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海娣
張家港市后塍幼兒園
游戲活動中幼兒情商培養(yǎng)策略
閔海娣
張家港市后塍幼兒園
隨著社會文明不斷進步,人們的智商一代比一代更強。而與此不相匹配的是,人們的情商卻在不斷下滑,情商即情感商數,即“EQ”,它是一個人感受、理解、控制、運用和表達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通過觀察調查發(fā)現:有的孩子缺乏自控能力,不知分享,從小嬌生慣養(yǎng),沒有吃過苦,遇到一點挫折,就難以承受,難以與人交往溝通與合作,孤僻另類,不合群,不辨是非,不懂美丑,價值取向逆流違眾,行為方式冒失莽撞。與大環(huán)境格格不入,在別人眼里猶如天外來客般怪異反常。如何在幼兒階段培養(yǎng)幼兒的情商?陳鶴琴先生精辟地指出:各種高尚道德,幾乎都可以從游戲中學習,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獨立、什么共同作業(yè)、什么理性的服從、什么紀律等,這種種美德的養(yǎng)成,沒有再比游戲這個利器來的快來的切實,由此可見,在游戲中采用恰當的指導策略,進行適當的科學引導,可以促進幼兒情商的發(fā)展,幫助幼兒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情感,對幼兒未來的學習行為及踏入社會是很有價值的。
縱觀現象,反思原因,歸根結底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獨立性,缺乏同理心,社會交往能力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責任心缺乏,現代兒童生長理論家皮亞杰通過試驗證明:游戲對兒童智力、體質和情感的發(fā)展起到核心作用。因此,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fā)展特點,我們可以以游戲為切入點,通過游戲活動的不斷深入、拓展,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積極的情緒,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交往。
以“情”助“行”,就是借助情感教育功能,發(fā)展他們的表達、交往能力,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樹立自信心,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1.“情”話助行。
創(chuàng)設擬人化游戲環(huán)境,運用擬人化的“情話”口吻,可以讓孩子與之對話、交流,激發(fā)他們的游戲興趣,并推動游戲的發(fā)展,如:在游戲活動中,針對幼兒破壞材料與玩具的行為,我運用擬人化的“情話”引起小班幼兒對日常生活中“疼痛”體驗的回憶,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
案例:小班娃娃家游戲里,楠楠撕扯著玩具熊,大聲說:“你不聽話!”并狠狠地將玩具熊扔在了地上。據此,教師在游戲的評價環(huán)節(jié)設置了一個“熊娃娃哭了”的情境,并以小熊的口吻說:“小朋友不愛護我,打我,把我狠狠地摔在地上,好疼啊,哎呦!哎呦!我再也不想和你們玩了!”接著教師焦急地說:“熊娃娃再也不想給我們當寶寶了,這可怎么辦呀?”孩子們都認真地看著,楠楠難過地說:“熊娃娃,我再也不打你了,你還做我的寶寶吧!”她走上前來,小心翼翼地將玩具熊抱在懷里,送回游戲區(qū)。在以后的娃娃家游戲中,楠楠不再“打”娃娃了。
2.“情”畫移商。
根據幼兒游戲中出現的諸多不良行為,我們主要通過“情畫”形式,讓幼兒的游戲情景回放,拍攝成照片變成“情畫”,在一次次的情畫移情訓練中,幼兒在同伴的直接經驗情境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案例:游戲時間,“爸爸”跑到建構區(qū)撞倒了小雨剛剛建好的大橋,小雨惱怒地說:“你干什么?”爸爸沒有回應,繼續(xù)嘻笑著轉身來到閱讀區(qū)大喊大叫,小朋友們都捂起了耳朵。他摸摸東東的頭,拉拉玲玲的衣服,影響了大家正常游戲。教師及時與爸爸進行了個別談話,但爸爸的行為并沒有明顯變化。在游戲評價環(huán)節(jié),我就將拍攝成照片的幼兒游戲情景回放,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當所有人都表達對爸爸的不滿時,爸爸的臉紅了,不由得低下了頭。“爸爸怎樣做才能繼續(xù)受大家的歡迎呢?”教師拋出了關鍵問題,孩子們說只有當爸爸做到游戲時輕輕說話不吵鬧,輕輕走路不奔跑,伙伴的作品愛護好之后,大家才能原諒他。聽到這里爸爸抬起了頭,當老師詢問小朋友是想做受歡迎的爸爸還是不受歡迎的爸爸時,爸爸大聲地說出了自己的愿望。在后來的游戲中,爸爸逐漸變得能控制自己,干擾行為慢慢減少了。
以“境”引行就是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通過暗示、道具為境等策略的運用,在具體情境中幫助幼兒樹立規(guī)則,獲得快樂:我給每個幼兒準備一張代表著個人身份的區(qū)域牌,在每個區(qū)域入口處張貼數量適宜的插卡袋,幼兒選擇哪個區(qū)域就將區(qū)域牌插進去,這樣每個區(qū)的幼兒人數立即就能顯示出來,插卡袋使用完暗示著區(qū)域內容納的人數已滿,幼兒就應該選擇別的區(qū)域。在活動中,游戲牌既是“選票”,又是“通行證”,設立如此情境,讓孩子獲得自我管理的快樂,從而引導情商的提高;同時還將趣味圖標張貼在各區(qū)域也能適時提醒幼兒。如在閱讀區(qū)貼上一幅撮嘴巴豎一根手指的圖片,提醒幼兒看書時保持安靜;在各游戲區(qū)張貼一些圖夾文的溫馨提示,以材料的口吻說:“游戲結束送我回家哦!”“我愛清潔!”“我怕疼!”等。另外,表情圖也能用來提醒幼兒,如果材料收放整齊就在材料柜上貼一張笑臉,雜亂無序就貼一張哭臉,讓孩子在情景中正確辨別,提高情商。
心理學研究證明,獲得別人的肯定和夸獎是人類共同的心理需要。一個人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鼓勵他積極上進的原動力??梢姡诩钪袑W習是最有效的。榜樣模仿是幼兒學習秩序行為的重要途徑,同時被樹立為榜樣又是一種最大的肯定與鼓勵。以“勵”促商就是教師通過細心觀察、及時肯定、樹立榜樣來激勵幼兒,讓每一名幼兒都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使每一個人都能從自身的行為中獲得力量得到激勵,這項策略對促進幼兒秩序行為的養(yǎng)成與鞏固成效顯著。
0~6歲是幼兒情緒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家長和老師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將會對幼兒具備的三大情緒能力:情緒表達能力、情緒識別能力、情緒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起到關鍵作用,幼兒的情商發(fā)展可以得到促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