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艷 申杰
精神分裂癥屬于復雜的臨床綜合征, 患者在精神分裂急性期容易發(fā)生興奮, 有嚴重精神病癥狀, 易做出攻擊、破壞行為[1], 對患者自身與他人的安全均有嚴重威脅, 故而需及時對患者病情予以有效控制[2]。本院在為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治療時, 采取不同初始劑量的奎硫平以不同速度展開快速加量治療, 治療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80例, 其中男49例, 女31例, 年齡21~58歲, 平均年齡(4.2±4.1)年;其中青春型13例, 緊張型18例, 偏執(zhí)型26例, 單純型15例, 其他類型8例;將曾應用奎硫平400 ml/d治療且無效者、存在嚴重身體疾病、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等患者排除。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38例, 觀察組42例,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奎硫平進行治療, 對照組初始劑量為200 mg/d, 之后以200 mg/d的劑量增加, 于4 d內給藥劑量升至600 mg/d;觀察組42例初始劑量為100 mg/d, 之后以100 mg/d的劑量增加, 于1周內給藥劑量升至600 mg/d。兩組患者給藥劑量增至600 mg/d之后繼續(xù)展開1個月治療。在兩組患兒接受第2周治療時, 如果患者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評分不超過30分, 可按照患者實際病情將給藥劑量適當加大, 最高給藥劑量應在800 mg/d以下。在給藥第1天時給藥頻次為1次/d, 之后改為2次/d。
1.3 療效判定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1、4周時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對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治愈:患者PANSS減分率為80%及以上;顯效:患者PANSS減分率為50%~79%;有效:患者PANSS減分率為為30%-49%;無效:患者PANSS減分率為不足30%。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對照組治愈15例, 顯效8例,有效4例, 無效1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1.1%;觀察組治愈17例, 顯效9例, 有效6例, 無效10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6.2%;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分析 治療1周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治療4周后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同不良反應發(fā)生前情況分析(n, %)
精神分裂癥在精神科疾病中較為常見, 其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 患者臨床癥狀各異, 在行為、情感、感知覺與死亡等諸多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 同時精神活動上有明顯的不協(xié)調感[3]。當精神分裂癥急性發(fā)作時, 患者常會因為幻覺及妄想支配而做出敵對或攻擊行為, 不僅會對自身造成傷害,有時還會威脅到他人安全[4]。
在過去的精神分裂癥治療中, 治療觀念是對患者急性興奮癥狀予以有效控制, 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氯丙嗪與氯氮平是臨床治療中經典抗精神藥物, 在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治療中具有明確的鎮(zhèn)靜作用, 然而這些藥物均易引發(fā)諸多不良反應, 導致患者藥物耐受性大大下降??蚱浇陙碓诰穹至寻Y治療中逐漸得到了應用, 已有臨床實踐揭示其可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癥急性期發(fā)作, 不良反應較輕微且療效理想。在利用該藥物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 奎硫平初始給藥劑量應是低劑量, 之后逐漸增大劑量到目標治療量, 然而出于對急性期精神分裂癥予以快速控制的需要, 在給予奎硫平時往往需快速加量使其到達目標治療量, 同時對患者接受治療的耐受性予以充分考慮。本院在對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治療時, 均采用奎硫平進行治療, 但兩組患者初始給藥劑量及快速加量方法不同, 其中對照組38例初始劑量為200 mg/d, 之后以200 mg/d的劑量增加, 于4 d內給藥劑量升至600 mg/d;觀察組42例初始劑量為100 mg/d, 之后以100 mg/d的劑量增加,于1周內給藥劑量升至600 mg/d。通過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治療4周后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說明觀察組給藥方法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 奎硫平兩種劑量快速加量對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均可取得顯著療效且療效相似, 安全性均較高, 其中初始劑量為100 mg/d且以100 mg/d速度快速加量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初始劑量為200 mg/d、以200 mg/d速度快速加量時更低。
[1]甘照宇.棕櫚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療復發(fā)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癥一例.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2, 26(06):45.
[2]吳逢春.可變劑量帕利哌酮緩釋片治療急性期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糖脂代謝的影響.中國新藥雜志, 2012, 21(7):772.
[3]顧培.奎硫平合并丙戊酸鎂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急性期的對照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2, 20(4):520.
[4]陳發(fā)展.可變劑量帕利哌酮緩釋片對急性期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的影響.中國新藥雜志, 2012, 21(19):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