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 憶
鹿特丹買表記
◎ 阿 憶
我自認(rèn)性子急,剛來鹿特丹時,最受不了的就是這里的人動作太慢。
有一天,我獨(dú)個兒去逛百貨公司,看見手表專柜有款女表樣式不錯,就很客氣地用英語對柜臺后的售貨員大嬸說:“勞駕拿這只表給我看看好嗎?”
大嬸也用英語有禮貌地回答:“對不起,我這兒正在招呼一位客人,請稍等?!?/p>
這一稍等,可不是一兩分鐘。在大嬸和另一位女顧客之間的玻璃臺面上,擺了三四只表,那位女顧客指著其中一只,和大嬸兩人交頭接耳,討論得很熱烈,我當(dāng)時還聽不懂荷語,但想也知道她們是在比較各款手表的性能。唉,我想看的那只表不過就在大嬸的手邊,她不必挪動腳步,一勾就拿得到,可她偏偏就不肯順手拿給我看看。我原想掉頭就走,可是這只表實(shí)在好看,價錢又不貴,我蠻心動的。
又等了一陣子,總算輪到我了。我不愧是爽快的臺灣人,表交到我手上,我正面看了兩眼,翻過來背面瞧了一眼,就豪氣干云地說 :“買了!”前后費(fèi)時三十秒不到,可是為了這一只價錢折合新臺幣七八百元的手表,我前后卻等了五六分鐘,在時間上的投資報酬率是不是有點(diǎn)低呀?
回家后,我向約柏抱怨,大嬸隨手拿只表給我看,不但不會妨礙到另一位客人,說不定還可以快點(diǎn)再做成另一筆生意,這樣不是既有效率又利人利己嗎?
天知道,他竟然不同意我的說法:“別人要挑多久,是別人的自由,你不想等,就走。那售貨員并沒有錯,她本來就該一個個地替客人服務(wù),既不能催促任何一位客人,也不能把原來的客人撇在一邊去招呼別人,這是對人的基本尊重?!?/p>
約柏的話自然有他的道理,可是當(dāng)時我并不信服,還是覺得做生意總得講效率,總得像臺灣人那么能干才對。在臺灣,百貨公司的專柜小姐也好,市場的攤販也好,哪位不都是像有三頭六臂,一次可以應(yīng)付好幾位客人?比起來,荷蘭人實(shí)在太不機(jī)靈了,簡直“笨手笨腳”。
這幾年下來,我逐漸領(lǐng)悟到,荷蘭人做事不快,并不是因?yàn)檩^懶或較蠢,而是因?yàn)檫@里的人大多既理性又奉行個人主義,認(rèn)為在這個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受到尊重,人與人之間則該保持適當(dāng)?shù)木嚯x。我不再嫌荷蘭人慢,并隨之放緩了步伐,漸漸地,我常年深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臉上的線條變得柔和,整個人的神經(jīng)也放松了。
(摘自《中國國家旅游》2014 年 3 月 圖/樂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