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斯博[江漢大學武漢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武漢 430056]
儒身與道衣:朱有燉慶賞劇的思想意蘊
⊙鄧斯博[江漢大學武漢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武漢 430056]
朱有燉慶賞劇上表忠心,下贊民情,以曲宣教的儒治思想是主色調;與此同時,他又不得不假托神仙,借以養(yǎng)晦自全。其慶賞劇一方面在空間維度上建構美好的仙國圣地,表達對永享天庭的向往,另一方面在時間維度上表現(xiàn)出對永生的渴望,因此劇作中充溢著大量修真保全之術。
朱有燉 慶賞劇 儒治 道家
相較于詩詞而言,曲一直被視為末技小道,不為臺閣高士所正視。然而朱有一生創(chuàng)作鐘情于曲,他認為:“鄭衛(wèi)之聲,乃其立意不正,聲句淫,非其體格音響,比之雅頌有不同也?!w格雖與古之不同,其若可興、可觀、可群、可怨,其言志之述,未嘗不同也?!雹谥煊懈叨瓤隙ㄇ匚慌c詩無異,同樣具有興觀群怨的審美意義和社會意義。因此他感嘆道:“古詩亦曲也,今曲亦詩也,但不流于麗淫傷之意,又何損于詩曲之道哉!”朱有一生創(chuàng)作31部雜劇,其中12部慶賞劇充溢著羽衣仙袂、香花美人,然其辭不涉淫麗,妍雅飽滿,自是盛世元音。從其慶賞劇的曲辭格調來看,朱有努力追求“雅正”之音,這正體現(xiàn)出以曲言教的正統(tǒng)意識。
雖其慶賞劇為慶賀佐樽之設,但在劇情中仍能看到這種匡補教化的儒家思想。譬如《仙官慶會》中,朱有借鐘馗之口道出他對妖鬼之說的理解,“似那正人君子,忠孝節(jié)義之家,皆屬陽類,豈得妖與鬼來,妖鬼氛殄之氣,自不敢侵近他。又似那惡人小輩,不忠不孝,無禮無義之家,陽類倒變?yōu)殛庮惲恕9视蟹臻逖碇畾??!敝煊袑㈥庩柷熘砼c忠孝賢愚之說相結合,借玄理闡儒說的題旨昭然若揭。
如果說這種匡教意識源自文人的自覺,那么其慶賞劇中隨處可見的表忠之辭則源自王臣的身份。譬如《得騶虞》《靈芝慶壽》這兩部據實而作的慶賞劇,都是因國現(xiàn)祥瑞而作。史料記載,朱有的父親朱于1404年捕獲騶虞,并將之獻給皇上朱棣。朱有據此于1408年創(chuàng)作《得騶虞》,劇中藩府典樂官道:“前者鈞州神后山中騶虞出現(xiàn)。鶴駕請臨。王子護衛(wèi),亦皆隨侍?!眲≈胁恢挂惶幪岬剑旱澫閷嵎菫榉F(xiàn),“今便進獻于朝,以盡忠誠之心,為臣子之職也”??梢娭煊袆?chuàng)作該劇意在向圣朝表臣子之忠心。又《靈芝慶壽》一劇朱有在引言中道:“乃今正統(tǒng)四年春二月,有靈芝生于王宮中……因作傳奇一帙,載歌載詠,以答荷社稷河嵩之恩眷,以慶喜盛世明時之嘉禎,以增延全陽老人之福壽耳。”③由是觀之,該劇一為皇廷慶喜祥瑞,二祝為己添福延壽。
吳梅在《蟠桃會·跋》里道:“王亦喜作游仙語,蓋身既富貴,所冀者惟長生耳?!雹嘞<介L生構成了朱有慶賞劇的最大訴求,這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在空間的維度上建構美好的仙國圣地,表達對永享天庭的向往。譬如在《蟠桃會》和《仙官慶會》等多部劇作中對瑤池仙境進行摹寫。“【幺】調玉液瓊漿飲。把霞綃霧谷穿。餐兩甌玉露青精膳。誦幾篇玉簡黃庭卷。寫一章玉筋丹書篆。似俺這光輝鳳羽導仙。抵多少云移雉尾開宮扇?!敝挥凶C道成仙的人才能赴瑤池之會,朱有越是極力摹寫瑤池之美,越是表明他希求長生的強烈心理。
① 徐子方:《明雜劇史》,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120頁。
③⑧⑩? 蔡毅編著:《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匯編》,齊魯書社1989年版,第844頁,第851頁,第843頁,第828頁。
④ 吳梅:《瞿安讀曲記》,王衛(wèi)民編:《吳梅戲曲論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版,第407頁。
⑦⑨ 孔憲易校注:《如夢錄》,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8頁,第11頁。
作 者:鄧斯博,文學博士,江漢大學武漢語言文化研究中心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戲曲。
編 輯:趙紅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