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姬
還記得《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嗎?它唱出了孩子對母親的深情厚愛。你可知世上還有一種情,與血源無關,卻同樣能感動天地;有一種愛,與回報無關,卻同樣能收獲真情。讓我們走進《有媽的孩子是個寶》,去感受這份偉大的摯愛深情。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文★胡鈺有一首歌里唱道:“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痹谖?歲的時候,媽媽和爸爸大吵一架之后,就沒有回來過,后來奶奶告訴我,他們離婚啦!雖然那時我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但當被別人叫作沒媽的孩子時,我的心也會像刀割一樣疼。不過現(xiàn)在,我再也不會難過,因為我有了一個視我如己出的新媽媽啦!這位新媽媽初來我們家,我對她是滿腔的敵意,處處與她唱反調。她卻毫不在意,像親媽一樣盡心盡力地照顧著我。她對我的學習非常“苛刻”,為防止我偷工減料,每次我寫作業(yè)時,她都陪在我旁邊!那次,我故意與她作對,磨磨蹭(cèng)蹭地寫作業(yè)到晚上9點多,她一直守在我身邊,一心一意地“盯”著我。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的眼皮都開始打架了,她卻依然強忍著倦(juàn)意與我一起“打拼”。我終于忍不住說:“阿姨,你先去睡吧!”她卻微笑著說:“不用,慢慢寫,有我陪著你呢!”看著她那憔悴的臉和布滿血絲的雙眼,我再也忍不住眼淚流下來了! “怎么了?” 她急切地問。 “媽媽!媽媽!”我脫口而出。她先是一驚,然后“哎”了一聲,我看見淚水充滿了她的雙眼! 她給我的感動又何止于此?那個寒冷的冬日清晨,因為我頭天晚上忘了按下鬧鐘,所以早上起晚了,最可恨的是,我還蠻(mán)不講理地埋怨她。她一句話也沒說,拿起書包遞給我,并拿出一件大衣叫我穿上,我雙手一甩,沖出家門向學校跑去。她拿著大衣追出來,在一個拐彎處她摔倒了,我當作沒看見一樣繼續(xù)向前跑去,直到完全看不見她時才慢慢地走著,一陣陣刺骨的寒風吹進了我的脖子里,我不由得打了個冷戰(zhàn),只有加快步伐來到學校。老師講的課我一句也沒聽進去,身子一個勁兒地打冷戰(zhàn),忽然聽一位同學說:“胡鈺,你媽媽來了!”我向窗外一看,果然是她來了,手上還拿著一件大衣。頓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從我眼眶里涌出,我不由自主地又喊出了一聲:“媽媽!” 她把大衣給我穿上,并細心地為我扣好鈕扣,嘴里還不停地嘮叨著:“這么冷的天,外套不穿就跑出來,凍壞了怎么辦?是媽媽不好,以后我一定天天記得給你開鬧鐘,下次可千萬別這樣堵氣了……”聽著這溫柔的話語,我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有拼命地點頭?!笆郎现挥袐寢尯?,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有這樣一個好媽媽,我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寶貝?!邦}好文一半,花香蝶自來?!毙∽髡咔擅畹馗挠酶柙~“有媽的孩子像塊寶”為題,起到了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作用。引用《世上只有媽媽好》中的歌詞開頭,不僅與文章題目相呼應,也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真摯的感情,激發(fā)了讀者的共鳴。我的“心機”與繼母的“大度”形成鮮明的對比,烘托出繼母無私、寬容的形象,也讓“我”對繼母態(tài)度的轉變顯得水到渠成。態(tài)度的轉變源于“感動”,情感的加深也是因為“感動”,小作者用一個反問句,自然而然地由“學習上的嚴格要求”過渡到“生活上的細心照顧”,使文章的結構更為嚴謹。負氣地奪門而出,執(zhí)著地出門而追,這些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繼母對“我”深沉的愛,整段中沒有一句直接寫“情”,但卻字字都關“情”!以歌詞結尾,起到了很好的首尾呼應的效果,使文章內(nèi)容更為完整,結構更為緊密。引用——畫龍點睛同學們讀過《畫龍點晴》的故事嗎?本來是一條畫上的龍,只是因為補上了一雙傳神的眼睛,這條龍就真的變成活的了,是不是很神奇呢?故事當然是假的,但如果我們在寫作文時,也能在關鍵地方加上一兩句重要的話,文章內(nèi)容就會變得更加生動有力。那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中的“點睛”之筆呢?聰明的你,一定發(fā)現(xiàn)了,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處,作者都巧妙地借用了《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詞吧?告訴你吧,這就是“畫龍點睛”之筆。你讀到此句,是不是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呢?這就是我們寫作中的一個方法——引用法。小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歌詞,我們還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詩句和諺語等,如寫勤奮之類的文章時,可以引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談理想時,可以引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名句;要頌揚人物的品質,你就可以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來形容。這些名句都富有生活情趣,把它們引用到作文中,能增添文章的色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真情——欲說還休同學們在讀這篇作文的時候,有沒有感受到,從始至終,文章中都有一種情感在流淌。這情,是“我”對繼母深深的熱愛之情,是繼母對“我”真摯的關愛之情。而我們縱觀整篇文章,卻沒有一處是直接抒發(fā)感情的。此情從何而來呢?你看:“媽媽!媽媽!”我脫口而出。這一聲沒有經(jīng)過思考就脫口而出的話語當中,不正包含著作者對繼母的熱愛之情嗎?“她把大衣給我穿上,并細心地為我扣好鈕扣,嘴里還不停地嘮叨著……”這自然而又親切的動作當中,不正飽含著繼母對我無私的關愛之情嗎?“頓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從我眼眶里涌出,我不由自主地又喊出了一聲:‘媽媽!”這毫無預兆就流下來的眼淚當中,不也滿含著“我”對繼母的感激之情嗎?原來,這感動人心的真情是隱藏在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當中??!雖然不能一眼就發(fā)現(xiàn),但若細細品味,是不是如那醇厚的咖啡,越品越香甜呢?怎么樣,這欲說還休的真情,是不是別有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