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減少學生的家庭作業(yè)量,將更多的課外時間交給學生自己,鼓勵、引導和監(jiān)督他們?nèi)U大自己的課外閱讀量。在日常小學語文教學之外去廣泛地汲取語文知識的營養(yǎng),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教學效率問題對策一、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的相關問題分析
(一)小學語文教學缺乏多元化教學方式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普及和推廣,小學語文教學也應引入信息化的多元教學方式。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主要是進行課堂講解,照本宣科,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注重或難以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導師,這一點對于小學生尤其突出,如小學生一般對《精彩的馬戲》這類富有童趣的課文有比較強烈的興趣,學生興趣的提升將有助于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達到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但是,如果只是進行簡單的課堂講述,將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信息技術(shù)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卻遲遲沒能推廣多媒體教學,這使得教學方式缺乏多元化,難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不利于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觀念陳舊
目前,許多小學的語文教學仍然是語文教師主導,即老師講,學生聽。教師的教學水平如何姑且不論,學生聽得如何,學得怎樣,這都是沒法預計和控制的。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當改變觀念,轉(zhuǎn)換角色,讓語文學習回歸學生,而不是一味地主導學生該學什么、怎樣學。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被動式的,難以與老師形成互動,極大地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往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流程,如在《精彩的馬戲》上課前先帶學生去動物園看看小動物,給學生講述各個動物的生活習性,但是在實際教學時卻收效甚微,仍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主要原因就是教師還是站在主導教學的位置,沒能向引導學生學習的角色進行轉(zhuǎn)變。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主體,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更新觀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以此來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三)小學語文教學不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一味地講述,即使有的時候會提出一些問題,但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少之又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很少有進行語言表達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表達,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然而語言表達往往難以與考試關聯(lián)起來,這就使得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忽略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這不僅會降低小學生語文課堂的參與度,降低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而且有悖于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較少
語文學習應當是全面的,不應僅僅局限于課堂學習,豐富的課外閱讀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著較大的幫助,一旦興趣培養(yǎng)起來,語文學習的效率將大大提高,如在《精彩的馬戲》上課前可以要求小學生閱讀一些關于動物的課外讀物,增強他們對動物的了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有助于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相關對策
(一)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目前,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不注重教育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變換。但是,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比較喜歡新鮮的事物,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單一化不容易吸引小學生的眼球,不利于激起小學生的興趣,進而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的呆板和枯燥,這樣一種機械式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難免會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滿足小學生的情感和心理訴求,注重多元化教學,以期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如在《精彩的馬戲》上課時可以播放一些有關動物的視頻,展示一些動物的照片,將課文的講述寓于動物的介紹中。
(二)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教學觀念的更新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更多的不是自身的教法,而是學生的學法,這樣一種教學理念將小學語文教師變成了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但是,學生才是教學的受眾和主體,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完全錯位。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教學觀念的更新,注重教師和學生各自角色的配置,更多的關注自身的教法,而不是學生的學法,讓學生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人,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調(diào)動起學生參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興致和激情,融入和投入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進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三)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所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講,要給學生更多的表達自己和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在表達中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既及時鞏固了已學的語文知識,又能在展示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日常教學,提高學生的教學熱情和興趣。教學中,學生參與度和熱情的提高,無疑會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提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效果,如在《精彩的馬戲》上完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談談學習后的感想,增強小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增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小學語文教學中所涉及的知識面畢竟是有限的,不能滿足全面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相關要求,更多的語文素養(yǎng)需要學生通過廣泛涉獵和擴大課外閱讀量去獲取,但是小學生一般都很貪玩,自覺性不高,要想增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光靠他們的自覺和自制是不夠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由小學語文教師和家長共同進行監(jiān)督,雙方形成監(jiān)督的合力。此外,小學語文教師要減少學生的家庭作業(yè)量,將更多的課外時間交給學生自己,鼓勵、引導和監(jiān)督他們?nèi)U大自己的課外閱讀量,在日常小學語文教學之外去廣泛地汲取語文知識的營養(yǎng),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此一來,小學生更能勝任小學語文教學的相關要求,能夠緊緊地跟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進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