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志浩
等 我
◎ 陶志浩
父親的嘴一直張開著,像是要說些什么,又像在盼著什么,但此刻的父親已失去了表述的能力,因為他的呼吸已經(jīng)停止。父親的雙眉一直緊皺著,像是在怨什么,怪什么,但此刻的父親也已失去了責(zé)怪的能力,因為他的心臟已停止跳動。
這一天是 1982 年的 4 月 20 日,一個令我心碎的日子。收到父親病危的電報,我正在內(nèi)蒙古的包頭市與烏拉特前旗交界的一個山溝溝里,空軍高炮某師的師部就隱蔽在這個叫哈達門溝的山溝里,當時我在師政治部任秘書。
彌留之際,父親的病榻前圍著親人,母親俯下身去安慰父親:“給阿浩的電報已發(fā)出,他一定會趕回來的?!睕]想到這句純屬安慰的話,竟激起父親近乎憤怒的反應(yīng),父親調(diào)集起全身僅有的一點力量,皺起了眉頭。他的嚴厲反應(yīng)震驚了身邊的親人,但很快大家都讀懂了這皺眉的含義。
父親在生命以分秒計算的最后時刻,想的是不要影響小兒子的工作——父親的心是金子做的。
就在父親皺眉的那一刻,我已經(jīng)鉆出哈達門溝,踏上了南下東進的行程。這注定是一個困難重重的行程,僅坐車時間就得 50小時,加上中轉(zhuǎn)換乘,簽字買票,時間無法把握。
父親皺眉的那一刻一定想到了這些困難。
我心里不停地喊:等我,爸爸,您一定要等我。
在我鉆出山溝,登上包頭至北京的 170 次列車時,又一封電報送到哈達門溝,電文是:“父病故速回。”父親的心臟在跳動了 69 年后終于停息了,在完成最后一跳時,一幕令人震驚的情景出現(xiàn)了:父親的嘴竟慢慢地張了開來!
我不能不相信有靈魂的存在,我懂得父親張嘴的含義。
那是 1973 年 3 月,在我當兵的第五年,有了第一次回家探親的機會。父親早早來到車站,并憑電報進了站臺。他的嘴情不自禁地大張著,見兒心切的情感全都刻在這張張嘴的臉上了。
我的父親,他急切想見兒子的表情就是張嘴。
在心臟停止跳動后的3天時間里,父親的嘴一直頑強地張著,他一定受著矛盾心情的煎熬,冥冥中,父親堅信,收到電報的小兒子一定會回來的。
我怎么也想不到,我這幾天幾夜的行程會在杭州戛然而止。到了杭州我才知道,父親病故已兩天,我不知道在杭州這一夜是怎么熬過的,不知道次日凌晨怎么坐上了去紹興陶堰的列車。
到陶堰只有慢車,一趟名副其實的慢車。上午8點10分左右,列車終于??吭诹颂昭撸疖囌倦x我們村還有近3千米。我被慢折磨了3天3夜,我必須快,而快的唯一方式就是跑步。跳下列車,我躍過站臺欄桿,抄小路向著老家的村莊跑去。我什么都顧不得了,只想著無論如何要見父親一面。
我心里一直吶喊:等等我,爸爸,您一定要等等我。
“啊呀,阿浩,你回來了?”突然,我被一個熟悉的聲音叫住了。
“出殯的船已經(jīng)走了!”
走了?父親走了?帶著遺憾,帶著無奈,帶著對兒子既疼又盼的矛盾心情,父親皺著眉,張著嘴,永遠地走了!
(摘自《留住你》新華出版社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