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修華
把握黨員教育的原則性。要把思想政治理論建設放在首位。當前思想政治理論建設的基本內容仍然是做好馬列主義基本理論教育。早在1938年10月,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的報告中講到學習時就指出:“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恩、列、斯的理論,都要研究我們民族的歷史,都要研究當前運動的情況和趨勢,并經過他們去教育那些文化水準較低的黨員?!边@些論述今天看來仍然意義深遠。同時,要堅持完善基層黨組織的組織生活制度。現在有些基層黨組織的黨內生活不嚴肅,比較松懈,起不到對基層黨員的教育與約束作用。必須從堅持和完善組織生活制度入手,加強基層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生活的政治性、嚴肅性和戰(zhàn)斗性。
把握黨員教育的系統(tǒng)性。黨員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性基礎工程,必須從教育的目標、時間、內容、要求上把握?;鶎狱h員教育要把握好四個方面:一是教育計劃的連續(xù)性。由于基層生產任務繁重,人員高度分散,黨組織很難組織全體黨員進行集中脫產輪訓,只能采取自學、上黨課、聽輔導、看錄像、開展討論交流活動來進行。針對這一情況,必須制定周密的教育計劃,避免在實施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二是教育內容的多樣性。學習教育內容要與工作實際密切聯系,既要安排有黨史理論的學習,又要安排市場經濟理論的學習;既要安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又要安排科技、文化和業(yè)務知識的學習。三是抓檢查督促,定期對計劃的實施進行檢查分析,組織單位之間的交流,推廣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四是及時提供必要的教材和幫助培訓骨干,使教育的質量得到保證。
把握黨員教育的經常性。首先,要堅持抓好黨員“三會一課”制度的落實,組織黨員參加每月一次的黨小組會,每季一次黨員大會,聽一次黨課,經常地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和科學技術及業(yè)務知識。其次,堅持抓好聯系點制度。各級黨委成員要根據各自的分工確立一個黨支部為聯系點,經常深入支部,沉到班組了解黨員的思想狀況,開展面對面的疏導。黨支部領導要利用同黨員接觸機會多的有利條件,開展談心、家訪活動,進行積極引導,做到教育“長流水、不斷線”。再次,要統(tǒng)籌兼顧,自覺地把黨員教育工作滲透到其他各項工作去,做到黨員教育與支部建設、各種爭創(chuàng)活動相結合。
把握黨員教育的多樣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廣大黨員視野開闊,思想日趨活躍。在這種情況下,靠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已經不適應了,要采取立體式、多層次的教育形式。要運用電化教育,定期播放一些正反面典型的錄像、錄音組織黨員收看、收聽。堅持典型引路。注意培育、發(fā)現身邊的先進典型人物,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宣傳,讓大家看得見、學得著。結合各個時期的形勢和特點,組織黨員開展演講活動,進行自我教育,加深角色體驗。同時圍繞一些熱、難點問題,組織黨員進行研討等等。
把握黨員教育的有效性。黨員教育要改變過去那種單純抽象的教育模式,要樹立圍繞中心、服從服務于中心思想。既要扣住理想、信念、宗旨及組織紀律教育,又要圍繞企業(yè)施工生產,根據企業(yè)生產的需要和黨員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在教育內容上要有針對性。如對一線黨員教育,重點是要求一線黨員圍繞生產中心,勤奮工作,積極奉獻,千方百計地去完成施工生產任務;對機關黨員的教育,就是要引導其更新觀念,轉變作風,牢固樹立為企業(yè)中心工作服務的思想。同時,要適應時代發(fā)展和黨員需求變化的新情況,在內容上由空洞的政治理論說教為主轉變到以提高黨員的自身素質為主;在方法上變以往統(tǒng)攬、統(tǒng)包的教育模式為小型分散、各具特色;在形式上變以往以灌輸為主為以活動為載體,借助現代化的傳播媒介,融知識、趣味、娛樂為一體,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作者單位:中鐵十一局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