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
人們的正常生活離不開一日三餐,尤其是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豐富的今天,請客吃飯似乎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方式之一。泱泱中華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懂點兒餐桌禮儀既能顯示我們高水平的待客之道,也能在潛移默化中促成很多合作機會。
餐桌禮儀有以下15則:
1.請別人吃飯一定要盡早通知對方。如果定好下午6:00入席,5:00或者更晚才給客人打招呼不合適。
2.請客方不能遲到;客人應當遲到5~10分鐘。
3.如果吃飯時坐的是圓桌子,那么,正對大門的座位是主座。一些較為講究的飯店,會用餐布將主座與客座加以區(qū)分,將餐布疊出花樣放在高腳杯里,一般餐布位置較高的位置是主座。
4.主人右手邊的座位是主客的位置,左手邊的座位是次重要的客人的位置;坐在門邊正面對主人的位置的客人,一般是幫主人跑腿、招呼和陪客的。
5.被邀請的客人不能直接向點菜員吆喝指點,應該坐等主人點菜;如果客人確實有嚴重的忌口或愛好,應當輕聲告訴主人。
6.請客方最好不點或者少點需要用手抓著或握著吃的菜,比如蟹、龍蝦腿、排骨等。因為這樣的菜不僅吃相不好,吃的時候還會發(fā)出各種聲音。一般情況下,一頓飯最多只能有3個這樣的菜。
7.關于飲酒,請客方最好不勉強也不反對客人少量飲酒。
8.酒水和菜上得差不多的時候,主人應細心觀察,每位杯中都有酒水后應當立即舉杯,說歡迎、開始之類的話;然后,轉動圓盤或示意右手邊的主客動第一筷。另外,主客不要與主人推讓太久,因為大家肚子都餓了。吃完要記得贊美一下美食和感謝主人的款待。
9.一般來講,后上的每一道菜,服務員或主人還是要先轉到主客面前讓主客先品嘗。但這時,次重要的客人或者陪客就不用太拘泥了,如果沒人轉動圓盤,也是可以夾第一筷子的。
10.主人要常常轉圓盤,照顧到絕大部分客人;陪客則補充招呼服務一下,最好讓客人的手能不碰圓盤而吃完整餐。
11.如果沒有公筷、公勺,也沒有服務員分菜,那么,不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夾菜的時候都不可以用自己的筷子在盤中挑來揀去甚至攪拌,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家人一樣不介意你的口水。通常情況下,揀距離自己最近的那部分夾。
12.夾完菜后,最好讓筷子上的食物在自己的碗碟中過渡一下再送入口中。這樣做,可以使吃相看起來不是那么急切。
13.切忌食物在口中咀嚼時與他人交流說話;切記閉緊雙唇,這樣可以避免食物掉落、汁水外溢,也可避免嚼食物時發(fā)出難聽的聲音。
14.無論客人還是主人,用餐期間或用餐前后,都應當背部挺直,盡量往后坐椅子。用餐期間,雙手基本上都要放在桌面以上的位置。
15.如果主人是一個對于美食沒有任何抵抗力的“吃貨”,而客人卻在進行嚴格的體重控制,那么,主人還要照顧到客人的需求,以清淡、素食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