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彤,吳運譜,薛樹山,石 霖,曹明慧,顧貴波,谷志大,魏 澍,何 欣,王宏燕,閆海濱,于長泳,曹 東
(1.遼寧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4;2.遼寧省動物醫(yī)學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164;3.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北京 海淀 100081)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所引起的禽類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其主要侵害雞和火雞,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非常高,為危害我國養(yǎng)禽業(yè)的最嚴重疾病之一[1],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規(guī)定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為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guī)劃(2012—2020年)所規(guī)定的5種優(yōu)先防治的一類動物疫病之一。
依據(jù)基因組長度不同,NDV分為Class I和Class II兩大譜系[1],Class I型的基因組長度為15198nt,Class II中I-IV型和V-IX型NDV分別為15186nt和15192nt。NDV雖只有一個血清型,但其毒株眾多且毒力差別較大[1-3],給ND的防制帶來極大困難。NDV為單股不分節(jié)段負鏈RNA病毒,病毒基因組結(jié)構(gòu)模式為3'-NPP-M-F-HN-L-5',其囊膜表面糖蛋白-融合蛋白(F)介導病毒囊膜與靶細胞膜融合,促使病毒基因組進入胞槳[4],為決定NDV毒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血凝素-神經(jīng)氨酸酶(HN)能夠識別靶細胞的唾液酸受體,介導病毒粒子對靶細胞的吸附,促使新生病毒粒子從感染細胞膜表面釋放,并促進融合蛋白的融合功能[5]。因此對遼寧NDV分離株的F、HN基因進化規(guī)律的研究,可為本省制定新城疫防制對策提供依據(jù)。
1.1 SPF雞胚 9-11日齡SPF雞胚購自遼寧省益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2 主要試劑 NDV標準抗原及標準陽性血清、H5、H7、H9亞型禽流感標準陽性血清,購自哈爾濱維科公司;EDS76血凝抗原和HI試驗陽性血清,購自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NDV核酸熒光RT-PCR試劑盒,購自深圳匹基公司;Taq DNA聚合酶、dNTP、RNA酶抑制劑,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引物均由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合成。TRIZol LS、DTT、RNaseOUT、鼠源反轉(zhuǎn)錄酶(MLV),購自Invitrogen公司。
1.3 引物設計 參照文獻[7]設計合成F基因引物,上游引物為F1:5'-ATGGGCTCCAAACCTTC?TAC-3';下游引物F2:5'-TTGTAGTGGCTCTCATC-3',F(xiàn)基因預期片段大小為1700 bp。參照文獻[8]設計合成HN基因引物,上游引物HN1:5'-GAT?CAGATGAGAGCCACTA CAA-3';下游引物 HN2:5'-GATAGATGTGACTCTGGTAGGAT-3'。HN基因預期片段大小為2267 bp。新城疫通用反轉(zhuǎn)錄引物:5'-ACGGGTAG AA-3'。
1.4 病毒的檢測鑒定 病料來源于本中心對遼寧省禽屠宰場的例行監(jiān)測任務。研磨樣品并提取核酸,應用NDV核酸熒光RT-PCR試劑盒檢測。將4份陽性病料研磨液接種SPF雞胚,收集尿囊液[8],按照ND診斷技術標準進行HA和HI試驗[9],尿囊液均能被ND標準血清抑制,但不能被H5、H7、H9亞型AIV標準血清和EDS-76血清抑制,分別命名為 CK/CY1/2013、CK/DD2/2013、CK/YK1/2013、CK/TL4/2013,分別簡稱為CY1株、DD2株、YK1株和TL4株。
1.5 F基因和HN基因的擴增及序列測定 取各分離株的尿囊液200μL,按照Invitrogen公司TRIZol說明書操作,提取RNA。反轉(zhuǎn)錄反應體系:RNA懸液2μL,20 pmolRT反應引物2μL,混勻,70℃水浴5 min后立即冰浴3 min,依次加入dNTP(2.5 mmol/μL)4μL,0.1mol/L DTT 4μL,M-MLV 1μL(10 U),RNA酶抑制劑1μL(20 U),5×反轉(zhuǎn)錄酶緩沖液8μL混合均勻后。37℃水浴3 h。所獲得cDNA用于F、HN基因片段擴增,PCR擴增體系:2.5μL 10×Taq DNA聚合酶緩沖液,0.5μL dNTPs,0.5μL Taq DNA聚合酶(5U),上、下游引物各0.5 μL,1.5μL cDNA,加滅菌超純水至25μL。PCR反應條件:95℃5 min;94℃2 min、53℃1 min、72℃2 min,進行35個循環(huán);72℃延伸10 min。取5μL PCR產(chǎn)物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陽性PCR產(chǎn)物送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測序。
