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
摘要:從理論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圖書館服務體系創(chuàng)新的外部大環(huán)境,有針對性地提出圖書館服務體系創(chuàng)新的建議和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4-0017-02
收稿日期:2014-03-14
作者簡介:姚曉春(1980-),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館員。1“和諧圖書館”的理論
任何事物都是充滿矛盾的,圖書館事業(yè)也不例外,這就要求圖書館的管理者能夠在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中協(xié)調各方關系,使其彼此包容,處于良性運作的狀態(tài),并富有活力與生機,落實“和諧圖書館”的思想。圖書館是面向全體人民開放的,圖書館的事業(yè)發(fā)展要有科學可行的理論指導,以自身的發(fā)展要求與和諧社會的發(fā)展要求相匹配為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協(xié)調圖書館內部與外部環(huán)境,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和諧的發(fā)展機制,使圖書館事業(yè)能夠更好地發(fā)展。“和諧圖書館”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人與人的和諧。圖書館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具有服務性質的,它是服務于全社會人民的,所以要注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修養(yǎng),積極熱情地服務讀者,減少甚至避免與讀者發(fā)生不必要的沖突。二是人與物的和諧。圖書館是一個公共的場所,每天會有很多讀者前來閱讀,圖書館的館藏以及其他的配套設施就會很容易遭到損壞,所以要加大宣傳力度,使讀者愛惜館藏以及閱讀環(huán)境。三是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圖書館在開放的時間里難免會遭受到廢物垃圾以及噪音的影響,圖書館管理人員也要對此加以重視,爭取早日落實“和諧圖書館”的理念。
2圖書館服務外部環(huán)境分析
在新時期,圖書館服務體系處于一個新的環(huán)境之中,我們要把握好外部環(huán)境,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圖書館服務體系。
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具體可分為四個方面:一是信息資源移動化。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每一位擁有手機或者電腦的人都可以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獲取全網的文化資源,這種虛擬化的部署大大方便了讀者,使讀者能夠暢快地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二是信息獲取簡單化。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各個圖書館的館藏通過網絡共享已不再是難題。圖書館可以通過網絡與本省市或者其他地區(qū)圖書館交流館藏資源,豐富各個圖書館的知識儲備,促進圖書館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滿足不同讀者的不同需求。三是服務項目擴大化。隨著各種圖書館電子資源的不斷豐富,讀者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檢索閱讀想要的文獻資源,擴大了圖書館的服務項目,滿足了各類讀者的閱讀要求。四是信息資源電子化。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各個圖書館都增加了電子讀物的儲藏,文獻資源的載體不再局限于報刊雜志當中,還可以通過錄像、影碟以及音碟等形式到達讀者手中,豐富了讀者的閱讀形式。
3圖書館服務體系創(chuàng)新實現途徑與對策
3.1制度創(chuàng)新
3.1.1完善外借圖書丟失補償制度
圖書館的圖書外借丟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這時就需要讀者進行賠償了?,F行的賠償辦法主要有兩個:一是對于部分普通書目進行原價賠償并加收一定的工本費;二是對于部分數量稀少、種類珍貴、絕版的書目進行加倍賠償,賠償數額可根據相關公式進行計算。讀者對于第一種賠償辦法持贊同意見,認為這種辦法合理可行,自己丟失了書目理應按照該書的原價進行賠償,負起該負的責任,補償圖書館的損失。而相對于第二種賠償方法,大多數的讀者持反對意見。據有關資料記載,大多數圖書館的賠償倍數均在4~10倍,幾乎沒有按照原價賠償的,如此賠償給讀者帶來了經濟上的負擔,使讀者產生厭煩心理。針對這種現象,圖書館應有針對性地解決,出臺其他的方法進行替代,比如在珍貴書目按照原定價格賠償會損害圖書館的利益,按倍數賠償會損害讀者利益的情況下,圖書館可根據具體情況,讓讀者賠償與此書類型相似的其他3~5本圖書,這樣既可減輕讀者負擔,又可增加圖書館的館藏,一舉兩得。
3.1.2降低或取消辦證抵押金
現在圖書館辦證都是要收取押金的,不交取押金辦證是不能進入圖書館內部進行閱讀活動的。以沈陽市圖書館為例,辦證收取100元押金。辦證押金對于一些讀者可能會產生一定經濟與心理上的壓力,多數讀者可能會應為這個原因減少甚至放棄進館閱讀,不利于和諧社會以及和諧圖書館的構建,所以圖書館應該適當減少甚至是取消辦證押金,以表圖書館為人民服務的態(tài)度與決心,圖書館應隨時歡迎所有群眾到本館進行閱讀活動,而不是設置障礙阻礙讀者前來閱讀。
3.2環(huán)境創(chuàng)新
3.2.1服務場所個性化
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構建藝術連廊,將讀者的繪畫作品、攝影作品以及讀后感等展示出來,這樣既能美化圖書館的環(huán)境、增加圖書館的藝術氣息,又能吸引其他讀者前來觀賞閱讀,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可謂是一舉多得的做法。圖書館還可以定期提供場地供讀者進行藝術與學術上的交流,讀者可以借此機會結交摯友,探討學術,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文化素養(yǎng),活躍圖書館的氣氛,讓圖書館不再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場所,使圖書館發(fā)展多元化。
