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勤
那年,我大學畢業(yè)后到一所農(nóng)村中學任教。
接手的班級學生成績差得嚇人:60名學生,只有三個及格,半數(shù)以上是低分。
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面對新來的城里的老師,孩子們顯得興奮而拘謹(jū jǐn)。
“同學們,我看了上學期的成績,大家考得不好。”
孩子們低下了頭。
“為了提高成績,從明天開始,中午1點30分上午自習,家遠的同學就在食堂吃飯。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大家的成績一定會快速提高,超過其他班級、其他學校!”
安靜的教室一下子沸騰了,孩子們互相急切地交流著,一雙雙眼睛閃爍(shuò)出好奇、激動的光芒。
第二天中午,我1點整就到了學校,教室里空無一人。1點30分,來了20名同學。2點20分了,教室里還空著一個座位。我一打聽,是全班成績最差的王紅。
“報告?!遍T口響起一個怯(qiè)生生的聲音,一個瘦瘦的女孩滿臉通紅地走進來。
“老師,我……”
“不要給我解釋!如果你們是這種態(tài)度,那么以后沒有必要上午自習!”我強壓住心頭的怒氣,面對這些不思進取的山里孩子,我的滿腔熱情蕩然無存。
放學以后,遲到的孩子陸續(xù)來到我的辦公室認錯。孩子們的純潔平息了我心中的怨氣,我用目光搜尋著王紅的身影,然而她一直沒來。
午自習終于順暢地上了起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十分高,一進教室就拿出書本,從不在外面玩耍,這讓我很是欣慰。然而他們卻似乎很敬畏我,不愿主動和我交流,有了問題也要猶豫很久,才肯拿來問我。只有王紅,那個最差的女生,還十分踴躍。
看來有必要打破與孩子們之間的隔閡?!巴瑢W們,大家有問題就問,像王紅那樣多好,我們不僅是師生關系,也可以是朋友呀!”我說。
教室里忽地安靜下來,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孩子們都抬起頭,用一種怪怪的眼神看我。
“怎么,有問題嗎?”我聳聳肩。
“老師,王紅,王紅中午沒吃飯!”一個女生小聲地說。
“什么意思?”我趕緊問。
“王紅家很遠,又沒錢在食堂吃飯,為了上午自習,她,她天天中午都沒吃飯!”一個男同學站起來說。
在那一刻,空氣似乎凝固了,教室里是60個孩子低低的唏噓聲。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幻化出一個女孩瘦削、堅毅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