1.6 F基因、HN基因系統(tǒng)進化樹及序列相似性分析 用Lasergene7.0的MegAlign對從GenBank下載32株NDV的F基因序列和19株NDV的HN基因序列進行序列分析。
1.7 致死雞胚平均時間(MDT)測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制品質(zhì)量標準(二〇〇一年版)[10]規(guī)定執(zhí)行。
1.8 F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利用Lasergene 7.0軟件和ExPASy服務器上的Prot Param軟件(http://web.expasy.org/protparam/),分析NDV F基因的分子理化性質(zhì);利用TMHMM Server v.2.0軟件(http://www.cbs.dtu.dk/services/TMHMM-2.0/)分析F蛋白的序列跨膜區(qū);利用SignalP 4.1軟件(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預測分析F蛋白的信號肽[11]。
2.1 病毒檢測及鑒定結(jié)果 所接SPF雞胚均在72 h以內(nèi)死亡,死亡雞胚全身水腫、充血。收獲尿囊液進行HA和HI試驗。HA和HI試驗結(jié)果表明,4個分離株的尿囊液均可凝集雞紅細胞,HA凝集效價均在27以上,不能被禽流感陽性血清所抑制,初步判定為NDV。ND病毒核酸熒光RT-PCR檢測均為陽性,采用F、HN基因PCR引物均能擴增出相應條帶。
2.2 F基因系統(tǒng)進化樹及序列相似性分析結(jié)果 應用Lasergene 7.0軟件的MegAlign軟件Clust?al W方法構(gòu)建NDV F基因的系統(tǒng)發(fā)生樹,將NDV劃分為9個基因型 (圖1)。DD2株、YK1株和TL4株的F0蛋白裂解位點序列均為112GRQGRL117,具有弱毒株裂解位點特征[12]。CY1株的F0蛋白裂解位點序列為112RRQKRF117,具有強毒株裂解位點特征[12]。
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結(jié)果表明,4個分離株的F基因與基因Ⅰ型代表株Queensland V4、Ⅱ型代表株LaSota、Ⅲ型代表株Mukteswar及Ⅸ型標準強毒F48E9的F基因的同源性分別為96.6%~97.3%、95.9%~99.9%、95.8%~96.2%、96.6%~97.1%。CY1株與基因Ⅶ型代表毒株js02株F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為98.9%;與疫苗株LaSota核苷酸同源性為95.9%;與疫苗株Queensland V4間的核苷酸同源性96.6%。DD2株、YK1株和TL4株與LaSota株核苷酸同源性均為99.9%,與Queensland V4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別為96.6%、97.3%、97.3%。
圖1 不同ND V毒株F基因進化樹
2.3 HN基因系統(tǒng)進化樹及序列相似性分析結(jié)果 以HN基因序列繪制的進化樹顯示,將NDV劃分為9個基因型(圖2)。4個分離株的HN基因之間,DD2株和TL4株間同源性最高,為97.5%;DD2株與CY1株間同源性最低,僅為89%。分離株CY1株與Ⅶ型js02株親緣關系最近,HN基因同源性為 99.5%;CY1 株與 F48E9、Mukteswar、LaSota、Queensland V4間HN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別為94.4%、90.6%、89.0%、83.7%。分離株DD2株、YK1株和TL4株與LaSota株HN基因之間同源性分別為99.9%、96.8%、97.5%;與Queensland V4株HN基因同源性均為92.2%、89.1%、95.1%;與Mukteswar株HN基因之間同源性分別為92.8%、89.7%、91.7%;與F48E9株HN基因之間同源性分別為91.9%、88.7%、94.4%。
圖2 不同ND V毒株HN基因進化樹
表1 4個ND V分離株的F蛋白生物信息學分析
2.4 致死雞胚平均時間(MDT)測定結(jié)果 CY1株、DD2株、YK1株和TL4株的MDT分別為50.6 h、76.3 h、62.9 h和81.3 h。
2.5 4個NDV分離株的F基因生物信息學分析結(jié)果 采用Prot Param軟件分析各分離株F基因的理化性質(zhì),結(jié)果如表1。應用TMHMM Server V2.0軟件預測分析表明,各分離株F蛋白質(zhì)序列均存在2個跨膜區(qū)。Signal P軟件預測分析表明,各分離株F蛋白第1~31為氨基酸殘基為信號肽,第32為氨基酸殘基的綜合剪切位點分值最高,據(jù)此推斷各分離株F蛋白均含有信號肽,均為分泌性蛋白,最大可能剪切位點在第31~32位氨基酸之間。
F蛋白裂解位點是NDV毒力的主要決定因素,但因長期大劑量、高頻次ND疫苗免疫所形成的高免疫壓力及RNA病毒自身易變異特性,NDV易發(fā)生點突變,因此,NDV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首選對F基因進行分析,亦有大量研究對HN基因進行分析。在本研究中,采用HN基因序列進行基因型劃分的結(jié)果(圖2),與采用F基因序列進行基因型劃分的結(jié)果相同(圖1),這也與相關研究結(jié)果相似[7]。通過裂解位點分析及與疫苗株LaSota、Queensland V4間親緣關系分析,表明DD2株、YK1株和TL4株屬于基因Ⅱ型,與LaSota株的親緣關系最近,與Queensland V4株親緣關系均較遠,這可能與LaSota株疫苗普遍使用有關,但是否為疫苗突變株值得進一步研究。而CY1株屬于Ⅶ型,與目前在養(yǎng)禽業(yè)中流行的Ⅶ型js02株的親緣關系非常近,與LaSota、Queensland V4親緣關系均較遠。
