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時間激發(fā)美術特色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盡最大可能地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
關鍵詞:美術特色;語文;教學模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4-0089-02
如今,隨著現(xiàn)代化的飛速發(fā)展,各行業(yè)對人才的需求標準越來越高。培養(yǎng)出學會欣賞,懂得感恩,尊重生命,贊美生活的學生是高三語文老師的責任,也是廣大教育界同仁的責任,這可謂任重而道遠。職業(yè)學校的美術特色班是為高考藝術類學校培養(yǎng)輸送人才的班級,其語文教學有特殊性。一則生源是中考線下生,文化課基礎較薄弱;二則學生進校后主攻專業(yè)技能,用在文化課上的時間較少;三則學生大部分在第五學期到校外參加補習班強化專業(yè)課,留下來的只是家庭條件不好且語文能力較低的學生;四則學生進校后對語文學習不重視,大多數(shù)等到第六學期專業(yè)課考完后突擊語文;五則對于大多數(shù)美術特色生來說,在基礎課程中,由于英語和數(shù)學科目的成績能夠大幅度提高的學生均不多見,只有語文科目成績提高,高考時提高自身的總分數(shù)才有希望。因此,語文成績占了他們高考總分的一半以上。鑒于受高考復習科目多、任務重、時間緊等因素影響,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引導學生學好語文、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語文高考成績等問題,筆者擬與各位一起探討。
一、抓重點,夯實課本教學
學生入校前兩年是黃金時間,語文教學只能在課堂尋求高效率,否則必將陷入泥潭無法挽救。教師面對學生語文學習基礎較差的問題,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必須深入解析和挖掘教材內(nèi)容中潛在的情感和能力兩方面的價值,將這兩部分知識作為情境素材,提出問題情境,并且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目標才能實現(xiàn)。同時要加強基礎教學,如,字詞教學、優(yōu)美句子的辨析、古文語法積累、古文翻譯及古詩詞背誦等。基礎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花大力氣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培養(yǎng),還要對學生的積累、背誦進行適量的抽查,并且善于總結,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以及肯定,可以讓學生在體會自身取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對學生而言,得到老師的肯定是有動力最有價值。其次,還要建立班級互幫小組,互相督促,互相勉勵。建立互幫小組,主要督促的知識點都在教材上,當然知識點由教師圈點。學生管學生的方法讓我在多年的美特班教學中受益匪淺。
二、使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師上課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源于教師自身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深厚的教學底蘊?!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事實正如課標中所言,由于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有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連識字斷句都很困難,更不用說對文章深入解析了;而部分學生感知能力略強一些,能從文章語言、寫法、結構、內(nèi)容上評價及賞析文章,吸收好的方面用于指導自己的寫作。所以,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個體差異,要因生制宜,教法要靈活多樣,如,創(chuàng)設情境、比較照應、舉一反三、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等讓能力較差不知從何學起的同學做到有法可循。對基礎較好的同學加大自學的力度,可讓學生梳理記憶,不斷閱讀;對于思想內(nèi)涵深刻,理解較難的文章,就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吸收好的部分為我所用;應用類的文章不能忽視閱讀與寫作的雙重結合。此外在文言文教學中同樣要加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力度,讓學生課前在多讀的基礎上翻譯,增強課堂交流,教師點撥的模式進行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筆者認為一定要改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過程死板的現(xiàn)狀,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
三、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教學手段
筆者在近幾年的美特班語文教學中,積累了大量的多媒體課件,用其對教學過程進行輔助,這樣能夠優(yōu)化教學手段,從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高課效。
1.靈活多樣的選擇教學方法,拓展教學空間和學生的思維空間,可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可以達到從傳統(tǒng)小語文走向現(xiàn)代大語文的目的。如,傳統(tǒng)的議論文教學停滯于對一篇課文論點、論據(jù)、論證的分析,而部分議論文觀點古板、陳舊,若用多媒體將有關報刊雜志上的時政新聞,從論點、論據(jù)、論證方法多方面進行呈現(xiàn),對比閱讀,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再制作有關的事實論據(jù)、理論論據(jù),同一論題持有不同論點,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寫作,使課堂教學不落于時代的發(fā)展,更能讓學生發(fā)展思維、形成能力并提高素質(zhì),對學生的職業(yè)生涯、終身學習和個性發(fā)展起奠基作用。
2.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與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的傳統(tǒng)模式相比,它的方便快捷,不僅可以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激發(fā)起學生求知的愿望,教師亦可節(jié)省上課的時間,減輕學生上課的負擔,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多方位思考問題,鼓勵其勇于探究深層次問題。
四、總復習使用模塊教學
高考前,參加完專業(yè)課的學生回到課堂進行總復習,此時采用模塊專項復習。如:閱讀分為三塊——說明文、實用文本、文言文;語言文字應用、寫作分為兩塊——記敘文和議論文、古詩詞背誦。學生在專項模塊教學中找到了規(guī)律,自然就提升了語文能力。
筆者認為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和激發(fā)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其積極性,從而提高課效。教師模塊復習,因課而異,因生施教,結合運用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以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讓我們把美特班的孩子送入更好地平臺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S].2011修改版.
[2]方國才.新課程怎樣教的精彩[M].第1版.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3]趙國忠.中國著名教師的課堂細節(jié)[M].第1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曹晨蓉(1980-),女,中教一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