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英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8-0191-0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要考慮如何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所學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下面就我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結合學生的年齡及思維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幾點體會。
1.聯(lián)系實際,引發(fā)好奇
小學生年齡小,學習意識不強,但同時具有強烈的好奇感和好勝心,基于這個特點,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實際精心設置疑問,通過引發(fā)學生的好奇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搭建認知橋梁的方法就先得較為重要了。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能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觀察能力是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構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學會在觀察時透過事物表象,抓住本質,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達到不斷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的目的。人們對知識的認識和積累都是通過觀察實踐而得到的。沒有觀察就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確的推理、概括和創(chuàng)造性,所以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去觀察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既能增加數(shù)學的趣味性,又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3.創(chuàng)設疑問性情境,誘發(fā)學習興趣
要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常常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教師的提問是十分重要的,課堂上提問要避免隨意性,提出的問題要有啟發(fā)性,要適時,要觸及學生的情緒領域,喚起學生的心靈共鳴,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讓學生用情感的驅動而生趣,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如:在教學"圓錐體積公式"時,我不是采用在空圓錐里裝沙實驗的方法,而是提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積都可以用一個什么公式來求它們的體積?求圓錐的體積能不能用底面積x高?如果用圓錐的底面積x高求得的是什么?"這樣就自然溝通了圓錐體與圓柱體的聯(lián)系,然后借助教具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如果知道了圓柱的體積,要求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再采用在等底等高的空圓錐和空圓柱里裝沙實驗的方法得到: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圓柱的體積是圓錐的3倍,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學生很自然地得出了知道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幾分之幾,就可以求了。
4.通過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習興趣
動手操作既是學生認知概念的一種重要途徑,又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提高興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學時,通過讓學生擺一擺、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比一比、剪一剪等實踐活動,能變抽象為直觀,不斷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經歷從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概念,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促使知識的內化,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時,我先讓每個學生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再讓他們拼一拼,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傊褪鞘箘邮植僮骰顒邮且环N主動的學習活動,它具有集體形象,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并需要學生獨立,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既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作為教師,要盡可能處理好教材,盡可能大力挖掘教材資源,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動手操作就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5.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數(shù)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年齡的特點,設置有趣的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fā)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教師準備若干組數(shù)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2名學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yōu)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顆小五星,多得為優(yōu)勝。學生在游戲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6.趣味練習,發(fā)展學習興趣
課堂中教師要精心地設計一些練習題,以此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練習的設計,除注意從實效出發(fā),對練習的層次,練習的方式等做科學安排外,還要利用小學生的好奇愛動、爭強樂勝的心理,適時、適地的安排一些趣味性的練習,是增強練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使學生樂學不倦,勇于再攀。如在教學"圓柱體積"的練習課上,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王阿姨用一張長12.56厘米,寬9.42厘米長方形的米皮包線。她怎樣包才節(jié)約米線?你買哪種比較劃算?先讓學生討論,再讓學生實際算一算,得出結論。然后找學生匯報結果,給予鼓勵,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造性解題的樂趣,進一步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最后我用了通俗易懂的話讓他們記?。?瘦高瘦高的裝得少(體積?。┌拾实难b得多(體積大)"。這樣的設計既能夠引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又能得到自我評價,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充分說明巧設練習可以達到提高學習興趣的目的。
7.獲取成功喜悅,讓學生體驗學習興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會給學生在學數(shù)學時心理求知的厚動力,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表現(xiàn)的機會,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階段型的開放學生的梯級思維。由淺顯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對習題作出正確的解答。學生經過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或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績,并為獲取的成功漸進式地感到高興和驕傲,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最終讓學生明白只要開啟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當失敗時,不要灰心,只要加倍努力,就成功。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板書、作業(yè)時要因人而異,分層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學習各自需要的數(shù)學,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他們學習興趣。
8.通過鼓勵創(chuàng)造,升華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回答。對學生準確回答問題加以肯定,對不懂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啟發(fā)并加以鼓勵,多采用激勵性語言,傾注更多的寬容、尊重、理解、信任等,使學生獲得一種"學習成功"的體驗,形成想學、樂學的心態(tài)。學習就會更積極,更主動,哪怕只是一句"你講得真好!""你真棒!""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或者是一面紅旗,一顆星,都會達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不分大小,都要給予鼓勵性評價,能給孩子們獲得成功的滿足,讓學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使他們真正領悟創(chuàng)造的愉快,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升華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興趣,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了。然而興趣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個性品質,學生的興趣的形成和發(fā)展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工作態(tài)度密切相關,只有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和藹可敬的形象,才能達到課堂上一呼百應,配合默契,這樣的課,教師上得輕松,學生學得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