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錦州市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著力建立健全科學管用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各級黨組織切實履行管黨職責,黨建工作責任制得到較好落實。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完善黨建工作考評內容。一是把“推動發(fā)展、服務大局”納入黨建工作考評內容。在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考評時,既考察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經(jīng)濟指標以及新農村建設等情況,又考察基層組織建設、基層政權建設等黨建工作情況,做到黨建工作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相互融合。二是把“拓寬領域、強化功能”納入黨建工作考評內容。不斷強化黨組織“推動發(fā)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功能,圍繞推進黨組織設置網(wǎng)格化、干部隊伍建設專業(yè)化、運行機制規(guī)范化、服務群眾長效化、陣地經(jīng)費保障制度化,設置考評內容,實行百分制考核。三是把“健全制度、強化保障”納入黨建工作考評內容。進一步落實黨委抓黨建、書記帶頭抓黨建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黨建工作例會制度、專項述職制度、黨員領導干部聯(lián)系點制度等,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科學設置黨建工作考評指標。一是區(qū)分不同領域黨組織設置考評指標。按照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機關、學校、事業(yè)單位、國有企業(yè)、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不同領域及不同類別黨組織,分別設置各具特色的考評指標。二是區(qū)分不同層級黨組織設置考評指標。區(qū)分區(qū)(市、縣)委、市直機關、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和非公企業(yè)等其他基層黨組織,分別制定考評指標。三是對考評指標進行細化、量化、標準化。制定下發(fā)了《關于采取“星級”評比方式推進黨支部分類定級工作的通知》《爭創(chuàng)“十星級”黨支部考評標準及辦法》,分別明確不同領域“十星級”黨組織考評指標。四是在基本考評指標的基礎上增加“加分項”和“否決項”。對年度內黨組織或黨組織書記獲得區(qū)(市、縣)級、市級、省級黨委及政府表彰的,取最高表彰等級,分別加2分、5分、8分,獲得中央或國家各部委表彰的加10分。對年度內黨組織成員出現(xiàn)違法違紀行為、對重大事項沒有按照“四議一審兩公開”工作法組織實施等實行一票否決,直接定為不達標單位。
嚴格程序,擴大民主,注重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考評方式。一是堅持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做到凡是能夠量化的指標,如非公企業(yè)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黨務干部配置、活動場所面積等按照量化指標考核。對難以量化的指標,如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fā)揮情況等,從工作效果、群眾認可程度等方面進行定性考評。二是堅持內部考核與擴大民主相結合。在黨組織自查、上級黨組織檢查的基礎上,建立和落實黨建工作“雙述雙評”制度,將領導點評、部門考核、群眾評議有機結合起來,組織普通黨員、“兩代表一委員”、服務對象和群眾代表對黨建工作進行民主測評。三是堅持年終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由過去的注重年末考核向注重平時考核、階段考核轉變,注重從基層黨組織日常上報的工作總結、經(jīng)驗材料、宣傳報道中收集信息,作為年度考核的補充。四是堅持明察與暗訪相結合。在加強專項考核、年度考評的基礎上,注重明察暗訪,注重隨機抽查和實地調查,確保考評結果真實可信。
準確評價,獎優(yōu)懲劣,合理運用黨建工作考評結果。一是強化物質激勵。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獲得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的給予物質獎勵。將考核結果與村干部工資分配掛鉤,考評結果得分高的村黨組織書記每年可獲得三四萬元的報酬,而工作任務完成不好的可能只能拿到幾千元報酬。二是注重政治激勵。建立黨建工作考核結果與基層干部選拔任用掛鉤制度,作為選拔任用,評先評優(yōu),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考錄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人員的重要依據(jù)。三是加強責任追究。對連續(xù)兩年不達標的基層黨組織要進行整頓或人員調整,同時所屬街道(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要向區(qū)(市、縣)委作出整改承諾;對所轄黨組織基本達標或不達標超過三分之一的,街道(鄉(xiāng)鎮(zhèn))黨委和黨委書記不能參加評先評優(yōu)。 (作者單位:錦州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