根據(jù)毒力不同,NDV可分為強毒株、中強毒株及弱毒株3類;依據(jù)獸用生物制品規(guī)程規(guī)定,MDT小于60 h為強毒,在60~90 h為中強毒,大于90 h為弱毒;依據(jù)致病性分子基礎的F蛋白裂解位點的不同進行分類,中強毒株、強毒株裂解位點氨基酸序列多為112R/K-R-Q/K-K/R-R-F117,弱毒株裂解位點氨基酸序列則多為112G/E-K/R-Q-G/E-RL117[12]。CY1株的F蛋白裂解位點及其MDT,表明其具有強毒株的特征,同時CY1株相關特性與從本省分離到的3個Ⅶ型毒株強毒株阜新株、沙河株、盤錦株的特性相似[13],DD2株、YK1株和TL4株的MDT均在60~90 h,可歸類于中等毒力范圍內(nèi),裂解位點具有非強毒株的特征,因此還需要進行4個分離株的ICPI和IVPI試驗以進一步研究。鑒于F蛋白可介導病毒囊膜與靶細胞膜的融合,促使病毒基因組進入胞漿,為感染性病毒粒子侵入宿主細胞的必需結(jié)構(gòu),因此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學技術對理化性質(zhì)、跨膜區(qū)及信號肽進行初步分析,為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1]Czegledi A,Ujvari D,Somogyi E,et a1.Third genome size cate?gory of avian paramyxovirus serotype I(Newcastle disease virus)and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J].Virus Res,2006,120(1-2):36-48.
[2]Miller P J,Decanini E L,Afonso C L.Newcastle disease:evolu?tion of genotypes and the related diagnostic challenges[J].Infect Genet Evol,2010,10:26-35.
[3]Liang R,Cao D J,Li J Q,et a1.Newcastle disease outbreaks in western China were caused by the genotypes VIIa and VIII[J].Vet Microbiol,2002,87:193-203.
[4]Bagai S,Lamb R A.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paramyxovirus fusion:differences in requirements of glycoproteins between sim?ian virus 5 and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3 or Newcastle dis?ease virus[J].JVirol,1995,69(11):6712-6719.
[5]Peeters B P,de Leeuw O S,Verstegen I,et a1.Generation ofa re?combinant chimeric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vaccine that allows ser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vaccinated and infected ani?mals[J].Vaccine,2001,19(13-14):1616-1627.
[6]秦卓明,馬保臣,何葉峰,等.新城疫病毒HN和F基因遺傳變異相關性的研究[J].微生物學報,2006,46(2):227-232.
[7]吳雙,黃偉平,王偉偉,等.2008年江蘇地區(qū)基因VIId亞型新城疫病毒遺傳變異分析[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9,40(12):1782-1787.
[8]殷震,劉景華.動物病毒學[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746-747.
[9]劉華雷,吳艷濤,王志亮,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新城疫診斷技術[S].GB/T 16550-2008.
[10]農(nóng)業(yè)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制品質(zhì)量標準(二〇〇一年版)[S].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出版社,2001:316-318.
[11]劉建,湯德元,羅險峰,等.豬細小病毒非結(jié)構(gòu)蛋白NS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預測[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3,40(5):8-13.
[12]Glickman R L,Syddall R J,Iorio R M,et al.Quantitative basic residue requirement in the cleavage activation site of the fusion glycoprotein as a determinant of virulence for NDV[J].Journal of Virology,1998,62(1):354-356.
[13]董國英,徐連壁,顧貴波,等.新城疫F-Ⅶ病毒遼寧強毒株的分離鑒定及防控對策[J].現(xiàn)代畜禽養(yǎng)殖業(yè),2003(6):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