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國
(安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河南 安陽 456150)
淺談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情感因素
張慶國
(安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河南 安陽 456150)
班級管理是一項紛繁復雜而又妙趣橫生的工作,它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行、學業(yè)與前途,也關乎學校的地位、聲譽與發(fā)展。所以,班級管理工作在學校發(fā)展的整個工作鏈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以當代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情感傾向為基礎,著重闡述了情感因素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學生為本;班級管理;情感教育
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紛繁復雜而又妙趣橫生的工作,它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行、學業(yè)與前途,也關乎學校的地位、聲譽和發(fā)展。所以,班級管理工作在學校發(fā)展的整個工作鏈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當前的時代特點決定著學生們的思想特點和情感傾向,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信息化時代,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十分廣泛,思想也十分活躍,情感也變得十分敏感和豐富,如果班主任老師仍然沿襲以往的班級管理方法,只是注重學生的一般管理,而忽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做不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長此下去,勢必會成為學生的對立面,不利于班級管理的正常開展。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領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同樣,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離開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不去觸碰學生的心靈,管理亦將走向虛無。因此,作為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不僅要重視制度上的常規(guī)管理,而且要特別關注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以下就從“以學生為本,給學生自主”、“生活上要關心,情感上要關注”、“溝通時需真情,管理中求人性”三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
班級管理工作中,對學生的管理是關鍵。同時,管理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相互溝通、融洽感情的過程。因而,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既要保持一定的嚴肅性,也要盡可能的放下架子,走進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心靈。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不僅僅是學習的主體,而且也是班級管理的主體。教師不是凌駕于學生頭上的統(tǒng)治者,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所以,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融入情感教育,首先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這也符合教育部頒布的《教育新綱要新規(guī)程》所倡導的精神。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主要包涵一下兩層意思:
1.一個也不能少。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就是指關心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承認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絕不因為班級榮譽或者其他原因而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高樓大廈靠一磚一石建造,班級管理工作也要靠每一位學生的參與配合才能搞好。學生和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關系就好比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班級管理工作離開了學生的參與配合就不能收到應有的績效,同樣,離開了教師的正確引導,班級的整個工作也會陷入無序狀態(tài)。因此,作為班級管理工作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一定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力,關心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糾正每一個學生的思想,讓每一個人都融入到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中來。教師再對之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以此達到雙項交流,做好工作的目的。
2.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真正把學生當做主體,而不是學生視為必須聽老師話的面團。只有平等的尊重,才能走進學生心里,做學生的知心人。當學生認可了你,愿意把不對父母說的話對你講時,班級管理工作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作為一所省屬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目前學校對班級的評估一般采用一日常規(guī)打分的方式進行初級管理??茖W的管理方法固然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但也可能存在沒有兼顧到學生內(nèi)心感受的缺點。在有些情況下產(chǎn)生的負面效應可能會使學生本末倒置,追求分數(shù)而忽略自身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因而,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可以將科學化的打分管理作為基礎,然后再輔之于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雙管齊下,互相補充,效果也許會更好。其實班級教育管理學生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承認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尊重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意愿,培養(yǎng)他們對集體的主人翁責任感,使他們自覺自愿地投入到管理的實踐中去,在實踐中讓他們學會對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負責,進而對同學和班級負責,學會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與集體的關系,增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這才是治本的主要方法。
學校教育提倡全面育人,應當將情感教育與德育、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因為通過尊重學生和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展他們的自我情感體驗,有利于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使學生真正成為德智體美都合乎生活要求的人。在班級管理上,除了嚴格要求,更需要關心體貼,真正走進學生心里,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不是母親,勝似母親。當師生情感融洽和諧時,管理就很容易了。當然這種關心不是保姆式的,而更應注重心靈的溝通。取得學生的信任,觸碰學生的心靈,這是班級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稱職班主任的基本功。
作為一所省屬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我校學生絕大部分是女生。相對于男孩子來講,女孩子的感情更豐富細膩,情緒更敏感多變。他們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在我校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老師不能僅僅靠簡單的說教,更應該注重與學生做情感上的交流,心靈上的互動。要用深情贏得學生的感情,用真誠打動學生的心靈。
怎樣才能使班級管理工作真正成為心靈互動的過程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要真切地走進學生的生活,給學生以細致入微的關懷。那么如何給學生以細致入微的關懷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尊重學生,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對學生有管理教育的權利,但在人格上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應該自恃高學生一等,也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
2.尊重學生的感情。女孩子的感情十分豐富,而且十分細膩,她們對人對事的看法,比較起男孩子來講,往往特別敏感。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應該尊重她們的感情,同時用恰當?shù)恼Z言引導她們,安慰她們。
3.尊重學生的獨立意識。學生需要教師的教誨、關心和愛護,同樣需要教師對她們獨立意識的尊重。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保護她們的獨立意識,培養(yǎng)她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情感教育并非單純的說教,也不僅僅是通常說的跟學生打成一片,而是要求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在情感方面潛移默化地發(fā)揮影響和作用。
??茖W生正處于十七八歲的青春發(fā)育期,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處于從孩子到成人的過渡階段,行為上幼稚,偶爾犯點錯誤,在所難免。關鍵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如何做到既糾正其錯誤行為,又能讓學生真正從心理上、從感情上接受這樣的結(jié)果。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在班級管理的理念上,必須做到科學化和人性化的高度統(tǒng)一。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而非簡單的板起面孔說教;注重與學生的心靈互動,而非簡單的事后處理懲罰。只有心靈上產(chǎn)生共鳴,行為上才有感動??茖W的規(guī)章制度只能規(guī)范其外在行為,情感的循循善誘才能打動其心靈。作為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嚴厲地懲戒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能威懾住學生,可是學生并沒有真正從內(nèi)心接受,沒有從情感上理解。這樣的管理最終智能導致學生的知行脫節(jié),班級管理的效果也會事與愿違。班級管理原則應該公開、公正、公平,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問題后,不是簡單地給予一個處分,而是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公平對話的機會,話題不要直奔問題的中心,要首先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對學生正確引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讓學生真正從心底明白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問題的處理不僅僅是讓學生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良好習慣,從心理上接受老師對她的教育,從感情上接納老師對她的批評。
有這樣一則寓言:上帝派了一塊木頭做池塘的主人,木頭插在池中動也不動。久了,青蛙在木頭上又唱又跳的。上帝看不下去了,派一只鶴到池塘,只要青蛙一動就把它吃掉,結(jié)果池塘又變得死氣沉沉。假如把池塘比作一個班級,那么班主任老師就是池塘里的木頭或者仙鶴。如果班主任是木頭,那么就會毫無威信,人人可欺;如果班主任是仙鶴,誰見他都退避三舍,人人逃走,那么這樣的班級管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班主任應該比木頭更有威信,比仙鶴更具有親和力,用自己的個性魅力去感染學生,以自己的深情去贏得學生的感情,用自己的真誠去感受學生的心靈。只要這樣,班級管理工作才能做到科學化和人性化的有機統(tǒng)一。只要這樣,班級管理工作才能走上事半功倍良性循環(huán)的正確軌道上來。
G47
A
1005-5312(2014)17-02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