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武
?
職業(yè)教育讓我人生出彩
◎陳 武
我是天津渤海職業(yè)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的一名學生, 201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第三屆“啟誠·能力源”工程實踐創(chuàng)新國際挑戰(zhàn)賽在天津舉行,天津8所中高職院校和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8個國家的院校分別派代表隊參加了比賽,我和王宏昶、王軍飛兩名同學組成的代表隊參賽并獲得了一等獎。
比賽分為展覽賽與對抗賽,兩項成績之和為總成績。對于這場比賽,學院領導給予了大力支持,而我們則認真?zhèn)滟?、日夜奮戰(zhàn)。我們參賽的作品是“液體洗滌劑化工生產線”,在設計該展覽作品時遇到了很多困難,因為團隊成員都是學自動化專業(yè)的,對化工生產過程、生產工藝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如何把化工生產線跟自動化控制有機結合起來,這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困難。比如,化工的硬件設備幾乎都由罐裝組成,由方塊體組成圓形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在劉彥磊、閆昆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我和同學們運用集體智慧解決了這一難題,為了表現(xiàn)得更加形象、更具動感,液位采用了半剖面形狀,運用二極管發(fā)光來反映液體流動,同時還絞盡腦汁設計了一個漂亮的反應釜。在設計叉車循跡的過程中,由于不同的光照條件對光敏傳感器影響很大,導致叉車不能正常循跡。經過黑膠布、白塑料板等產品的試驗失敗后,我們轉換了一種思維,用二極管燈光來充當光源,經反復地編程和調試,叉車循跡終于成功了。
在對抗賽小車設計的過程中,按鈕只有4個鍵,但要控制8種狀態(tài)。系統(tǒng)的軟件不像C語言那樣靈活,我們最初想在硬件上做突破,增加磁敏開關,但這會影響小車的穩(wěn)定性。困惑之時,指導老師為我們講解了鍵盤顯示編碼的思路,令我們茅塞頓開,興奮不已。我們是唯一一個在軟件上尋找突破口、解決此問題的團隊,得到兄弟院校和評委的贊賞。
在比賽前,我有幸參加國際交流會,我們組與馬來西亞的選手一起,分工合作,共同組建了一個飛機模型,之后我們又進行改裝,讓飛機更加漂亮。看著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強烈地感受到兩國選手的興奮和喜悅。
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成就夢想。此次比賽既是學習提高的機會,也是展示風采的機會,良好的職業(yè)教育使得我和同學們能在大賽中一展身手,正是職業(yè)教育讓我人生出彩!(作者為天津渤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