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亮
(福建省水利廳水利經濟管理中心,350001,福州)
福建省農村供水工程點多面廣,共有75.93萬處,散落于福建省9個設區(qū)市85個縣 (市、 區(qū))928個鄉(xiāng)(鎮(zhèn))14 420個村;供水人口多,2011年實際供水人口2 267萬人;工程形式多樣,有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兩種,集中式供水有城鎮(zhèn)管網延伸工程、聯(lián)村工程、單村工程等形式,分散式供水包括分散供水井、引泉供水、雨水集蓄供水(水窖、水柜等集雨設施)和無設施供水(直接從河、壩、湖、池塘、溪取水或從其他水源拉水)等形式;取水水源多樣,有地下水和地表水兩類,地下水水源包括潛水、承壓水、泉水等,地表水水源包括山溪、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等地表水體;工程個體規(guī)模差異大,規(guī)模大的年供水量達幾千萬立方米,供水人口幾十萬人,規(guī)模小的僅供單門獨戶。
福建省200m3/d(2000人)及以上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共1765處,受益行政村有4925個;設計供水人口1324萬人,2011年實際供水人口1006萬人;設計供水規(guī)模284萬m3/d,2011年實際供水量65947萬m3,其中生活供水量37792萬m3(人均38m3)、生產供水量28155萬m3。這部分農村供水工程情況如表1。
該規(guī)模的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12 680處,供水工程水廠所在村9072個;設計供水人口736萬人,2011年實際供水人口564萬人;設計供水規(guī)模89萬m3/d,2011年實際供水量22565萬m3。該規(guī)模農村供水工程情況如表2。
該規(guī)模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19591處,2011年實際供水人口137萬人,2011年實際供水量5 538萬m3。
分散式農村供水工程分為分散供水井工程、引泉供水工程、雨水集蓄供水工程和無設施供水四類,福建省的分散式農村供水工程情況見表3。
表1 200 m3/d(2 000人)及以上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情況表
表2 200m3/d(2000人)>設計供水規(guī)模≥20m3/d(200人)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情況表
表3 福建省分散式農村供水工程情況
農村供水工程有效運行需要水廠管理、管網維護、水質檢測、凈水處理、水費計收等日常運行管理,本次水利普查對供水規(guī)模200m3/d(2000人)及以上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情況進行了較詳細的普查,以下介紹這部分農村供水工程的運行管理情況。
福建省 200m3/d(2000人)及以上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中,2011年在建32處,設計供水規(guī)模3.8萬m3/d,設計供水人口17.7萬人,入戶前管網長度182 km,配套功率134kW;已建1733處。
福建省1765個200m3/d(2 000人)及以上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中,由縣級水利部門負責管理的有56處,鄉(xiāng)鎮(zhèn)政府或鄉(xiāng)鎮(zhèn)水利工作站負責管理的有440處,由村集體管理的有974處,由企業(yè)管理的有166處,由用水合作組織管理的有57處,通過其他組織管理的有72處。
福建省1 765個200 m3/d(2 000人)及以上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中(水庫水源462處),有取水許可證的337處,占19.1%,有衛(wèi)生許可證的249處,占14.1%。有水質檢測儀器的303處,占17.2%。水質檢測方式:自檢143處占8.1%,送檢1 497處占84.8%,不檢測125處占7.1%。
進廠水質特征:氟超標39處,氟超標、其他2處,氟超標、污染水1處,砷超標 0處,苦咸水 1處,苦咸水、其他2處,污染水11處,污染水、其他 3處,血吸蟲 0處,其他(包括鐵、錳超標,放射性指標和重金屬指標超標等)1706處。
凈水方式:常規(guī)處理(對一般濁度的原水進行混凝、沉淀澄清、過濾、消毒等凈水處理)1 169處,僅過濾421處,僅消毒53處,特殊水處理(對鐵、錳、氟、砷超標的原水或苦咸水進行常規(guī)以外的水處理,對高濁水、污染水在常規(guī)處理的基礎上增加預處理或深度處理)6處,未處理116處。
收費形式:計量收費1 418處,固定收費62處,計量加固定14處,不收費271處。
計量收費1418處,2011年供水量62 439萬 m3,2011年實收水費48 719萬元(平均每立方米實收0.78元),平均水價1.12元/m3。
固定收費62處,2011年供水量652萬 m3,2011年實收水費 1 991萬元(平均每立方米實收3.05元),平均9.95元/(戶·月)。
計量收費加固定收費351處,2011年供水量 351萬 m3,2011年實收水費113萬元(平均每立方米實收0.32元),平均水價0.81元/m3,平均6.23元/(戶·月)。
不收費 271處,2011年供水量2505 萬 m3。
從以上統(tǒng)計可見,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數量占4.5%,供水人口占75%,工程規(guī)模越大越便于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管理,越能保障供水安全。分散式供水工程數量上占95.5%,供水人口占25%,點多,規(guī)模小,不易管理。因此,應鼓勵發(fā)展規(guī)模盡可能大的集中式農村供水,對于在人口較集中的地區(qū)應建設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發(fā)展規(guī)模較大的供水工程,在規(guī)劃中應打破村、鎮(zhèn)、農場行政區(qū)域界線,發(fā)展聯(lián)片聯(lián)村集中供水,并鼓勵、推動組建區(qū)域性、專業(yè)化供水組織機構對農村供水實行統(tǒng)一的運行管理。
做好水源保護工作,首先,每個農村供水工程應相應地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qū),設立水源保護標志,告知保護范圍及禁止事項。其次,嚴格實施水源保護制度,協(xié)調有關部門加強水源保護監(jiān)管執(zhí)法,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qū)內嚴禁進行各項開發(fā)活動和排污行為,威脅飲用水水源安全的污染源應堅決搬遷或關閉,嚴禁新建、擴建影響飲用水安全的建設項目。最后應注意水源的涵養(yǎng),在水源補充范圍內植樹種草涵養(yǎng)水源。
解決農村供水水質檢測和凈水處理問題,應著力構建農村供水服務體系,組建區(qū)域水質檢測中心和凈水技術服務機構。建議福建省以縣級行政區(qū)域為單位建立農村供水水質檢測中心。由檢測中心負責組織檢測,分配各監(jiān)測站點的檢測責任區(qū)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安排監(jiān)測站點巡檢、供水單位自行送檢或以鎮(zhèn)為單位集中送檢等;搭建信息平臺,集中各檢測站點責任區(qū)內供水工程的水質檢測結果,監(jiān)控整體水質情況。
福建省農村供水工程形式多樣,規(guī)模不一,加強和規(guī)范運行管理應按規(guī)模分類規(guī)范引導,重點落實管理人員和水費計收。從普查結果看,200 m3/d(2 000人)及以上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基本上設有管理機構,大多數收取水費(不收水費的有271處,占15.4%),對這類較大規(guī)模的集中式農村供水工程,宜推行專業(yè)化管理和股份制管理模式。對規(guī)模較小的集中式農村供水,應推行農民用水戶協(xié)會管理模式。對分散式供水工程,一般以受益農戶輪流或推選委托一戶管理。
[1]李仰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水利,2009(1).
[2]劉子維,董國華,孫曉茵.福建省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機制研究[J].中國水利,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