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祥翠 (湖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435002)
風騷獨領 姿彩斐然
——簡述陶瓷酒器的審美特征
韓祥翠 (湖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435002)
陶瓷以自身特有的材質(zhì)優(yōu)越性在白酒包裝(酒器)中有著重要地位。本文試從陶、瓷的材料特性、裝飾形式、審美意境等方面來闡述陶瓷藝術對于酒器文化帶來的特定影響,認識其與眾不同的文化特質(zhì),無可比擬的形式美法則及巧奪天工的塑造形式。通過對種種不同陶瓷酒器的認知,既拓展了我們的視野,也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于酒文化與陶瓷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
酒器;陶瓷;包裝
中國是酒的國度,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幾千年浩瀚的中華文明中書寫了燦爛的篇章。飲酒須持器,古人云,“非酒器無以飲酒,飲酒之器大小有度?!本破髯鳛榫莆幕囊徊糠郑瑯託v史悠久且千姿百態(tài),如成語有云“觥籌交錯”,書圣王曦之借“曲水流觴”飲酒,詩仙李白“舉杯邀明月”“美酒尊中置千斛”,蘇東坡“一樽還酹江月”,杜甫“十觴亦不醉”,李清照“三杯兩盞淡酒”,皆與飲酒器具有關。酒器,同樣了創(chuàng)造了燦爛瑰麗的文化形式。酒器集酒史、酒藝、陶藝、繪畫、書法、詩詞、雕刻、禮儀、民俗于一體,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商周的青銅酒器、漢代的漆制酒器、唐代的金銀酒器、水晶酒器、宋元的陶瓷酒器等等都曾盛極一時,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有些材質(zhì)的酒器逐漸被歷史所淘汰,漸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陶瓷以材質(zhì)本身的優(yōu)越性在現(xiàn)代酒類包裝中依然風騷獨領,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CHINA),是一個與陶瓷同名的國度,在其悠悠五千年文化歷程中,陶瓷藝術作為其文化符號的重要形式,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涂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傳統(tǒng)的認識中,陶瓷是指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yè)產(chǎn)品,屬于硅酸鹽材料的范疇。作為一種材料,陶瓷在白酒包裝中有著其它材質(zhì)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陶瓷原料豐富,而粘土的性質(zhì)具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半干可壓、全干可磨,燒至9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同時也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材料。相比其他酒器材料,陶瓷酒器在裝飾上也異常豐富,不論是莊重清雅的釉下彩繪,或是絢麗多姿的釉上圖案,無不含蓄俊雅,灑脫清麗,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風范。
陶質(zhì)(pottery)酒器是指以粘土為胎,經(jīng)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溫下焙燒而成的酒器。陶質(zhì)酒器身不透明,有微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叩之聲音不清。古樸莊重的形式特色賦予了陶酒器渾穆樸厚的生活氣息。陶質(zhì)酒器可以用色彩斑斕的中、低溫釉色裝飾,也可以采用壓印裝飾,自然質(zhì)樸,內(nèi)蘊雅致,非常具有人情味。
(一)釉色裝飾的陶制酒器
釉藥是陶瓷特有的語言,經(jīng)過火的洗禮熔融,給陶瓷帶來的豐富表現(xiàn)及色彩變化,或光亮或澀滯,或華麗或素凈,可單純高貴,可自然樸實。甚至沒有釉藥的粘土本身也足以用平實親切的質(zhì)感和語言動人,并且在酒器中可以通過釉藥的色彩對比結(jié)合器物造型來突出主題。如四川的舍得酒業(yè)的陶質(zhì)酒瓶,采用白、褐大色塊對比構(gòu)圖,并將有特殊意義的漢字“智”“尊”“舍”“得”融合其中。釉色用的是亞光中溫釉,稍有光澤,溫潤細膩,如一首婉轉(zhuǎn)的抒情詩。器形上,酒器流悠長,有著“故事鳥”的親切與可愛。整套酒器造型典雅清秀,陶質(zhì)細膩溫潤,市場反應效果良好。
(二)壓印裝飾的陶制酒器
壓印的手法早在新時期時代的陶器裝飾中就已出現(xiàn),那時往往是在陶坯未干時以繩索、貝殼、石塊等東西印在器表制作肌理。這種裝飾手法今天為我們的酒器制造業(yè)所借鑒,廣泛運用到生產(chǎn)中。壓印裝飾有兩個用途,一是增加瓶體的形式美感,同時,這種肌理也可以預防倒酒時酒瓶從手中滑落,可謂一舉兩得。土家族著名畫家黃永玉設計的酒鬼酒瓶就是此種手法的經(jīng)典之作。酒器造型是束口的袋子,古樸粗獷,妙手天成,平樸里顯功力,隨意中見灑脫,古拙別致,大樸大雅。土黃色陶瓶表面是整齊有序的壓印繩紋,一側(cè)裝飾著充滿東方式幽默的酒鬼背酒鬼的寫意畫;另一側(cè)打著“無上妙品”四個大字,與瓶標上紅底黑字狂草體的“酒鬼”二字動靜結(jié)合,里外呼應。
