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課程改革進行到今天,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越來越深入地思考和踐行著彰顯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教學活動。然而,在小學階段,我們不光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人文意識的任務,還承擔著陪伴學生走過完整而快樂的童年的任務。語文閱讀,是當前國內(nèi)學校母語學習的主要形式。細思量,在我們的課堂中,教師越來越注重“人本”理念的表達和實踐,但卻忽視了學生是兒童的本真事實。語文閱讀,要以人為本,更要以“童”為本。結合工作實踐,筆者針對“人本”理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融合與實踐做了深入思考。
一、堅守童真,讓課堂回歸真實
兒童有兒童的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他們更容易接受溫和童稚的語氣,更喜歡輕松快樂的氛圍。充滿童真趣味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動力,調動學生積極活躍地參與教學并主動去閱讀。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要設置適合于兒童思維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匯在童真的氣氛中感悟和表達。
《臺灣的蝴蝶谷》是小學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教學中,教師從頭到尾都采用了兒童化的、激勵性的、快樂的語氣來組織教學,以兒童的視角來引導學生學習。實踐過程中,教師以旅游為談話內(nèi)容,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然后又告訴學生:“臺灣是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許多山,許多山谷。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臺灣的蝴蝶谷走一走,看一看,想去嗎?”學生們當然意興盎然。在接下來的生字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一起來認識“生字寶寶”,這樣一個兒童化的稱呼,使得本來枯燥的生字學習環(huán)節(jié)變得童味十足。學生們在這樣的情境中,跟著教師一步步走向“蝴蝶谷”,一步步地認識了那個美麗迷人的地方。
兒童化的課堂教學語言把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不斷拉近,使得師生交流變得和諧自然,同時也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了有效的閱讀活動并學得了更多的知識。
二、富有童趣,讓課堂煥發(fā)生機
以兒童為本的課堂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論情景教學、體驗教學等都是以兒童的積極參與為前提的。但無論如何,這些模式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只有兒童找到了自己的樂趣,他們才會樂此不疲、長久不衰的在四十分鐘的課堂中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
教學《人類的老師》時,教師首先告訴學生:學習就像游戲一樣,我們要能夠把一篇長長的文章讀短,大家趕快去讀文章,看看誰能準確地回答“人類的老師指的是誰”。其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學生去閱讀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但是如果采用激勵和比賽的語氣來安排學習任務,學生將更樂于投入。在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明確文章中“人類的老師”是誰后,教師又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老師的自述”為題,向大家介紹“老師”用什么樣的方式教會了人類什么知識。這樣的課堂設計,學生的參與度高,而且很快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且學生還自主拓展了生活中的許多實例,使得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具有實效。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切實提升。
教學如游戲,我們仔細規(guī)劃、積極裁奪,為學生制定出一個游戲化的課堂,為課堂注入生機的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最為純真、快樂的童趣,從而使學生的思維獲得了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彰顯童美,讓課堂賞心悅目
從某種意義來說,閱讀課堂應該是學生美好心靈的搖籃,是充滿情趣,充滿溫馨的課堂,是學生心靈得到文化熏陶的地方。每個學生心里都有一顆星星,只待我們教師去喚醒和擦拭。只要善于引導,一切的美好都將由這顆星星折射出來,從而使課堂賞心悅目。
在教學三年級課文《九寨溝》時,教師首先設計了一段導語:“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一起隨著課本游覽過秀麗宜人的桂林山水,也一起玩賞過西雙版納的熱帶叢林,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又一個人間仙境——九寨溝?!苯處熗瑫r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九寨溝的相關畫面,力圖用這樣的語言和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溫暖而充滿詩情畫意的課堂氛圍。然后,請學生聽讀課文,并說說九寨溝給自己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在聽讀完畢以后,紛紛表示:“九寨溝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接下來,教師順勢引導學生找到了文章中描寫美景的重點段落(文章第三自然段),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里?在交流中,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和想象描述了九寨溝的湖泊美、雪峰美。教師又相機出示了相關的圖片,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對美的感受和體驗,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情感朗讀。于是,課堂變成了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功底和以朗讀為基本形式來展現(xiàn)學生自己心靈中的美好境界的舞臺。可見,要讓學生欣賞美,需要教師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導學生感悟美。這樣,童真的美便會水到渠成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教師,應該像一個魔術師,把學生的目光由一個時空悄悄地帶向另一個時空,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展現(xiàn)出自己最純真的美。
教學是一門藝術,語文閱讀教學更是一門融合了諸多科學原理在內(nèi)的藝術科學。教師要不斷地鉆研和學習,不斷地了解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以學生為主體,以兒童為中心,組織和設計教學。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氛圍,為童心的舒暢舞動打造一片天地。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