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靜 梁成山
[摘要]輔導員在大學新生的角色轉變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加強人文關懷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手段,而這一理念在新生輔導員工作中尤為重要。人文關懷要因人而異;人文關懷要使學生從依賴走向自立;人文關懷要實現人性發(fā)展,注重“人情味”;人文關懷要有時效機制。
[關鍵詞]大學新生輔導員人文關懷經驗體會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03-0093-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能夠擔當社會主義現代化重任的合格人才,就必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價值,用人文關懷理念肯定人性的價值。加強大一新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規(guī)范性,并在規(guī)范管理中融入人文關懷,是我們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
一、大學新生特點及存在問題
大學新生的年齡集中在18-20歲,處于心理斷乳期,在生活、學習、交友等方面都會產生諸多不適。輔導員是新生在這一關鍵時期的領路人,要全面地了解學生,走進學生。下面就新生面臨的主要困境進行分析。
(一)理想環(huán)境的差異性
進入大學后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使得很多新生存在困苦煩惱,難以擺脫,非常痛苦。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將不適應學業(yè)的學生群體分為三類:第一類學生過于理想化,在內心構建了一個宛如“世外桃源”的高等學府,真正接觸到現實的大學時不能擺脫思想困惑;第二類學生選擇學校、專業(yè)時,受家長強制要求而“被迫”選擇,以至于沒有學校、專業(yè)的歸屬感,入校不久便產生厭學、俱學心理障礙;第三類學生急于成才,盲目應對于各種社團,被各種講座宣講弄得身心疲憊,沒有良好的規(guī)劃。
(二)自我管理的懈怠性
在大學這個失去高強度監(jiān)管的環(huán)境下,很多同學開始放任自流,自我放松要求,每天無所事事,只知享樂,荒廢學業(yè)。在缺乏自制力及計劃性的情況下,新生自我放任,自甘墮落,淪為特殊群體學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埋下了隱患。
(三)自我認知的偏差性
大學時期是大學生自我認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正確的認知是成熟人格的標志,很多剛入校的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尚處于發(fā)展階段,處于目標模糊、迷茫失落的狀態(tài),在生活與學習上缺乏明確的目標,均源于對自我認識不夠。一個人只有真正深入了解自我,才能選擇正確的方向,進而在學習、生活發(fā)展中取得成功。剛入校的大學生如果可以進一步地認識自我,挖掘長處,找出不足,就可以更加理智、更加科學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四)心理問題的共同性
大學新生具有一般大學生心理的共性,但又不同于其他年級的學生,他們具有不同于其他年級大學生的某些心理特點。這些“90后”的學生生長在家長倍加呵護的環(huán)境中,獨立性差,往往以自我為中心,這些會導致其出現各方面的人際障礙,如宿舍矛盾、班級同學矛盾、與外界交流有障礙等。我們認為,在大學新生逐步適應大學生活,繼而獨立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其自身心理調適能力、適應水平的高低是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其他方面順利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而過渡性、閉鎖性、社會性、動蕩性是大學新生具有的典型心理特征,是構成和影響其心理調適能力、心理影響水平的高低的基本成分。新生入學后,學習生活開始步入正軌,初入大學的熱情度會逐漸消退,要面臨一段時間的適應,對于缺乏心理準備的新生來說,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適應性困難。
二、人文關懷工作思路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視野中,人文關懷是指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人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fā)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大學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關懷,可為整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人文關懷要因人而異
人文關懷就是要尊重學生個性,加強針對性教育。人文關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承認和尊重大學生個體心理、思想上的差異性和特殊性,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獨特的個性優(yōu)勢。根據學生的個人家庭背景、心理成熟度、資質程度、未來發(fā)展方向等因素,我們將學生劃分為貧困生群體、體育特招生群體、性格內向不善溝通群體、個性發(fā)展群體等。由于學生自身的差異性,思想政治教育應重視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需求,避免用同一方式去教育千差萬別的學生,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分情況、分類別區(qū)別對待,才能夠真正做到人文關懷。新生剛入學,輔導員要用心去觀察每一個群體的特點,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及獨特方式來引導這些群體,與學生建立信任感。