(三)浮雕裝飾的陶制酒器
浮雕也是陶質(zhì)酒器常見的裝飾手法,浮雕紋飾的采用不僅能夠增加器表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同時也豐富了酒器外觀的語言形式,深化意境的傳遞。瀘州老窖的造型為鯨吞萬象、俯視天海的靈幻府門,門上以浮雕手法制作了雄獅形門環(huán)和連珠紋飾,莊重敦厚,萬千氣象內(nèi)蘊其間,紅色流蘇圍繞頸間,與亞光土黃的陶制形成鮮明對比,傲然昭示“王者至尊”的氣概。
此外,沱酒以寫意的手法塑造的十二生肖陶質(zhì)酒瓶,古樸含蓄,在似與不似之間達到形質(zhì)的和諧與統(tǒng)一。四川的酒類中,三星堆古酒瓶,仿照四川三星堆出土面具設計而成,造型為千里眼、順風耳,整個造型惟妙惟肖,亦是以陶為器的佳作。
瓷器是一種以鋁硅酸鹽礦物或某些氧化物等為主要原料,依照人的意圖通過特定的化學工藝在高溫下以一定的溫度和氣氛制成的具有一定型式的工藝巖石,外表可施釉彩或繪制。比之陶器,瓷器胎質(zhì)更加細膩,且燒成溫度也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裝飾手法更加豐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掌握了成熟的瓷器制作和裝飾經(jīng)驗,尤其是景德鎮(zhèn)瓷器素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特征。典雅秀麗的青花,五彩繽紛的彩繪,斑斕絢麗的色釉,輕盈剔透的玲瓏,均為瓷質(zhì)酒器的制作和裝飾提供了廣泛的空間,也使得瓷質(zhì)酒器呈現(xiàn)出姿彩斐然的藝術風貌,同時,陶瓷本身的藝術價值也賦予酒器收藏價值,許多名牌酒業(yè)公司正是看重這一特點,有目的得研發(fā)瓷器酒器來打造自己的企業(yè)形象。
(一)清新典雅的釉下彩酒器
青花是一種以氧化鈷為著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紋飾,再罩以透明釉,入窯以1300℃高溫還原氣氛一次性燒成的釉下彩料,是四大名瓷之一。歌手周杰倫的《青花瓷》風靡全國,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國人對青花瓷器的認知。古人說:“五彩過于華麗,殊鮮逸氣,而青花則較五彩雋逸?!蓖粯樱嗷ㄓ靡环N顏色來表現(xiàn)大千世界的林林總總,色澤單純而不單一,清新雋永,錯落有致,深受大眾歡迎。仿古酒器“喜上眉梢”,畫面以開光視的構(gòu)圖和細膩的筆法繪制了梅枝、梅花和喜鵲,畫面藍白相應,濃淡相宜,清新雅致,為一款優(yōu)秀的青花仿古酒器佳作。
(二)絢麗多姿的釉上彩酒器
釉上彩是相比釉下彩而言的,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jīng)600℃-900℃溫度烘烤而成。釉上彩種類繁多,可分為粉彩、古彩、五彩、新彩等等多個品種。釉上彩繪裝飾風格瑰麗,姿態(tài)萬千,可以清新明麗,亦可富麗堂皇,可高貴典雅,亦可樸素平實?!敖鹈┡_”酒器運用粉彩手法來裝飾,黃綠色調(diào)構(gòu)成畫面的主體,清新瑰麗,俊秀淡雅,清新宜人。此外,茅臺一款酒器中上運用解構(gòu)的手法,將一個圓瓶解構(gòu)成兩個半圓瓶,金色的矯龍穿行其間,遙相呼應中將兩個分割的瓶體聯(lián)成一體,取得了形式的統(tǒng)一與完整。在中國的色彩觀念中,黃為貴,黃白搭配,雖沒有大富大貴,富麗堂皇,卻也典雅莊重,百看不厭。
(三)姿色萬千的顏色釉酒器
釉是陶瓷所特有的語言,經(jīng)過1300℃窯火的洗禮,變幻成瓷器千姿百態(tài)的外衣。釉色類型非常豐富,既有名貴典雅的稀有品種,也可以是自然質(zhì)樸的一般色釉。郎酒酒器中的一個系列,有一款是中國紅,一款深霽藍,在金色“郞”字映襯下,紅得高貴,藍得深邃,被國內(nèi)酒類行業(yè)視為高溫色釉裝飾的典范之作。異彩紛呈的顏色釉不僅為陶瓷酒器藝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更多優(yōu)美材質(zhì),同時也促進了色釉彩、綜合彩、色釉瓷雕等多種陶瓷裝飾藝術形式的發(fā)展和再生。
(四)雍容大度的綜合裝飾酒器
綜合裝飾指的是利用兩種或多種藝術語言對陶瓷酒器進行裝飾,這種裝飾手法賦予酒器一種雍容大度的不可言說的美。英國“皇家禮炮”威士忌陶瓷酒器,瓶體下部采用浮雕裝飾,描述國王揮劍策馬疾馳的威武氣勢,其上又有色釉、彩繪圖案,多重手法的結(jié)合,使得整個顯得造型飽滿、豪邁高貴迷人。
我國是世界聞名的陶瓷古國,陶瓷藝術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的偉大貢獻。陶瓷酒器集詩、書、畫、印、雕塑、民俗等為一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白酒酒器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顯著。由于陶瓷本身的收藏價值,使得有些名酒有意識得以陶瓷酒器來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且形成了顯著的市場效應。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越來越多的人去關注陶瓷酒器的發(fā)展,也有理由相信,陶瓷酒器會向著更加姿彩斐然、形式多樣的方向發(fā)展。
[1]許燎原.《泥身火魂》.四川美術出版社,2000.3.
[2]硅酸鹽學會編.《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