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了51株采自山東、河北、陜西等地蘋果輪紋病菌對戊唑醇的敏感性,并通過紫外線誘變野生敏感菌株獲得抗藥性突變體,然后進一步利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抗性菌株對其他一些交菌劑的交互抗性,并比較其與敏感菌株之間的部分生物學特性。結果表明,51株蘋果輪紋病菌菌株EC50值分布于0.011~0.726 mg/L,對戊唑醇的敏感性呈單峰分布,可作為田間蘋果輪紋病病菌對戊唑醇抗藥性檢測的敏感性基線。獲得的9株抗性突變體抗性倍數在11.00~67.88,且在繼代培養(yǎng)至第9代時,抗性倍數逐漸下降,表明所獲抗性不能穩(wěn)定遺傳??顾幮酝蛔凅w的菌絲生長速率與親本菌株無明顯差異,而菌絲干重顯著低于親本菌株??梢?,蘋果輪紋病菌對戊唑醇有中度至高度抗藥性風險,生產中應引起重視。
本文摘自《果樹學報》2013年4期,作者山東省果樹研究所范 昆等。
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了51株采自山東、河北、陜西等地蘋果輪紋病菌對戊唑醇的敏感性,并通過紫外線誘變野生敏感菌株獲得抗藥性突變體,然后進一步利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抗性菌株對其他一些交菌劑的交互抗性,并比較其與敏感菌株之間的部分生物學特性。結果表明,51株蘋果輪紋病菌菌株EC50值分布于0.011~0.726 mg/L,對戊唑醇的敏感性呈單峰分布,可作為田間蘋果輪紋病病菌對戊唑醇抗藥性檢測的敏感性基線。獲得的9株抗性突變體抗性倍數在11.00~67.88,且在繼代培養(yǎng)至第9代時,抗性倍數逐漸下降,表明所獲抗性不能穩(wěn)定遺傳??顾幮酝蛔凅w的菌絲生長速率與親本菌株無明顯差異,而菌絲干重顯著低于親本菌株??梢?,蘋果輪紋病菌對戊唑醇有中度至高度抗藥性風險,生產中應引起重視。
本文摘自《果樹學報》2013年4期,作者山東省果樹研究所范 昆等。
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了51株采自山東、河北、陜西等地蘋果輪紋病菌對戊唑醇的敏感性,并通過紫外線誘變野生敏感菌株獲得抗藥性突變體,然后進一步利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抗性菌株對其他一些交菌劑的交互抗性,并比較其與敏感菌株之間的部分生物學特性。結果表明,51株蘋果輪紋病菌菌株EC50值分布于0.011~0.726 mg/L,對戊唑醇的敏感性呈單峰分布,可作為田間蘋果輪紋病病菌對戊唑醇抗藥性檢測的敏感性基線。獲得的9株抗性突變體抗性倍數在11.00~67.88,且在繼代培養(yǎng)至第9代時,抗性倍數逐漸下降,表明所獲抗性不能穩(wěn)定遺傳??顾幮酝蛔凅w的菌絲生長速率與親本菌株無明顯差異,而菌絲干重顯著低于親本菌株??梢姡O果輪紋病菌對戊唑醇有中度至高度抗藥性風險,生產中應引起重視。
本文摘自《果樹學報》2013年4期,作者山東省果樹研究所范 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