比如對于家庭貧困的學生,在生活中多關心他們,與他們多交流;對于體育特招生,要關注他們的賽況,在他們取得榮譽時,發(fā)短信或者當面祝賀,聆聽他們體育生涯的點滴;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要多鼓勵他們,推薦他們利用一些平臺來鍛煉、提升自己;對于個性群體,要了解他們的喜好,提前做好功課,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我有一個性格比較獨特的學生對火車很感興趣,我就專門去一個火車貼吧學習,并向他請教很多問題,以此作為切入點,走進他的世界。如此一點一滴地積累和努力,為今后幾年時間里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人文關懷要使學生從依賴走向自立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關懷就是基于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大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從而使其更好地面對人生、適應社會。新生入學后,輔導員在做好服務工作的同時,更要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樹立主人公意識,發(fā)揮個人能動性,為學生成長為一個獨立完善的人奠定基礎。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做好規(guī)劃,全面拓展自己, 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的重要性,自我獨立成長的價值,意識到能力和自身素質的提高是關乎自身發(fā)展的事情,自覺完善自我教育?!笆谥隰~,不如授之于漁”的觀念在對新生開展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利用優(yōu)秀教師、學生團體中出色同輩的力量來引導、感染整個學生團體,達到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激勵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人文關懷要實現人性發(fā)展,注重“人情味”
傳統(tǒng)的教育把受教育者當作純粹灌輸的對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命令主義、強制壓服和單項注入,會使受教育者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使得受教育者的積極性被嚴重挫傷。我本身接受的是理工科的思想教育,在之前的教育中接收的命令是“務必執(zhí)行”,從事人文學院的學生工作后,在人文思想的影響下,自己成熟了很多。人文關懷思想下大學新生的工作必然要求輔導員投入更多的感情,在充滿人性化的教育中,培養(yǎng)大學生豐富的情感世界,滿足大學生心理成長的需求。在擔任新生輔導員期間,我共負責235名學生的日常管理,為了更加便捷地與學生溝通聯系,建立了“人文2012級”QQ群、飛信群、班主任群、班長支書群等,在學生過生日當天、取得榮譽時、考試前、放假前后等發(fā)短信送祝福,溫馨提醒相關事宜,將人文關懷滲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里。學生在網上給我留言等,我也會在第一時間回復,為他們答疑解惑,慢慢地學生與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時,我開通了“靜姐碎碎念”系列文章,把自己的感悟、建議等化成文字,與學生在網上進行思想交流,在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步步都注入了“人情味”。
(四)人文關懷要有時效機制
在新生入學后把握好每個教育的階段,通過新生入學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籍管理教育、校紀校規(guī)等多個途徑,轉變學生對大學的認識,為其大學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在學習生活邁入正軌后,以豐富的課外活動為抓手,構建宿舍文化、班級文化、專業(yè)文化,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文化氛圍,為其成長提供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磨煉學生的意志,塑造剛毅品質,為學生成長成才積累寶貴財富;以學風建設作為最終目的,把握各個專業(yè)的特點,通過開展讀書會、經驗學習交流會、報告會、學術沙龍等,在學生群體中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促使他們努力進取。輔導員及班主任也應參加學生活動,積極融入學生之中,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給他們適當的鼓勵,讓人文關懷思想教育隨時隨處發(fā)揮其功效。
結語
大一新生今天所處的環(huán)境、接受的教育和培養(yǎng)的習慣對其今后的為人處世及未來發(fā)展方向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思想政治輔導員在規(guī)范管理的過程中融入人文關懷,從大一新生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在促進其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
通過這一年的工作,我深刻體會到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就是心與心的溝通,需要付出愛心、細心、關心并肩負一份責任心。從事學生工作,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fā),引領他們與我一起成長。
[參考文獻]
[1]祁立剛.大學新生心理適應性探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
[2]郭韶敏.大學生自我認知偏差研究[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
[3]林琳.人文關懷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11).
[4]韓華.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2).
[責任編輯:覃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