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健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學習者應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學習目標、內容和方法并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這其中關鍵在于教師要科學設計流程,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研究與思考。本文基于導師考核制,對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學語文自主學習導師考核制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任務的能力。自主學習一般分為定標、自學、合作、討論、展示、反饋等模塊。其中關鍵在于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研究與思考。
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包括策劃確定語文學習目標的能力、觀察力、記憶力、抽象概括力、理解力、語言表達力、專注力等。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這是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三個關鍵要素。
導師考核制是指導師在語文學習中引導學生積極提供并參與語文學科的學習任務(亦可是“研究課題”或“問題”),指導學生研究,提供平臺展示學生語文研究成果并給予全程考核。
整個過程粗分四步:第一步是引導學生提供語文學科的研究課題(或“問題”),第二步指導學生研究,第三步提供平臺展示研究成果,第四步是導師給予全程考核。導師考核制下,語文教學的學習重點、主要內容、學習效果都可在導師的掌控中,具有課題前置、目標指引、注重過程、成果共享、考核推進等特征。
為了適應現在班級人數偏多、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現實狀況,我們在明確教師是主導的基礎上,也可請語文研究有專長的學生任導師,當然,為了更大程度的開放性,亦可請專家、學長、家長等有可能的參與者成為導師。比如可以選出語文專題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臨導”(臨時性導師),選出“臨導”中的優(yōu)異學生作為“小導”,選出“小導”中的優(yōu)異學生作為“副導”。他們本身就是語文學習的主體,也是教師的“小助手”,還是本組學員的“導師”。
導師考核制下的課堂是開放的,參與者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學互動是多渠道的,交流信息是多元化的。學生既可以是語文學習過程的參與者,也可以是語文學習活動的設計者,還可以是語文學習效果的評價者。
導師考核制還可以分級進行,比如臨導考核、小導考核、副導考核、主導考核。
一、導師考核制下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課型及流程預設
基于課題研究重點,擬將高中語文研究課分為四種課型:確定目標課、指導學習課、成果展示課、考核反饋課。
1.確定目標課。即明確考核標準和指標。又分為起始年級期初確定目標課、高二年級期初確定目標課、高三年級期初確定目標課、階段子目標課。流程設想如下:
全員閱讀課標中相關的課程要求——提取關鍵詞——一句話感想——實施過程假設——考核量表的制定(量表既可以是信息表格,亦可為基于數量級評價的問題)。
2.指導學習課。
以詩歌教學為例,導師考核制下自主學習能力指導課的流程設想如下:
小組推薦詩歌學習有專長的“臨導”——根據師生共同優(yōu)化考核量表來自主學習(量表既可以是信息表格,亦可為基于數量級評價的問題)——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指導——學生完成學習量表——“臨導”考核——組內爭論——提交疑難——班級討論(可課上解決疑難,亦可存疑待課后解決,亦可永久存疑)——小導總結學習規(guī)律和方法——副導補充學習規(guī)律和方法——教師主導全程。
3.成果展示課。
導師考核制下詩歌自主學習成果展示課的流程設想如下:
小組根據考核量表推薦專題鑒賞文章最弱者上臺呈現專題詩歌鑒賞文——“臨導”帶領全體小組成員幫助修改鑒賞文——“副導”抽簽決定呈現哪個小組上臺展示弱勢文——“臨導”選舉優(yōu)秀小組——展示優(yōu)秀小組中鑒賞文最優(yōu)者——教師總結鑒賞文優(yōu)秀者的規(guī)律和基本方法。
4.考核反饋課。
導師考核制下詩歌自主學習考核反饋課的流程設想如下:
由“臨導”提供階段學習的考核量表——“臨導”匯總評分(“臨導”的由“副導”評分)——“臨導”作考核反饋分析——“小導”主持反饋分析并補充——“副導”考核“臨導”并作考核反饋——教師總結反饋課。
二、導師考核制下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課堂策略
1.課型分置。導師考核制下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課堂教學要充分考慮到實際學習時間大多要超過一課時,因此,把教學過程適當分解,分為確定學習目標課、指導學習課、成果展示課和考核反饋課。教學目標不止于當堂課的教學目標,有時要確定一個專題或是一學期甚至一學年的教學目標。從確定目標到學習到成果展示再到考核反饋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是一個前后有因果聯系的學習過程。
2.課題前置。導師在語文學習中引導學生積極提供、參與語文學科的學習任務或學習課題(亦可為“問題”)。
3.目標指引。導師指導學生根據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確定完成學習任務所需要達成的考核量表的內容;然后以此作為學習的目標,指引學生向著這個方向前進。
4.注重過程。落實學科要求,語文學習的兩大核心分別為閱讀和表達,這是自主學習過程中要努力落實的,尤其是全員閱讀,自由體悟,認真寫作,自由表達。落實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過程中最應關注的能力,分別是自主確定學習目標,自主閱讀,自主表達,自主交流成果等。導師考核是保障,導師負責以考核作為學習過程的引擎消除學習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不穩(wěn)定因素、不連續(xù)因素,引導學生向著自主確定的目標前進,指導學生在學習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為學生搭建展示成果的平臺,對學習成果進行有效考核,并借助這些考核促使學生以更加優(yōu)異的狀態(tài)和更加明確的目標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
5.成果共享。提供平臺展示學生語文學習、研究的成果,這是對學生學習研究成果的尊重,更是激勵學生積極學習創(chuàng)造出優(yōu)異成果,也為同伴互相學習、借鑒、提高提供優(yōu)秀的榜樣。
6.考核推進。導師的考核往往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最大動力。導師考核的引擎作用從學生自主確定學習目標時已經開始。導師考核是基于過程考核的考核量表完成的。導師考核的結果將會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下階段的學習中去。考核成為引擎,考核貫穿全程,考核推進學習。
7.教師主導。關鍵在于語文教學的學習重點、主要內容、學習效果都可在導師的主導下,課題前置、目標指引、注重過程、成果共享、考核推進等過程亦在教師的主導下。
我們認為,過于學術化、很系統、很周延、很縝密、很好但做不下去的課題不是好課題,因此在研究實踐中,“不要讓教師難操作”也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p>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注: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導師考核制下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校本化行動研究”(課題批準號:DHA12025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