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濤,龍 沛
( 1.北方工業(yè)大學體育教研室,北京 100144 ; 2.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 )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羅洪濤1,龍 沛2
( 1.北方工業(yè)大學體育教研室,北京 100144 ; 2.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 )
生本教育理念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業(yè)已成為目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理論流派,生本教育主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育宗旨,它倡導教育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把提升學生主體價值。拓展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國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為高校的體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實踐視野,“以生為本”、“健康第一”無不透射出生本教育理念。由此可見,揭示生本教育思想理念,并積極運用到體育教學實踐中對推動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生本教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生本教育理念是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治國方略在教育領域的貫徹與具體實施。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它是鑒于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的弊端而提出的變教師好教為學生好學的教育。這一教育理念的主導者是郭思樂教授,他提倡課堂教學要把教師中心導向以學生中心的實踐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從教師依靠教,轉變?yōu)樵诮處熞龑c幫助下學生依靠學來獲得知識的實踐軌道上來,把學習還給學生。
目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教師中心。目前盡管國家推進素質教育,提倡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不少教師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儼然把學生當成自己手中的木偶,學生沒有絲毫的自主空間,這不利于學生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體育課程競技化,忽視學生的興趣與愛好。目前體育教學多以競技運動為內容展開教學,忽視學生個體的興趣與需求,體育課程缺乏實用性,體育教學缺少對學生社會適應性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三)忽視意志品質培養(yǎng)。不少教師固守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重視體育動作技能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關注體育課堂負荷效果,缺乏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及個性心理的塑造。
(四)忽視和諧體育課堂的營造。不少教師把體育課堂變成了“一言堂”,自己成了說一不二的“獨裁者”,缺乏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缺少師生間的民主交流與溝通,沒能構建一個充滿活力與效率的體育課堂。
(一)尊重與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
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倡導生本教育理念,就要求教師尊重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中心觀倡導者羅杰斯指出:“每個學生都具備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與動機,教師的任務是創(chuàng)造一種恰當?shù)慕逃龤夥眨扇∮行Х椒ㄈフ{動學生天性中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與動機,幫組他從新發(fā)現(xiàn)自己,評價自己,認識自己內在成長的潛能,以此消除其”自我概念“上的不協(xié)調及其所造成的心理障礙?!雹倭_杰斯這段話對師生在教學中的行為進行了很好的評述與定位,教師在教學中應是一個指導者、服務者和掌控者,就像盧梭名言所預示的那樣:“問題不在于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樣去發(fā)現(xiàn)真理?!雹诮處熥鳛閷W生的服務者就應該一切為了學生,教師的課堂教學任務是讓學生掌握認知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著力喚起學生求知欲望,激發(fā)興趣與愛好,為學生營造有利于自我潛能發(fā)揮的課堂氛圍,從而推動學生自我潛能的實現(xiàn)。郭思樂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指出:“尊重學生是生本教育的本質與基本原則?!雹鄹叨茸鹬貙W生,全面依靠學生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教育領域的延續(xù)與貫徹。尊重學生是樹立正確的教育事業(yè)觀與工作觀的前提,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實踐者是教學實踐的決定性因素,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學生展開,只有尊重學生了解學生才能準確把握教學規(guī)律,也只有全面依靠學生才能更好地推進教學,才能順應教學的規(guī)律,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正如羅杰斯人性觀所指出的:“每個人都有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能力和權力,并且給其機會,都會做出明確的判斷?!雹?/p>
(二)發(fā)揮學生首創(chuàng)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倡導首創(chuàng)精神,生本教育理念作為出自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在教育領域的貫徹與實施,同樣需要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所謂首創(chuàng)精神就是主動地提出建議、計劃和發(fā)明,并加以實施,這就是首創(chuàng)精神。這種精神是人類活動最有力的刺激力量。⑤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發(fā)展,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動力源泉。創(chuàng)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tài)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fā)明的能力。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12年7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上指出,到2020年達到的目標是:基本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明顯提高,關鍵領域科學研究實現(xiàn)原創(chuàng)性重大突破,若干領域創(chuàng)新成果進入世界前列;創(chuàng)新人才競相涌現(xiàn),進入創(chuàng)新型國家行列。