3.2.2學習氛圍輕松化
圖書館應有一個經得起考究的閱讀環(huán)境,給讀者以無微不至的關懷,使讀者能夠很舒適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專心地開展工作與學習。所以,筆者建議各個圖書館要注重環(huán)境的每一個角落,分別在連廊、休息區(qū)與閱讀大廳等為讀者提供多種服務休閑設施,如靠背椅子、茶幾以及充足的光線等,使讀者感到溫暖貼心。圖書館還應在不同地方設置不同的警示牌,提示讀者接開水的位置、檢索書目的位置以及服務臺的位置等,防止讀者進館后的慌亂不知所措,給讀者以最人性化的關懷,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3.2.3建筑結構合理化
姚曉春:新時期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姚曉春:新時期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由于圖書館的館藏眾多,所以應科學地引導讀者到自己想到的位置閱讀,可以將不同種類的圖書分放在不同的樓層,方便讀者的閱讀。圖書館還應明確區(qū)別辦公區(qū)域、閱讀區(qū)域以及休息區(qū)域,防止位置混淆而帶來的混亂。另外,在有條件的圖書館應豐富擴大閱讀空間,給讀者提供家一般的感覺。
3.3服務創(chuàng)新
3.3.1開設家庭閱讀室
家庭閱讀室的面向對象是每個家庭,在這里家長可以選擇自己方便的時間帶上自己的孩子來到圖書館閱讀、做作業(yè)以及做一些益智游戲等。家庭閱讀室的開放給全社會群眾提供了一個進行親子活動的地方,體現了以人為本、和諧圖書館的理念。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圖書館閱讀,感受藝術的氣息,暢游知識的海洋,為孩子打下閱讀基礎,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3.3.2細化服務項目
設置寄存處、開水處以及工具箱來方便讀者。讀者可以把自己的物品放在寄存處,方便讀者安心閱讀,提高圖書館的安全性;開水處可以全天候給讀者提供熱水,給讀者全方位的關懷;工具箱里面可以放置鉛筆、橡皮和尺子等,當讀者忘記攜帶時提供給讀者,方便讀者進行閱讀活動。圖書館應盡量延長開館時間,堅持節(jié)假日正常開館,在夏季可以較早開館、較晚閉館等。開展圖書外送服務,對于一些身體殘疾、孕婦或者老年人,給這個群體提供電話預約送書上門的活動,方便讀者,彌補這部分讀者因行動不便而不能進館閱讀的弊端,滿足各種讀者的需要。
3.3.3簡化借還書流程
隨著圖書館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服務項目的不斷增多,前來閱讀的讀者也隨之加大。由于一個圖書館的人力資源有限,借還書的工作就變得緩慢了,大大地降低了此項工作的效率??紤]到這一點,筆者認為在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開展借還書自助化的服務,讀者憑自己的自覺性借還書,縮短借還書所用的時間,方便讀者,當然,這需要一定的道德素養(yǎng)作為前提條件。
3.3.4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當代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秉承“以讀者為中心,讓讀者滿意,構建和諧圖書館”的理念工作,同時,應注重圖書館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定期開展講學講演,夯實員工的理論基礎,開展專業(yè)技能培訓課,提高職業(yè)技能,使員工適應全網信息時代,用過硬的技術服務讀者,開展野外拓展訓練,提高員工的體能素質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員工之間的默契,增進員工間的友誼,增強彼此的信任感等。
3.3.5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
首先,可以在圖書館的門口設置電子導航儀,方便讀者盡快地找到想去的位置。其次,可以在連廊以及休息區(qū)設置電子閱讀器,使讀者在休息時能夠瀏覽報刊雜事、時事要聞。再次,將圖書館的館藏統(tǒng)一進行電子化備案,建立統(tǒng)一的一站式檢索平臺,并設有專門的檢索區(qū)域,同時圖書館應加大電子文獻資源的儲備力度,方便讀者在線閱讀以及不同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最后,每個圖書館應設立自己的網站,方便讀者全面了解該圖書館,圖書館也可以在網上聽取讀者的留言,不斷改善工作中的不足。
參考文獻:
[1]徐曉明,沈紅麗,郭連生,孫素梅.高校圖書館面向企業(yè)信息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5).
[2]韓莉君.圖書館服務的理性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8).
[3]朱學榮.“和諧圖書館”的理念與實踐指向[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3).
[4]解金蘭,張洪艷.服務新技術在我國高校圖書館用戶管理中的應用與分析[J].現代情報,2011(7).
[5]彭欣.中學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與發(fā)展策略[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1(31).
[6]劉麗華.專業(yè)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思考[J].科技資訊,2008(1).
[7]王培三.論圖書館工作創(chuàng)新動力系統(tǒng)的構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7).
(編校: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