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娉 崔天祥 方慧玲
不同類型的QRS波增寬與心力衰竭的相關(guān)性
趙杰娉 崔天祥 方慧玲
目的 探討不同類型的 QRS 波增寬與 N 末端 B 型腦鈉肽前體 (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 (LVEF)的相關(guān)性。方法 QRS 波時限 >120 ms 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97 例 , 根據(jù) QRS 波分為左束支組 47 例、右束支組 50 例 , 非慢性心力衰竭且 QRS 波時限正常者 40 例作為對照組。分別測定 NT-proBNP 水平及 LVEF。結(jié)果 左束支組 QRS 波時限長于右束支組 ;左束支組、右束支組 NT-proBNP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 LVEF 低于對照組 ;左束支組 NT-proBNP 高于右束支組 , LVEF 低于右束支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0.05)。左束支型 QRS 波時限延長與血漿 NT-proBNP 水平呈正相關(guān) , 與LVEF 呈負相關(guān)。而右束支組 QRS 波時限延長與血漿 NT-proBNP 水平呈正相關(guān) , 與 LVEF 無明顯相關(guān)。結(jié)論 左束支阻滯的 QRS 波時限延長與左室收縮功能下降及血漿 NT-proBNP 水平相關(guān)性良好 , 可以作為臨床判斷心力衰竭程度的一個簡便指標。
QRS 波時限 ;心力衰竭 ;腦鈉肽 ;左束支傳導(dǎo)阻滯 ;右束支傳導(dǎo)阻滯
心力衰竭 (心衰 )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 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QRS波時限延長對心力衰竭患者的預(yù)測價值引起人們的注意 , 文獻報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QRS波時限延長 14%~47%, 一般認為接近 30%。已有研究報道QRS 波時限 >120 ms 與血漿 NT-proBNP 水平及 LVEF 相關(guān) ,但不同的束支阻滯導(dǎo)致的 QRS 波時限延長與 NT-proBNP 水平及 LVEF 的相關(guān)性 , 國內(nèi)研究較少?,F(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選自 2012 年 2 月 ~2013 年 6 月在本院住院的 QRS 波時限 >120 ms 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共 97 例。其中男 49 例 , 女 48 例 , 年齡 23~79 歲 , 平均年齡(58.4±15.2)歲。心力衰竭診斷均符合 NYHA 心力衰竭指南診斷標準 , 其中心功能分級Ⅱ~Ⅳ級。其中冠心病 58 例 , 高血壓性心臟病 8 例 , 擴張型心肌病 14 例 , 肥厚型心肌病 4 例 ,心臟瓣膜病 13 例。排除標準 :基本心律非竇性心律者 , 惡性心律失常、急性或未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使用影響 QRS波時限的藥物。根據(jù) QRS波分為 :左束支傳導(dǎo)阻滯型所致QRS波時限 >120 ms 組 47 例 (簡稱左束支組 )、右束支傳導(dǎo)阻滯型所致 QRS 波時限 >120 ms 組 50 例 (簡稱右束支組 )。另選取年齡和性別與試驗組匹配的非慢性心力衰竭且 QRS波時限正常者 40例作為對照組。三組心臟病構(gòu)成、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檢測方法 分別對心力衰竭組和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 , 均以入院后第 1 次標準 12 導(dǎo)心電圖 (心電圖振幅為10 mm/mV, 走紙速度為 25 mm/s)為測量基礎(chǔ) , 同時行 50 mm/s 的走紙速度做第 2 份心電圖 , 便于測量 (最終結(jié)果換算成 25 mm/s)。選擇 12 導(dǎo)聯(lián)中最早的 QRS 波起點至最晚的 QRS 波終點的間距作為 QRS 波時限 , 在此導(dǎo)聯(lián)連續(xù)測量 3 次不同 QRS 波并取均值 , 單位 (ms)。所有患者于入院當(dāng)日用藥前采集靜脈血 ,行 NT-proBNP 水平測定 (美國 ROCHE 公司 Elecsy2010 全自動免疫分析儀 )。應(yīng)用美國 GE 公司生產(chǎn)的 Vivid 7 型全數(shù)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 LVEF。
1. 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 SPSS15.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 , 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 兩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 , 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相關(guān)性采用線性相關(guān)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1 三組 QRS 波時限、NT-proBNP 及 LVEF 比較 左束支組 QRS波時限長于右束支組 ;左束支組、右束支組 NT-proBNP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 LVEF 低于對照組 ;左束支組 NT-proBNP高于右束支組 , LVEF 低于右束支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 QRS 波時限、NT-proBNP 及 LVEF 比較
表1 三組 QRS 波時限、NT-proBNP 及 LVEF 比較
注 :與右束支組比較 ,aP<0.05 ;與對照組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N T -p r o B N P ( m g / L ) L V E F ( % ) Q R S ( m s )左束支組 4 7 5 6 9 8 . 4 4 4 ± 1 4 8 2 . 5 5 9ab 2 7 . 7 7 8 ± 5 . 0 5 9ab 1 5 1 . 2 2 3 ± 6 . 5 8 5a右束支組 5 0 2 4 1 0 . 4 5 5 ± 6 2 3 . 3 8 7b 3 3 . 1 1 2 ± 5 . 3 8 9b 1 3 1 . 1 6 7 ± 5 . 7 9 3對照組 4 0 1 0 7 . 8 8 9 ± 4 6 . 4 7 4 6 3 . 8 3 3 ± 6 . 4 6 5 F / t 1 6 4 . 6 8 2 1 2 . 0 7 1 5 . 9 5 P<0 . 0 0 0 1 <0 . 0 0 0 1 <0 . 0 5
2. 2 心力衰竭患者 QRS 波時限、NT-proBNP 水平與 LVEF值的相關(guān)性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左束支型 QRS波時限延長 與 血 漿 NT-proBNP 水 平 呈 正 相 關(guān) (r=0.742、P<0.0001),與 LVEF 呈 負 相關(guān) (r=-0.846、P<0.0001)。 而 右 束 支 型 QRS波 時 限 延 長 與 血 漿 NT-proBNP 水 平 呈 正 相 關(guān) (r=0.628、P<0.0001), 與 LVEF 無明顯相關(guān) (r=-0.244、P=0.329)。