⑦從胡錦濤的講話可以看出構建創(chuàng)新型國家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高等院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應該成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基地,要適應國家未來發(fā)展的需求就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模式。高爾基:“如果學習只在模仿,那么我們就不會有科學,就不會有技術?!雹喔叩仍盒撓蜓芯啃偷拇髮W邁進,讓學生在親身的實踐中獲得知識技能的提升與實踐能力的提高。高校體育課程同樣是培養(yǎng)學生首創(chuàng)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理想載體,體育同樣需要首創(chuàng)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世界著名田徑運動員博爾特用其輝煌的成績戳穿了高大身材運動員不適合跑100米的定律。同樣,我國優(yōu)秀男子跨欄運動員劉翔也用事實擊碎了黃種人不適合短距離跑的定論。大膽懷疑,不迷信專家,勇于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才會收獲更大的成果。在體育教學中應營造一個質疑的氛圍,給學生更多自我實踐的空間,就像著名教育家郭沫若說:“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雹?/p>
(三)關注學生的需求,構建和諧體育課堂
(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社會價值
升本教育理念是應我國教育中的諸多弊端而提出,它對增進學生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貫徹升本教育理念、拓展教師職業(yè)技能、啟迪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思想就成為高校體育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因此,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教師應更深刻地領悟生本教育理論的思想內涵,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素質教育賦予當代教師的歷史使命。
注釋:
①余業(yè)鴻.如何提高學校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江西教育網,教師論壇[EB/OL]ttp://www.jxteacher.com/wangyue/column4363/52a31bfd-8a73-45c2-a1a0-bc79212f9c20.html.2012-5-19.
②百度文文庫.著名教育家的名言.[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6dd7b60303d8ce2f00662365.html.2011-3-13.
③王躍來.高度尊重學生.新浪微博[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5357910100smq8.html.2011-3-13.
④吳曉義.發(fā)展性教學監(jiān)控:課堂管理領域的新探索[J].教育科學,2006,(1).
⑤首創(chuàng)精神.百度百科,詞條編輯[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44605.htm.2012-12-14.
⑥創(chuàng)新能力.百度百科,詞條編輯[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01641.htm.2013-3-9.
⑦胡錦濤.建設創(chuàng)新性國家.新華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1/12/content_4043283.htm.2006-1-14.
⑧教育名言薈萃,育星教育網,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8998_1.html.2009-9-6.
⑨教育名言薈萃.育星教育網,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8998_1.html.2009-9-6.
⑩弗蘭克.戈布爾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76.
[1]朱開炎.生本教育的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J].程教材教法,2004,(5).
[2]盧日榮.生本教育下教學模式的探討[J].數(shù)理化學習:初中教師版,2011,(06):5-6.
[3]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沈志奇.也談“生本教育”[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2).
[5]郭思樂.以生本教育促素質教育的思考[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7,(4).
[6]梁洪漢.像生本教育那樣真正做到以生為本[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7,(11).
[7]郭思樂.教育激揚生命 : 再論教育走向生本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郭思樂.諦聽教育的春天——郭思樂生本教育思想隨筆[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責任編輯:孫建華)
PE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under the Concept of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LUO Hong-tao1,LONG Pei2
( 1.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44, China;2.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103, China )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as a new educational though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heory in school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in China at present. It advocates the education idea of “all for the students, by the students and on the students”. In other words, it calls for improve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value in education. Colleges should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e a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provides the practical field of vision for the university sports educational reform. “students centered”,“health first” all transmission was born of the educational idea. Thu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veal the student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ought, and actively use it in sports teaching practice in promo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rrent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reform
2014-01-06
該項目為北京市教委科技計劃項目(編號KM201110009006)
羅洪濤(1976-),男,山東菏澤人,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
G642.0
A
1671-4385(2014)02-0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