悍、很“面霸”的感覺,可是一到考場就“歇菜”。這種考生還沒有從筆試的角色轉變過來,還在采用筆試的復習準備方式,這樣做反而在無形之中給自己心理造成很大壓力,其結果往往是不盡如人意。模板只是教給你一種答題辦法,公務員考試更多的是測查綜合素質和綜合才能,需要平常多關注時事政治。因此,需要考生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正確看待考試,正確認知自己。
三是死記硬背型。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把很多的面試真題解析背的是滾瓜爛熟,這樣的結果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考生的考場發(fā)揮。面試考試有句名言叫做“沒有標準答案”,仔細理解,就是針對問題合情合理地自由發(fā)揮。所以考生在準備階段首先要多練習,與他人多探討,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轉換角色,打開思路;其次,系統(tǒng)的學習準備,要把近兩三年的的面試真題,自己試著回答一下;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當成一名公務員,對常見的事物“說出”自己的看法想法。還要注意評論性的電視欄目,多看看、多聽聽電視的主持人對待問題事件怎么說、怎么看,反過來自己又怎么說、怎么看。
四是四處打聽型。有的考生四處打聽,寄希望找關系或是押題。殊不知這些都是無用功。押題是一種希冀、一種僥幸;多年的面試考試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組織管理和監(jiān)督機制,找關系拿高分更是異想天開。
面試中,常見有兩大語言誤區(qū):
一是過于追求完美,常常影響考場發(fā)揮。這類考生總想給考官留下最好的印象,因而非常注意細節(jié)的表現,甚至一個簡單用詞都要糾結好久,這樣會影響語言的流暢性。其實即使用一個不夠理想的詞表達出來,也比在那卡殼要強的多,因為語言的流暢性會給考官留下好印象。
二是喜歡標新立異,用詞不當。公務員面試更多的要求考生在看待一些問題上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能站在公務員的角度理性看問題、想問題。有些考生在考官面前答題時,不注意自己的語言措辭,常常會用一些網絡用語、晦澀的語言,甚至有時用詞過于偏激或絕對,這會給考官一種極端的感覺。因此,考生在考試時,要注意自己的措辭,盡量用樸素大方的語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