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子宮瘢痕妊娠可導致患者子宮破裂、大出血等, 重則會危及患者生命, 現收集本院收治的子宮瘢痕妊娠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以探討子宮瘢痕妊娠有效的治療方案。
1.1 一般資料 本組34例患者均為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間收治子宮瘢痕妊娠患者, 年齡24~41歲, 平均年齡(31.8±2.3)歲, 平均懷孕次數為2.5次;有6例進行過兩次剖宮產, 其余患者均有過一次剖宮產。
1.2 治療方法 34例患者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化療配合治療、開腹手術。藥物治療選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及配合清宮術的藥物治療方法。針對子宮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單次肌內注射50 mg/m2甲氨蝶呤, 口服米非司酮50 mg, 2次/d, 連續(xù)服用3 d, 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同時還要借助清宮術清除干凈絨毛組織, 若患者可自行把絨毛組織排出則需要實施清宮術進一步處理, 然后加強促宮縮治療。在治療過程中, 如果患者身體中的白細胞數量下降, 需要實施皮下注射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緩解癥狀, 同時還需要仔細觀察患者的子宮是否出現異常情況;化療配合治療, 患者實施子宮雙側動脈灌注化療, 29 mg/kg氟尿嘧啶+栓塞術。在患者手術后2 d左右在宮腔鏡輔助下實施妊娠物電切術,把手術切除的病灶組織送到實驗室中進行病理檢查, 注意檢測其血HCG的下降值;開腹切除手術, 患者采用腹部病灶切除術治療, 患者基于經濟方面因素、或者子宮肌層太薄、陰道大出血等, 不得已選擇開腹切除手術治療。在進行手術時以保存子宮作為前提, 在手術后密切監(jiān)測血HCG下降的同時, 還需要仔細檢查子宮及其附件器官是否發(fā)生異常。
本組34例患者中12例行藥物治療, 12例行化療配合治療, 10例行開腹手術, 所有患者治療效果均良好, 患者子宮均保留。除行開腹切除術中有3例患者因陰道大出血導致急性休克需要立即輸血以外, 其余患者在手術中都沒有出現突發(fā)情況。隨訪3個月, 所有患者的月經都恢復正常, 血HCG值下降至正常水平, 子宮內異狀物都慢慢消失。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是剖宮產遠期并發(fā)癥之一, 由于早期癥狀不典型, 易出現誤診, 耽誤最佳治療時機。重則會引發(fā)陰道大出血或者子宮破裂,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極其嚴重的不良影響, 因此需要及早確診[1]。通常而言, 臨床多采用保守治療方法治療子宮瘢痕妊娠。為了讓患者具有生育能力, 采用藥物治療方法把胚胎殺死并且排出體外, 然后用B超檢查, 測出HCG數值, 作為是否增加治療的參考指標之一。除了藥物治療以外, 臨床常用的保守治療方法還有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介入治療等方法[2]。本次研究12例選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及配合清宮術的藥物治療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后患者的血HCG下降值恢復正常、子宮功能恢復正常, 且無大出血現象。主要是因為甲氨蝶呤是一種葉酸拮抗劑, 在患者用藥1 d之內就能夠充分發(fā)揮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功效, 截斷四氫葉酸的形成路徑, 進而控制患者機體細胞內胸腺嘧啶核苷酸及嘌呤核苷酸合成, 有效殺死滋養(yǎng)細胞[3]。而米非司酮作為一種抗孕激素藥物, 其中的拮抗孕酮活性會讓絨毛組織發(fā)生蛻變,促使蛻膜組織出現萎縮性死亡, 進一步致使胚胎死亡。米索前列醇作為一種合成前列素E1類似物, 和上述兩種藥物聯合使用, 可終止停經后49 d之內的早期妊娠, 三種藥物聯合使用并且配合清宮術, 能夠很好地治療子宮瘢痕妊娠。其次,手術治療主要包括子宮切除術、刮宮術以及病灶切除術等,其中刮宮術的失敗率達到50%以上, 如果直接刮除孕囊很容易導致子宮破裂, 進而引發(fā)大出血, 故臨床一般不會選擇直接刮宮術??梢韵扔盟幬锇雅咛⑺? 當患者的HCG數值有明顯下降后, 在超聲的幫助下施行清宮術。另外, 為保留生育能力, 臨床一般選擇病灶切除術, 保留患者子宮。如果患者病情沒有得到及時診斷, 出現了子宮破裂或者大出血情況, 必須立刻控制止血, 行子宮切除術。
綜上所述, 子宮瘢痕妊娠的發(fā)病情況比較隱匿, 臨床需提高早期診斷率, 通常先采用藥物治療手段進行預防治療,針對病情較嚴重的患者, 需要立即采取針對性的手術治療方法, 以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時在臨床上也應該加大對非手術治療的應用率, 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1] 崔雪蓉.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臨床診治進展.疑難病雜志,2012,11(7):562-564.
[2] 陳德招.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37例臨床分析.海南醫(yī)學,2013,24(22):3373-3375.
[3] 柯雁飛,張桂麗,石華,等.子宮動脈栓塞和甲氨蝶呤注射在瘢痕妊娠中的療效.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3,38(5):5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