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為碰到了他,才決定做經紀人。不是因為想做經紀人,才找到他。
我做過場記、導演助理、副導演,還做過制片主任,整個這一圈都了解了,才來做經紀人。
我是從宣傳轉做經紀人的,這對我來說沒有什么難的。
這就是一份工作。
經紀人就是一個服務性的工作,和街邊擦皮鞋的一樣。
別把自己定位得太高。有些經紀人稍不留神沖到臺前去了,他比明星還明星……
經紀人得像座山似的,藝人能靠著你,你就是永遠在后面。
那時我初出茅廬,搜羅禮服、搭配造型、寫稿發(fā)稿、約采訪推位置,幾乎都是一人包攬。太恐怖了,每天都忙得跟神經病一樣。
每天醒來,先看藝人的消息,有情況了趕緊處理。處理完了,藝人還不知道。
有一次記者問他世上最親的人都有誰,他就說,父母、女朋友,還有他的經紀人。我當時看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藝人多聰明??!你要讓藝人感覺到你在為他服務,在為他設計,在為他著想。遇到事情不是以賺錢來決定一切的,而是以他的發(fā)展為第一,他就會信任你。
弄完緋聞又來官司,煩都煩死了。
怎么判定一個經紀人是好的?你看他帶的藝人在天天進步,一年一個樣,這就是一個好的經紀人;你看他帶的藝人拿了那么多獎,那就是一個好的經紀人。
她每個星期的身價都不一樣,我們自己也嚇了一跳。
藝人紅了,你得控制著她,讓她冷靜,下面該怎么走你也要心里有數(shù)。
爆紅一個月,擰巴一輩子!
機會對藝人來說太重要了
成功不容易,藝人本身的能力要應承得了到來的機會。
成功的藝人,都有他的過人之處。
一個藝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可能比怎么要更重要。
很多演員在成名以后,都想過自己來搞定一切,不依靠經紀人。
我知道有很多藝人這樣,早上起來拿個本子看看,今天該跟誰見面了,該跟誰吃飯了……
很多藝人來找我。那種花枝招展的,特別在意自己的,不做也罷。我喜歡那種能坐下來聊的,要有東西能讓人欣賞。但是,聊可能還會做秀,藝人嘛……
在經歷了飛速躥紅和一呼百應的盛世后,謠言和板磚齊飛,他的身高,他的英語,他的演技都成為了口誅筆伐的論據(jù)。而他對抗黑暗的方式比所有人想象的還要單純:我那么善良,為什么還有人說我?
有理想當然好,但更重要的是內心強大。
藝人會整天覺得宣傳不夠好。
對經紀人考驗最大的時候,就是當演員沒有好作品,卻提出需要大肆宣傳的時候。
有的藝人非常折磨自己,他怕機會丟了,所以就得去公關,媒體也得自己公關,制片人也得搞關系,等到演戲的時候,已經沒剩多少能量了。
有了電視還要電影,有了電影還要商業(yè),有了商業(yè)還要有專業(yè)獎項的肯定,缺什么補什么,不能瘸腿。
她累得崩潰了,在電話里跟我說,“想讓我死就去接”。后來,我還是接了。
他不看好這部電影,我告訴他,你看著辦吧,反正合約我已經簽了。
演這種電影的機會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這是投資我們的未來,為他的下一步鋪路。
我們從來不對同行做任何評價。
明星與經紀人之間的關系有的并不美好,盡是一段段傷心往事。
最怕藝人沒有娛樂精神。
做宣傳的時候你要想清楚,你究竟是想藝人多接戲,還是想藝人多接廣告代言?
面對所謂的“危機”,最關鍵的是這個藝人內心是怎么想的。如果她不把這個新聞當作事兒,它就不是事兒,因為所有新聞都是過眼云煙。如果她把這個新聞當作事兒,感覺傷害很大,我們就得幫助她把傷害減到最低,保護她。
一個藝人的綜合價值分為三個部分:作品、商品代言、公益。作品是她的專業(yè),決定她是否能有立得住的東西。經紀人只能錦上添花,很少可以雪中送炭。后面兩個領域,經紀人就可以大有作為。
我會提醒團隊,要隨時做好她被挖角的心理準備。如果有一天她對我說,她找到了更適合發(fā)展的地方,我可能還為她高興呢。
沒有她,我的優(yōu)秀不會被大家看到。
只要我們的團隊在,方法在,我不擔心藝人流失。關鍵在于怎么帶出更多這樣的藝人來。跟我同時期進入這一行的經紀人大多都已經轉行了,有些人覺得經紀人太被動,轉去制作領域,有些人帶著心力交瘁離開這行。
藝人和經紀人都會長大,都可能會要自立門戶。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不想當經紀人的宣傳不是好制片人。
她現(xiàn)在是真正的一線了。經紀這一塊對我來說,也已經沒有什么神秘感和挑戰(zhàn)性了。我該轉型了。
我想要更多的東西,想尋求一個新的空間,我想要把我的價值在不同的演員身上再實現(xiàn)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