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產養(yǎng)殖中,水質的穩(wěn)定對于魚類生長相當重要。但受氣候和自然災害的影響,水質很容易產生變化,水質變化會對魚類的產量和質量產生影響。在實際的水產養(yǎng)殖生產中,寒潮及暴雨都能引起水溫和水質的劇烈變化,造成水產養(yǎng)殖的災害發(fā)生。本文主要針對寒潮和暴雨產生的災害進行了分析,并提出防災措施,供養(yǎng)殖戶參考。
關鍵詞:寒潮;暴雨;浮頭;反塘
中圖分類號:S9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9-44-1
1 寒潮災害的應對
1.1寒潮前的管理
強化培育:魚類的體質對于抗寒能力有直接的影響,所以要在入冬前,就開始進行精心飼養(yǎng),加喂精飼料,增強魚類的體質,把要過冬的親魚、成魚、魚苗育肥育壯,提高其越冬能力。
建設防寒措施:可以搭建越冬棚,采用塑料大棚進行遮蓋,對越冬池塘進行加固,在北面建立防風擋進行防風保溫,也可以使用電加熱的辦法,確保水溫維持一個正常的水平。保證越冬魚類能夠正常生長,安全過冬。
科學管理:要確保池塘水位,基本要保持在1.8米水深,這樣能大大提水體保溫能力。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進行科學投喂,在時間上、投喂量上都要嚴格控制,投喂時還要參考水質的變化情況,酌情掌控投量,水好多投,不好少投,水溫低于15℃時不要投,要堅持巡塘,早、中、晚都要定時查看,密切關注水質的變化,及時加注新水,創(chuàng)造越冬魚群的良好環(huán)境。一般越冬魚塘盡量不進行捕撈,避免捕撈時魚體受傷,難以過冬。魚塘不能達到注水要求,要及時起捕,達不到上市標準的,要進行移塘處理,防止受凍損失。
1.2寒潮來臨時的管理
寒潮來臨時,多數都會伴有降雨,這時要把池塘圍堰進行加高加固,避免低溫雨水流入塘中降低水溫,影響水質。在陰雨天,水溫會受寒潮影響變低,低于15℃時,水中的溶氧量很低,這時一定不要進行捕撈,也不要有開增氧機或其他攪水行為,因為低溫下水中缺氧,一旦魚類受到驚動會增加活動量,如果缺氧嚴重會出現(xiàn)浮頭或泛塘現(xiàn)象。如果進行捕撈還可能使魚體受傷而感染水霉病,造成死魚。一般在越冬棚的池水中可用微型增氧機、鼓風機來增氧,這時要注意溫度變化,如果外界溫度升高,要及時進行通風,在水溫達到15℃以上,要適時加注新水,增加水中的氧氣量,防止浮頭。如果寒潮十分嚴重,以上辦法都不足以達到魚類的越冬要求時,要及時進行起捕上市,避免魚被凍死而造成損失。塘中出現(xiàn)死魚,要及時撈出進行處理,避免水體污染,同時要對塘基和水體用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
2 暴雨災害的應對
2.1暴雨對水產養(yǎng)殖的影響
天降暴雨之時,大量的雨水會注入池塘,雨水溫度很低,會導致池塘的水溫下降,而且雨水是酸性,也容易引起池水的pH值大幅下降,這樣的環(huán)境會改變水體中藻類和有效細菌的生存環(huán)境,致其死掉,打破生物平衡,一些病原菌就會大量生長,而且大量陸地細菌也會流入池水中,引起水體污染,使魚類生病。長時間降雨時,水表溫度降低,而水下層溫度較高,這樣會產生“反塘”現(xiàn)象,從而引起水池底部缺氧,而且降雨時沒有陽光,水體長時間沒有光合作用,氧量低,氨氮、硫化氫增加,魚類容易浮頭和泛塘。再有大風、暴雨會引起魚類的驚嚇,產生應激反應,而大大增加對維生素C的消耗,造成魚類缺乏維生素C而降低抵抗力,易患疾病。
2.2暴雨前的預防
在魚塘管理方面,要對塘壩進行加固,檢修水閘,準備好必要的防風遮雨工具,再有是要對一些排水溝進行清淤疏通,順暢排水,對于塘埂要進行加高加固,一方面防止雨水流入,另一方面也防止漫塘而沖毀塘基,造成魚類逃脫和串塘,而對于一些老舊的遮雨棚等,要進行加固修整,避免倒塌引起傷亡。飼料的存放倉庫要進行加固防漏,避免造成飼料淋雨霉變。另外在暴雨來臨前要進行精飼管理,在飼料里拌VC3‰、免疫多糖2‰、保肝健3‰、免疫多肽2‰,增強魚、蝦的體質與抗應激能力。
2.3暴雨后的管理
暴雨后的重點管理仍然是以處理水質為主,一是先要把因災而死掉的魚和一些病魚進行無害化處理,把水體表面的一些水草撈出,保證水體不被污染。二是抓緊修復因暴雨而毀掉的池塘及各種設施,及時清淤,加固塘壩,檢修和維護養(yǎng)魚設施,盡快復產。三是對魚塘采用低毒低刺激的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對無魚的池塘要抽干曬池,用生石灰進行消毒。有條件的可將渾水及時抽出,換注新水;對pH值在8.5以內的池塘,可潑灑生石灰調節(jié)養(yǎng)殖水體的pH值,平均水深在1.5~2.0米的池塘,每畝用生石灰10公斤,化漿水后全池潑灑。對水質變清的池塘,池塘中可投放生物菌肥、復合肥料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夠的肥度及藻相和菌相的平衡。對水質過濃,池底有機質含量過多的池塘,建議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底質改良劑等,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的同時,必須開動增氧機,避免缺氧。四是摸清魚塘因暴雨而缺魚的情況,及時補放魚種,同時加強中后期管理,在餌料中添加一些有助于提高魚類的抗應激能力的物質進行定期投喂,盡快使魚類恢復正常生長。另外要加強苗種防疫檢疫工作,密切關注魚種的生長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疫情,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
作者簡介:尹立文,中專學歷,公主嶺市卡倫灌區(qū)管理處,工程師,研究方向:淡水養(yǎng)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