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濤
校園文化體育精神素質教育一、培養(yǎng)體育精神,重樹健康新理念
1.體育精神的內涵與作用
(1)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與人格的完善。要實現(xiàn)強身健體、報效祖國的理想,就必須加強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在體育活動中經常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難的思想品質,是體育活動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
(2)培養(yǎng)學生科學理性的追求。體育活動必須遵循身體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科學鍛煉的方法為指導,促進身體健康發(fā)展,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愉悅身心,不斷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自覺性、主動性,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2.健康新觀念在校園體育文化中的體現(xiàn)
(1)健康新觀念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學生學習鍛煉的第二課堂。目前,每周兩三節(jié)的體育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充分的體現(xiàn),這就需要課外體育活動來補充。通過開放式、活躍式、主動參與式的鍛煉,學生能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組合,不斷豐富體育知識,提高體育文化修養(yǎng)。
(2)加強對體育環(huán)境、體育安全等知識的宣傳。體育安全是體育教學、課外活動不可忽視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我們一方面結合活動的內容,給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可結合教材的性質特點組織一些自救、急救方面的實踐,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救護能力,并結合室內課、黑板報進行一些知識的講解、宣傳,或者舉辦專題的講座,提高認識。
二、用豐富多彩的內容形式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1.內容要迎合學生的趣向
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應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可參與性,使他們真正體驗到運動的樂趣,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意識。如男生對球類、武術等一些對抗性較強的項目比較感興趣,我們可多安排一些,滿足學生要求;女生相對來講,由于生理心理的因素,對形體訓練、啦啦操、舞蹈、羽毛球等項目感興趣,我們要盡可能地在場地布置、教師的配備上滿足她們。這樣,學生就有選擇余地,使自己的興趣特長得到充分發(fā)展。
2.多搞專題性活動
除了各種運動會,有趣的體育比賽外,我們還可以開展體育專題講座、體育演講比賽、體育知識競賽、圖片資料展覽、組織觀摩體育比賽等活動,豐富學生的閑暇生活,吸引學生積極地參加體育文化活動。
三、學生應成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主人
1.充分發(fā)揮團組織與學生會的作用
為了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開展、落實,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愛好、需求,成立相應的學生體育組織,如各種球類俱樂部、健身俱樂部、藝術體操隊等,使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讓學生真正成為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主人。
2.廣泛開辟體育宣傳陣地
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應運用標語、黑板報、校廣播站、電視等宣傳媒體,宣傳我國體育健兒為國爭光的事跡,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導他們形成和完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用體育比賽中公平競爭、公開競爭、求真求實、遵守規(guī)則、尊重對手的體育道德精神來感化教育學生,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體育道德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