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治療的效果。方法:選自2013年1月~12月在我社區(qū)進行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38例,將這138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9例患者,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舒張壓為83.2±1.2,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舒張壓為89.4±1.5。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舒張壓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收縮壓為129.3±1.3,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收縮壓為133.2±1.2。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收縮壓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舒張壓和收縮壓變化程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提高護理效果,該種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
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每年新增高血壓人數在100萬人左右,并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逐漸的提高,高血壓疾病的致死率非常高,嚴重的威脅到廣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臨床治療上除了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外,科學有效的護理對患者健康的恢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本次的臨床研究中,主要針對于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治療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將具體的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社區(qū)進行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38例,將這138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9例患者,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138例患者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78例,年齡49~84歲之間,平均年齡62.1±1.4歲。觀察組69例患者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50~84歲之間,平均年齡61.0士1.3歲。對照組69例患者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1例,年齡49~78歲之間,平均年齡63.2±1.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構成和性別組成上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臨床資料的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69例患者主要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每天按時提醒患者服藥,按時為患者測量血壓,打掃病房,保持病房的清潔等等。對觀察組69例患者在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患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誘發(fā)的高血壓,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飲食上,注意不要暴飲暴食,多食用清淡的食物[1]。②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在患病治療期間心理負擔加大,疾病的困擾導致患者情緒不高,精神狀態(tài)不好,這都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效果。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適時的指導,并且在病房中為患者播放一些輕音樂,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2]。③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護理人員可以鼓勵患者適當的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像散步,太極拳,慢跑等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四是,每天為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為臨床治療和臨床護理提供有效的依據[3]。臨床護理期15天,臨床治療期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變化情況進行臨床對照。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對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具體結果,見表1。
討論
在臨床上,高血壓是較為難治的疾病,目前尚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過藥物的治療緩解患者的高血壓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針對于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除了采用醫(yī)學藥物治療外,患者的自我防護和自我調節(jié)是非常有必要的[4]。而很多患者卻單純的依賴藥物治療,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并且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指導,這樣能夠有助于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效果,促進患者更好的康復[5]。
另外,護理人員還應該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使患者能夠充分的了解高血壓疾病的特點以及疾病的發(fā)病機制,進而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對自身的保養(yǎng),增強患者診治的主動參與性和治療的依從性,提高高血壓患者疾病的知曉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達到防治高血壓的目的。護理還應該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及時舒緩壓抑的情緒等等,進而患者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有助于更快的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采用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與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相比,在臨床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的下降幅度明顯的大于對照組。由此得出臨床結論,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提高護理效果,該種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連珍.淺談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1,11(8):121-122.
[2]杜海英,紀巍,葛偉.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2(1):189-190.
[3]杜海霞.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與自我管理研究[J].甘肅科技,2011,10(3):145-146.
[4]李小珍.高血壓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11(2):130-131.
[5]袁亞芳.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及生活方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12(20):213-214.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治療的效果。方法:選自2013年1月~12月在我社區(qū)進行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38例,將這138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9例患者,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舒張壓為83.2±1.2,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舒張壓為89.4±1.5。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舒張壓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收縮壓為129.3±1.3,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收縮壓為133.2±1.2。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收縮壓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舒張壓和收縮壓變化程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提高護理效果,該種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
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每年新增高血壓人數在100萬人左右,并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逐漸的提高,高血壓疾病的致死率非常高,嚴重的威脅到廣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臨床治療上除了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外,科學有效的護理對患者健康的恢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本次的臨床研究中,主要針對于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治療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將具體的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社區(qū)進行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38例,將這138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9例患者,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138例患者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78例,年齡49~84歲之間,平均年齡62.1±1.4歲。觀察組69例患者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50~84歲之間,平均年齡61.0士1.3歲。對照組69例患者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1例,年齡49~78歲之間,平均年齡63.2±1.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構成和性別組成上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臨床資料的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69例患者主要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每天按時提醒患者服藥,按時為患者測量血壓,打掃病房,保持病房的清潔等等。對觀察組69例患者在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患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誘發(fā)的高血壓,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飲食上,注意不要暴飲暴食,多食用清淡的食物[1]。②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在患病治療期間心理負擔加大,疾病的困擾導致患者情緒不高,精神狀態(tài)不好,這都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效果。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適時的指導,并且在病房中為患者播放一些輕音樂,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2]。③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護理人員可以鼓勵患者適當的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像散步,太極拳,慢跑等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四是,每天為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為臨床治療和臨床護理提供有效的依據[3]。臨床護理期15天,臨床治療期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變化情況進行臨床對照。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對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具體結果,見表1。
討論
在臨床上,高血壓是較為難治的疾病,目前尚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過藥物的治療緩解患者的高血壓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針對于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除了采用醫(yī)學藥物治療外,患者的自我防護和自我調節(jié)是非常有必要的[4]。而很多患者卻單純的依賴藥物治療,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并且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指導,這樣能夠有助于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效果,促進患者更好的康復[5]。
另外,護理人員還應該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使患者能夠充分的了解高血壓疾病的特點以及疾病的發(fā)病機制,進而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對自身的保養(yǎng),增強患者診治的主動參與性和治療的依從性,提高高血壓患者疾病的知曉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達到防治高血壓的目的。護理還應該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及時舒緩壓抑的情緒等等,進而患者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有助于更快的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采用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與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相比,在臨床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的下降幅度明顯的大于對照組。由此得出臨床結論,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提高護理效果,該種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連珍.淺談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1,11(8):121-122.
