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嘯
芻議衡陽賄選事件
文/陳嘯
湖南省衡陽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差額選舉湖南省人大代表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嚴重的以賄賂手段破壞選舉的違紀違法事件。根據(jù)相關部門公布的情況,共有56名當選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錢拉票行為,涉案金額人民幣1.1億余元,有518名衡陽市人大代表和68名大會工作人員收受錢物。作為一名普通的人大工作者,筆者對此既感到十分震驚,也對相關涉案人員的行為感到恥辱。
此次賄選的牽涉范圍之廣、金額之大實在令人咋舌。根據(jù)網(wǎng)上的公開信息,除了在衡陽地區(qū)參加選舉的省直單位相關代表之外,此次當選的本地省人大代表鮮有幸免。參與賄選的56名省人大代表中,除32位當?shù)仄髽I(yè)界代表外,其余23位為當?shù)厥?、區(qū)(縣)兩級人大、政府以及國有企事業(yè)單位負責人(有1人未查證)。令人難以理解的是,若僅是部分可能落選的候選人為謀求當選鋌而走險,好像還不至于那么令人錯愕,但如此大比例當選代表涉及賄選,顯然說明此次賄選事件已不僅僅是候選人期望順利當選那么簡單。那賄選背后究竟隱藏了什么?從涉案金額來看,人均行賄額接近200萬元,這對于企業(yè)界省人大代表或許還能承受,而對于供職于機關和事業(yè)單位的代表而言,如此大的行賄額與他們的收入顯然不相符合,資金來源甚為引人關注,其中是否會有更大的黑幕?586人受賄,人均受賄額接近20萬,遠高于當?shù)啬耆司杖搿H绱死骝屖梗y怪見錢眼開,毫無任何道德操守,甚至完全無視黨紀國法。
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有觀點認為,衡陽的此次選舉赤裸裸地充滿著銅臭味,想當選就要“意思意思”,沒錢、甚至送少了都選不上代表。衡陽選出的省人大代表名單似乎也印證了這種看法,當選代表鮮有來自一線的工人、農(nóng)民,除官員外,幾乎清一色都是董事長、總經(jīng)理。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較于西方選舉政治的優(yōu)越性就在于我們的代表來自社會各界,代表社會各方的利益,賄選事件的出現(xiàn)顯然顛覆了當?shù)卮砀窬?,代表貴族化、金錢化使代表資格成為了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喪失了代表為維護群眾利益對社會承擔使命的基本職能,儼然是對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的挑戰(zhàn)。筆者認為該起事件的處理遠未結束,至少有兩個問題是輿論十分關注的,應該要進一步處理好。一是檢察機關是否應當以“行賄、受賄罪”或其他相關罪名,對當事的代表、工作人員提起公訴?盡管該罷免的罷免了,該辭職的辭職了,主要責任人受到追究了,但是本應為社會楷模的代表和公務員如此大面積、大范圍地行賄受賄,且遠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金額,他們理應被追究法律責任。況且人大是立法機關,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若以法不責眾草草收場,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嚴肅性如何體現(xiàn)?當?shù)攸h和政府的公信力又如何重建?
二是當?shù)啬酥寥珖鞯仡愃频氖录烤惯€有多少,如何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該案東窗事發(fā)并非紀檢監(jiān)察部門工作得力,而是緣于一位候選人“打點”花費過少致落選之后的舉報。如果連省人大代表選舉的公開、公平、公正都無法保證,上下送錢、“意思意思”成為了潛規(guī)則,甚至還有相當一群人捂蓋子、同流合污,那市人大代表、區(qū)人大代表選舉呢?其他評優(yōu)、推薦、晉升、選秀呢?如果處理不好,如何說服老百姓去相信社會的公平正義?
在全黨、全國都在踐行群眾路線的今天,衡陽出現(xiàn)這樣的賄選事件無疑是一個“奇葩”,給我們引以自豪的法制和民主道路潑了臟水。筆者寧愿相信這只是一個偶然,也堅信湖南省會將整個事件真正處理好。同時,這個事件也給我們人大工作者敲響了警鐘。大家常說人大是清水衙門,距離腐敗的距離很遠,但事實卻是,潛規(guī)則、歪風邪氣已經(jīng)滲透到了有的地方人大選舉當中,而且以集體腐敗的形式出現(xiàn)。這種腐敗挑戰(zhàn)社會道德底線,甚至挑戰(zhàn)我們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阻礙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毒瘤,必須堅決地按照習近平同志指出的“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的精神予以清除。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堅持好。
公眾期待衡陽賄選事件帶來的是令社會重新充滿正義力量的新開始,而不只是一個息事寧人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