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黃鴛鴛,樊 云,李世杰
(1.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2.四川省中醫(yī)院腫瘤科,四川 成都 610072)
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我們用GP方案配合參芪地黃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效果較好,總結如下。
共98例,均為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男59例,年齡35~80歲、平均(63.27±14.51)歲;女39例,年齡38~81歲、平均(65.63±16.07)歲。未進行過放化療。9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9例和參芪地黃湯組49例。
診斷標準:病理組織學證實為非小細胞肺癌,分期標準參照美國癌癥聯(lián)合會(ACJJ)2002年肺癌國際第6版TNM分期。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KPS評分大于等于60分;③無明顯化療禁忌癥;④無心腦血管等嚴重的并發(fā)癥;⑤證型為氣陰兩虛證;⑥愿意接受中藥治療。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納入標準;②一般情況差,不能口服中藥;③由于各種原因治療中斷;④預計生存期小于2個月。
兩組均用GP方案化療,吉西他濱(健擇)1500mg/m2,ivgtt,第1、8天;順鉑30mg/m2,ivgtt,第1~2天;3周方案。參芪地黃湯組同時予參芪地黃湯加減(生曬參30g,黃芪50g,山藥15g,茯苓15g,五味子10g,天花粉30g,沙參15g,麥門冬15g,生地黃15g,熟地黃15g,甘草10g),乏力者重用生曬參至50g,惡心嘔吐者加法半夏15g,納差者加焦山楂15g、建曲15g,大便干結者加大黃15g,血瘀者加紅花15g、桃仁15g、川芎15g。水煎3次,合取300~400mL,日1劑,分早中晚3次服用。兩組均化療4~6個周期。
化療后KPS評分:參照karnofsky百分評定法[1]。升高:化療結束后較治療前評分增加大于10分。穩(wěn)定:化療療前評分增加或減少不足10分。降低:較化療前評分減少大于10分。升高和穩(wěn)定為有效。
臨床療效:①目標病灶的評價對所有隨診和重新評價的病灶測量后歸納評價。CR:所有目標病灶消失,無新病灶出現(xiàn),腫瘤標記下降至正常,并維持4周。PR:所有(1個或多個)基線目標病灶最長徑總和減少I>30%,并維持4周。SD:所有基線目標病灶最長徑總和縮小但未達PR,或增大但未達PD。PD:較已記錄到的最小目標病灶最長徑總和增大20%,或出現(xiàn)1個或多個新病灶。(如果僅有1個目標病灶的最長徑增大大于等于20%,而已記錄到的最小目標病灶最長徑總和增大未達20%,則不應評價為PD)。②非目標病灶的評價:非目標病灶的評價可作參考,但由于存在一定的爭議,故不列入主要腫瘤評價(如為臨床試驗則應提交相關研究組織重新評價)。CR:所有非目標病灶消失和腫瘤標記水平恢復正常。PR(未達完全緩解,incomplete response)/SD:1個或多個非目標病灶和(或)腫瘤標記高于正 常并持續(xù)存在。PD:出現(xiàn)1個或多個新病灶和(或)存在非目標灶明顯進展[2]。
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和等級資料采用χ2和非參數(sh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KPS評分變化見表1。
表1 兩組KPS評分比較 例(%)
兩組療效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例(%)
肺癌屬中醫(yī)“咳嗽”、“虛勞”等范疇,由外感風寒、情志失調、正氣虧虛致使氣滯、痰阻、血瘀、癌毒交結于胸中而發(fā)病。病機為正氣虧虛,痰瘀互結,邪毒留滯,病情復雜。參芪地黃湯中生曬參、黃芪、炒白術益氣扶正抗癌共為君藥,五味子、天花粉、沙參、麥門冬、生地、熟地滋陰潤肺為臣藥,茯苓、山藥益氣化濕以防過于滋膩為佐藥,甘草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為使。藥理研究表明,甘草有抗炎鎮(zhèn)痛、保肝解毒、抗病毒及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3]。甘草次酸是甘草的主要成分,可以通過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阻遏細胞周期、抑制腫瘤細胞侵襲、誘導腫瘤細胞分化、抑制腫瘤多藥耐藥等途徑發(fā)揮抗癌作用,并能與化療藥物協(xié)同作用,對于促癌劑誘發(fā)的癌變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抑制功能[4]。人參多糖對A549細胞生長具有抑制作用,并有促凋亡效應。人參多糖對細胞周期的影響表現(xiàn)為G0/G1期的阻滯,未見Bcl-2表達的下調,可見TRAIL[5]。20(S)-人參皂苷Rg3(SPG-Rg3)通過減少腫瘤細胞分泌細胞因子VEGF和MMP-9,抑制腫瘤細胞對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和遷移的促進作用,從而間接發(fā)揮其抗腫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6]。黃芪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有直接抑瘤的作用,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抗腫瘤血管生成,影響機體的氨基酸代謝等[7]。而且能顯著抑制小鼠移植腫瘤的生長。通過體外抑瘤實驗證明,TAE(20~160mg/L)對Bel-7404和HeLa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提示TAE不僅在整體水平有抑瘤作用,而且對癌細胞有直接的抑制作用[8]。當歸具補血、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當歸多糖能避免腫瘤不斷惡化,提高巨噬細胞的總數(shù),推動其吞噬功能的有效發(fā)揮,推動其生存時間增加[9]。
GP方案是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化療最常用的方案之一,化療藥物在殺傷或抑制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亦有不同程度的殺傷作用,且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肝腎功能的損傷等。
參芪地黃湯聯(lián)合GP方案化療具有協(xié)同作用,能減輕化療的不良反應,增強療效。
[1]程志祥,王科明.腫瘤療效評價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2009,18(7):548-553.
[2]楊學寧,吳一龍.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標準-REClST[J].循證醫(yī)學,2004,4(2):85-90,111.
[3]潘瓊,徐力生,嚴建儂,等.甘草甜素抗炎鎮(zhèn)痛作用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4):827-828.
[4]高振北,康瀟,許傳蓮.甘草次酸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22):3213-3216.
[5]王媛媛.吉西他濱、人參多糖對人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增殖與凋亡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6.
[6]辛穎,姜新,崔俊生,等.20(S)-人參皂苷Rg3對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和遷移的抑制作用[J].腫瘤防治研究,2010,37(12):1352-1355.
[7]丁繁,王小虎.中藥黃芪抗腫瘤研究進展[J].腫瘤學雜志,2013,19(1):64-68.
[8]許杜娟,陳敏珠.黃芪總提物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6,21(12):771-772.
[9]劉婷.當歸的研究與臨床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2,31(34):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