[2]杜海英,紀巍,葛偉.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2(1):189-190.
[3]杜海霞.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與自我管理研究[J].甘肅科技,2011,10(3):145-146.
[4]李小珍.高血壓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11(2):130-131.
[5]袁亞芳.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及生活方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12(20):213-214.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治療的效果。方法:選自2013年1月~12月在我社區(qū)進行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38例,將這138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9例患者,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舒張壓為83.2±1.2,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舒張壓為89.4±1.5。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舒張壓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收縮壓為129.3±1.3,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收縮壓為133.2±1.2。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后收縮壓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舒張壓和收縮壓變化程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提高護理效果,該種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
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每年新增高血壓人數在100萬人左右,并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逐漸的提高,高血壓疾病的致死率非常高,嚴重的威脅到廣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臨床治療上除了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外,科學有效的護理對患者健康的恢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本次的臨床研究中,主要針對于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治療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將具體的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社區(qū)進行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38例,將這138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9例患者,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138例患者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78例,年齡49~84歲之間,平均年齡62.1±1.4歲。觀察組69例患者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50~84歲之間,平均年齡61.0士1.3歲。對照組69例患者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1例,年齡49~78歲之間,平均年齡63.2±1.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構成和性別組成上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臨床資料的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69例患者主要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每天按時提醒患者服藥,按時為患者測量血壓,打掃病房,保持病房的清潔等等。對觀察組69例患者在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患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誘發(fā)的高血壓,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飲食上,注意不要暴飲暴食,多食用清淡的食物[1]。②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在患病治療期間心理負擔加大,疾病的困擾導致患者情緒不高,精神狀態(tài)不好,這都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效果。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適時的指導,并且在病房中為患者播放一些輕音樂,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2]。③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護理人員可以鼓勵患者適當的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像散步,太極拳,慢跑等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四是,每天為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為臨床治療和臨床護理提供有效的依據[3]。臨床護理期15天,臨床治療期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變化情況進行臨床對照。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對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具體結果,見表1。
討論
在臨床上,高血壓是較為難治的疾病,目前尚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過藥物的治療緩解患者的高血壓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針對于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除了采用醫(yī)學藥物治療外,患者的自我防護和自我調節(jié)是非常有必要的[4]。而很多患者卻單純的依賴藥物治療,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并且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指導,這樣能夠有助于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效果,促進患者更好的康復[5]。
另外,護理人員還應該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使患者能夠充分的了解高血壓疾病的特點以及疾病的發(fā)病機制,進而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對自身的保養(yǎng),增強患者診治的主動參與性和治療的依從性,提高高血壓患者疾病的知曉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達到防治高血壓的目的。護理還應該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及時舒緩壓抑的情緒等等,進而患者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有助于更快的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采用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與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相比,在臨床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的下降幅度明顯的大于對照組。由此得出臨床結論,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提高護理效果,該種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連珍.淺談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1,11(8):121-122.
[2]杜海英,紀巍,葛偉.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2(1):189-190.
[3]杜海霞.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qū)護理干預與自我管理研究[J].甘肅科技,2011,10(3):145-146.
[4]李小珍.高血壓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11(2):130-131.
[5]袁亞芳.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及生活方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12(20):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