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喜 烏蘭格日樂 劉金英 張玉寶 巴雅爾圖 邰呼日樂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蒙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質量。蒙醫(yī)辨證論治腰椎間盤突出癥遠期療效好,比起手術治療費用低,并發(fā)癥少,有較大的優(yōu)勢?,F(xiàn)將用蒙醫(yī)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 年1 月至2012 年l1 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98 例,男性55 例、女性43 例,年齡18 ~65 歲、平均年齡45 歲,病程3 天~28 年不等。
1.2 診斷標準
1.2.1 診斷標準: 參照2012 年出版的《蒙古學百科全書》中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 ①機體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如風吹雨淋、受涼、受潮等,或人為因素,如過度勞累、外傷等原因,誘發(fā)膽汁之精華協(xié)日烏蘇生成增多或變性,與病血相助聚集于關節(jié)、周圍組織、肌筋膜等處,導致白脈功能受阻,引起的白脈支配區(qū)域的運動、感覺障礙。②常發(fā)生于青壯年。③脊柱側彎,腰生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動受限。④下肢受累神經支配區(qū)有感覺過敏或遲鈍,病程長者可出現(xiàn)肌肉萎縮。直腿抬高試驗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趾背伸肌力減弱。⑤X 線攝片檢查: 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消失,病變椎間盤可能變窄,相鄰邊緣有骨贅增生。CT 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2.2 納入標準: ①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年齡在18 ~65 周歲的患者;②如果已接受其他治療,經過5d 以上的洗脫期;③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本方法的治療;④經過8w 治療后療效評價為有效的患者。
1.2.3 排除病例標準: ①不符合以上納入標準者;②有明顯兼加證或合并癥;③合并心、腎、肝、造血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過敏體質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⑤癌癥、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等不適于接受綜合治療者;⑥病情危重,難以對綜合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確切評價者;⑦下肢肌力≤3 級;⑧診斷不明確的脊柱損傷伴脊髓損傷癥狀。
上述①~⑧均為“否”的受試者,方可入選為本臨床試驗的合格受試者。
2.1 觀察組: 患者口服嘎日迪-13(呼倫貝爾市蒙醫(yī)醫(yī)院制劑室),15 粒(3g)/次,1 次/d,晚間臨睡前服,連續(xù)服用2w 為1 個療程。分別于治療2w、4w、8w、12w 4 個時間點進行觀察,記錄觀察指標。
2.2 對照組: 患者口服扶他林(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 規(guī)格: 25mg ×10 片,文號: 國藥準字號H11021640),25mg,3 次/d,連續(xù)服用2w 為1 個療程。分別按觀察組時間點觀察、記錄。
臨床控制: 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療效指數(shù)≥90%。顯效: 癥狀、體征明顯改善,70% ≤療效指數(shù)<90%。有效: 癥狀、體征均有好轉,30% ≤療效指數(shù)<70%。無效: 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療效指數(shù)<30%。
療效指數(shù)(尼莫地平法)=(治療后得分-治療前得分)/治療前得分×100%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 檢驗,P﹤0.05 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有顯著性意義(P<0.05)。提示蒙藥嘎日迪-13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確切,見表1。
表1 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療效比較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病,以腰腿部疼痛為主證,蒙語稱為“尼如奈呼英”,蒙醫(yī)屬于“諾如胡音病、關節(jié)白脈病”范疇[1]。其發(fā)病多由四肢白脈損傷導致氣血運行失暢所致。久處潮濕之外,受風寒,或高處墜落等,均為誘發(fā)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患肢疼痛、麻木,嚴重者出現(xiàn)腫脹或攣縮。治療總則宜通白脈,行氣血。嘎日迪-13 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方面療效獨特,是蒙醫(yī)臨床最常用的傳統(tǒng)方劑之一,有大約近百年的用藥歷史,又名扎沖十三味丸,出自《蒙醫(yī)經典》[2],由訶子、制草烏、石菖蒲、木香、麝香、珊瑚(制)、珍珠(制)、丁香、沉香、禹糧土、磁石(煅)、甘草、肉豆蔻13 味藥組成。主要功能為舒筋活血、祛風通竅,鎮(zhèn)靜安神。即蒙醫(yī)“暢通氣血循環(huán),干涸呼英協(xié)日烏素,修復百脈損傷,止痛祛麻”治療原則。嘎日迪-13 能抑制二甲苯性小鼠耳殼腫脹和大鼠蛋清性足腫脹的急性滲出性炎癥,從而證明嘎日迪-13 具有抗炎作用。方中麝香通竅活血,木香調和氣血,丁香抑命脈赫依(氣),沉香抑心赫依熱,肉豆蔻除抑心赫依外還溫中化積、升清降濁,草烏、菖蒲殺黏(肉眼無視的黏蟲病原體,侵入人體后會出現(xiàn)炎癥)、止痛、燥黃水,甘草、珊瑚清脈熱,禹糧土愈傷、止血,珍珠、磁石益腦養(yǎng)髓、鎮(zhèn)驚安神、除白脈疾病,訶子調理體素、解毒。本方符合蒙藥學“藥味、藥性、藥力、藥能”四方面協(xié)調統(tǒng)一的組方原則,調和了藥物毒性,減少了不良反應,具有了綜合治療的作用。
[1]烏蘭其其格,房麗娜.蒙醫(yī)外敷內服治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0 例[J]. 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0,16(6): 12-13.
[2]中國百科全書編委會. 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 蒙醫(yī)藥[M].上海: 上海科學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