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革娟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五五四臺,河南 滎陽 450100)
淺析DF100A型PSM 100KW發(fā)射機調諧原理
張革娟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五五四臺,河南 滎陽 450100)
文中通過對DF100 A型PSM 100KW發(fā)射機調諧系統(tǒng)的換頻和調諧原理進行了介紹,同時對調諧中的典型故障進行了說明,最后簡要地介紹了調諧系統(tǒng)維護中應注意的問題,為廣播電臺技術人員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也為此類機型的故障分析和日常維護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發(fā)射機;調諧系統(tǒng);換頻;故障;維護
本機型可在頻率范圍為3.2-26.1MHz內開啟各個頻率,調諧系統(tǒng)既能實現10個預置頻道的自動切換,又能對每個預置頻道的調諧元件進行微調,從而實現對調諧元件全方位的控制,每個頻道設有高前調諧、高末調諧、高末負載調諧、諧波濾波器預置調諧和平衡/不平衡轉換器調諧,通過八路馬達實現倒頻和調諧。與調諧控制有關的是:信道開關、允許調諧按鈕、6A2調諧控制盤、6A2A1調諧控制定時器、11A2遙控接口板、馬達驅動放大板、調諧組件等。
調諧主要是通過相應的馬達組件動作,實現對調諧元件的控制,控制調諧馬達轉動方向的主要是馬達驅動放大器輸出的正負電壓,將隨著調諧馬達驅動組件同步轉動的隨動電位器滑動端的電壓V1與面板上可預置的控制電位器滑動端的電壓V2同時送到馬達驅動放大板進行比較,如果產生電壓差,那么馬達就會正轉或反轉,直到這兩個電壓相等,馬達即停止轉動。
2.1換頻過程
在按下頻道選擇按鈕6S6,通過11A2,6A2A1向6A2K25提供一個地電位,6A2K25吸合,其接點就把115VAC加至1K48和1PS8K1上,馬達驅動放大板得電,各調諧組件的馬達都運轉,同時1A1,1A2,1A3,1A7,1A8板上的K1吸合,6A2K24也得電吸合,保證了當短路棒的馬達停止運轉后,其他組件的馬達仍繼續(xù)動作,直到所有馬達都停止運轉,換頻完成。
其中6S6去11A2板的是頻道鍵上10個獨立的常開接點,這10個接點對應11A2上面10個繼電器,每個繼電器都有兩個常開接點跟外電路相接,其中一路去控制所對應的頻道鍵上的指示燈,被選中時發(fā)光;另一路接點去6A2,這10個常開接點控制6A2板上面對應于頻道號的20個繼電器(每個頻道用兩個繼電器)和該頻道號下所選中的波段繼電器,選中頻道相對應的所有繼電器都吸合。同時6S6去6A2A1板的是頻道鍵上10個相串聯的常閉接點,這10個相串聯的常閉接點的一端接地,切換一次頻道就給了6A2A1上面的延時電路一個觸發(fā)脈沖,使延時電路輸出一個具有一定延時時間的低電平脈沖信號,這個低電平脈沖信號送到了6A2板上面去,使6A2板上面的K25吸合。
當經過一段時間后,調諧、波段電位器和隨動電位器上的電壓值幾乎相等后,馬達驅動放大器板上的輸出電壓達到了上面對應的K1繼電器的釋放電壓,這時K1釋放,使K25、K24釋放,1K48釋放,馬達驅動板上失去電源,整個系統(tǒng)又恢復到等待下一次倒頻的狀態(tài)。
2.2 調諧
在按下允許調諧按鈕6S1時,它上面有兩個信號送出:一個是6S1給6A2A1板上的延時電路提供一個地信號,這個地信號使6A2A1板上的TB1-7輸出低電平,這個低電平送到6A2板,使6A2板上的K24吸合,另一個是6S1為6A2K24提供了一個常開接點,這個接點在調諧時短路K24的常閉接點,使調諧時調制器正常工作。6A2板這時的功能有三個方面:第一,通過K24使1K48吸合,給1PS8供電,讓1PS8給馬達驅動放大器板提供28V電源。第二,通過K24的常開接點給允許調諧按鈕上的指示燈提供一個通路,使其在K24吸合時發(fā)亮。第三,將調諧電位器上的輸出電壓送到馬達驅動板,該板就有28V直流電源,當調諧電位器被轉動時,它上面的輸出電壓就會和隨動電位器上的電壓不一致,馬達驅動放大器板將向對應的馬達驅動裝置送去正或負的直流電壓,使馬達轉動,進行調諧。同時馬達驅動放大器板通過它上面的K1向6A2A1板的延時電路提供一地信號,確保K24有效吸合。
調諧結束后,調諧電位器上的電壓和隨動電位器上的電壓一致,馬達驅動板上無電壓輸出,它上面的K1釋放,松開允許調諧鈕時后,K24也釋放,1K48釋放,馬達驅動板上失去電源,恢復初始狀態(tài)。
試機加高壓后,高末調諧不正常,處于失諧狀態(tài),打開射頻機箱門,觀察高末調諧馬達組件,發(fā)現3A3驅動馬達轉動到低限位置而不能返回,將機器倒至其他頻道后現象依舊。
圖 1 馬達控制原理圖
分析馬達控制原理圖(圖1)可知當R1和R2組成的電橋達到平衡時,比較器U1無輸出,馬達不運轉;當電橋不平衡時,只要比較器輸入電壓差≧0.3V,則U1就有輸出電壓觸發(fā)放大模塊U2,并且輸出±28VDC電壓,使伺服馬達MD正(反)向轉動,直到電路平衡為止,根據工作頻率可以將R1預制在某一位置,加電后馬達帶動調諧組件,同時R2也轉動,直到R1、R2組成的電橋平衡為止,調諧元件基本上就處于工作頻率的實際位置,而當R2卡死在低限后,放大器U1始終輸出正電壓,使比較器U2始終輸出+28V直流電壓,倒至電機單向轉動,不能返回,加高壓后高末失諧。此時需更換3A3隨動電位器R2。
調諧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故障,只要按照調諧原理及相關的圖紙分析,就可以找到原因。為了保障播音的正常,應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日常的檢修維護就顯得尤為重要,對調諧元件的檢修維護應注意以下幾點:
3.1 真空可調電容要保持冷卻水溫恒定和電容表面清潔,盡量減少電容轉動次數,避免大失諧狀態(tài)。
3.2 槽路電感3L12的短路棒動作頻繁,要經常涂一些凡士林,做到少量多次,定期檢查其卡環(huán),對有燒傷的卡環(huán)要及時更換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3.3 對接觸器主用接點及附帶接點要定期測試,要求接觸電阻小于1歐,接觸電阻大的要進行拆卸檢修或更換。
3.4 調諧回路的機械轉動系統(tǒng)要經常檢查傳動系統(tǒng)的聯動性,可靠性,還要多清潔,注意多次少量上潤滑油。
TN838
A
1671-0037(2014)05-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