心電 圖 QRS 波時 限反映心室 除極的總時間 , 其延長(≥120 ms)常提示心室除極時間的不均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處于長期超負荷狀態(tài)下 , 心肌細胞病理性肥大、基質(zhì)過度纖維化引起心肌重構(gòu) , 導(dǎo)致心臟機械活動的不同步 , 心臟電傳導(dǎo)延遲 , 心電圖表現(xiàn)為 QRS 波時限延長[1], 易導(dǎo)致惡性心律失常和心臟猝死[2], 是心力衰竭患者心室收縮功能不全的重要預(yù)測因子[3]。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基礎(chǔ)心臟病導(dǎo)致心肌細胞缺血、缺氧 , 功能下降 , 從而導(dǎo)致 LVEF 降低 ;左室舒張期末壓力增高和心室容積擴張 , 引起血漿 NT-proBNP 水平明顯升高。研究顯示 , NT-proBNP 水平升高與 LVEF 值呈負相關(guān) , 與死亡率呈正相關(guān)[4]。本研究發(fā)現(xiàn) , 心力衰竭 QRS波時限延長患者的血漿 NT-proBNP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 這一結(jié)果與其他研究結(jié)果一致 , 提示血漿 NT-proBNP 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 , 而 QRS 波時限 >120 ms 者 , 心力衰竭指標較重。在心力衰竭組中 , 左束支組 NT-proBNP 高于右束支組 , LVEF 低于右束支組 , 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 相關(guān)性分析證明左束支傳導(dǎo)阻滯導(dǎo)致的 QRS波時限延長與心力衰竭患者血漿 NT-proBNP 水平呈正相關(guān) , 與 LVEF 呈負相關(guān) , 而右束支傳導(dǎo)阻滯導(dǎo)致的 QRS波時限延長與心力衰竭患者血漿NT-proBNP 水平呈正相關(guān)、但與 LVEF 無明顯相關(guān)。原因為左束支傳導(dǎo)阻滯引起左室心肌除極延遲 , 直接反映左室泵血功能的 LVEF 降低、血漿 NT-proBNP 水平升高 ;而右束支傳導(dǎo)阻滯因雙室的不同步收縮加重了心力衰竭從而引起血漿NT-proBNP 水平升高 , 但反映左室的 LVEF 則無明顯變化。
總之 , 本研究顯示心電圖 QRS 波時限延長表現(xiàn)為左束支阻滯時與左室收縮功能下降及血漿 NT-proBNP 水平相關(guān)性良好 , 左束支阻滯的 QRS 波時限可以作為臨床判斷心力衰竭程度的一個簡便指標。但右束支阻滯雖然與心力衰竭的生化指標血漿 NT-proBNP 水平相關(guān) , 卻與左室收縮功能無相關(guān)性。
[1] Recke SH. Left ventricular unction-concluction impairment rig rdlected by the ECC in chronic aortic regurgitation. Wien Klin Wochenschr, 2011, 123(15-16):502-507.
[2]戴錦杰 .心衰患者 ORS 波增寬的臨床意義及循證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 2007 15(6):470-473.
[3] Hofmann M, Bauer R, Handrock R,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QRS dur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 subgroup analysis from 24 centers of Val-HeFT. J Card Fail, 2005, 11(7):523.
[4] Chan CP, Zhang Q, Yip GW, et al. Rel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synchron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o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to QRS duration. Am J Cardiol, 2008, 102(5): 602.
Relativity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QRS complex duration and heart failure
ZHAO Jie-ping, CUI Tian- xiang, Fang Hui-l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Henan Chest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8,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v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QRS complex duration (QRSd), 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Methods There were 97 patient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prolonged QRSd greater than 120 m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 types of QRSd, There were 47 cases in th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group (LBBB) and 50 cases in th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group (RBBB). A total of 40 cases without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unnormal QRS complex duration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NT-proBNP and LVEF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QRSd of LBBB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RBBB. The level of NT-proBNP of both LBBB and RBBB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ir LVEF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T-proBNP of LBBB was higher than RBBB, and its LVEF was lower than RBBB. Thes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rolonged QRSd in LBBB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T-proBNP,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VEF. The prolonged QRSd in RBBB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T-proBNP, bu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LVEF. Conclusion QRSd of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has good relativity with LVEF and NT-proBNP, and it can be used as a simple indicator of the level of heart failure.
QRS complex duration; Heart failur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2014-05-12]
450008 河南省胸科醫(yī)院心內(nèi)科 (趙杰娉 方慧玲 );鄭州大學(xué)第二附屬醫(yī)院(崔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