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成
摘 要:文章簡單分析了如今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的現(xiàn)狀,常見工程主體結構質量問題以及檢測方法,為大家提供較合理較實用的檢測方法,使工程質量得到更好地控制。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主體;質量檢測;原則
隨著建筑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以及這個領域中技術的快速更新,建筑工程中主體結構的質量問題也越來越廣泛地引起大家的關注?;炷两Y構是我國建筑主要采取的主體結構,它不僅能保證強度,成本也比較低,因而受到建筑業(yè)的青睞。但是,制作、運輸、澆筑及使用過程中,在施工質量難以控制的情況下,會人為地造成各種相關質量問題。所以,有關檢測部門較為客觀、可靠的質量檢測方法,對建筑損傷的部位、性質及質量等級、控制措施的判定,則有尤其重要的作用。
1 建筑工程結構及質量檢測現(xiàn)狀
1.1 建筑主體結構淺述。建筑主體結構根據(jù)其工程用途可分為公共建筑主體、商業(yè)建筑主體和民用建筑主體等,根據(jù)其施工階段可分為墻體、樓板、柱、梁及屋面等根據(jù)其形式可分為框架、剪力墻及筒體結構等。但是,主體結構的作用是不變的,都是要傳遞、接受和承擔上部荷載,將上部結構的力傳遞給地基,以實現(xiàn)結構整體性、安全性及穩(wěn)定性。因此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科學檢測是工程質量安全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檢測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對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起著相當積極的作用,在節(jié)約國家資金、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也同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2 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監(jiān)督。目前,我國在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的技術上、管理上以及制度上都存在著不足和漏洞。比如檢測技術上不夠客觀嚴謹,造成某些工程施工人員打“擦邊球”;制度上不完善,管理上各部門工作配合不好,交接工作不到位,致使數(shù)據(jù)記錄不全,各部門各自為政,工作渙散;政府對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機構的建設投入不足,監(jiān)督機構人員配備嚴重偏低,檢測設備及檢測手段落后,造成監(jiān)督管理職能功效不高,只注重法定程序而忽視了對法定程序的本質要求(工程質量和安全)的監(jiān)管。
2 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常見問題
2.1 模板分項工程部分。模板分項工程是建筑主體結構分部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它是保證混凝土分項工程施工質量的前提,也是保證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成品質量、性能的關鍵。模板起支架作用,可以保證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形狀、尺寸及整體性。模板工程的質量將影響構件的截面尺寸、標高、預埋件位置及構件垂直度等。模板的吸水性能、支模拆模時間及各部位支拆模順序不當會影響拆后結構變形。爆模和漲模也是一種常見的比較危險的工程現(xiàn)象,造成這種工程現(xiàn)象的原因有可能是模板對拉螺栓設置位置、間距不當,也可能是模板的剛度不足等。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牢固性及施工人員操作精度亦會影響標高偏差及軸線偏差。因此,對模板分項工程的全面檢查和復核是必不可少的。
2.2 鋼筋分項工程部分。鋼筋工程多在制作、綁扎及焊接過程中出現(xiàn)工程質量問題,這項工程對具體的每個施工人員設計人員的技術質量都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施工管理不當或操作人員的疏忽,都會造成鋼筋工程中的質量問題,只有設計過程中對鋼筋型號及設置位置的充分考慮,施工過程中及時有效的校正偏差,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箍筋設置不均、結構抗剪性能差及鋼筋接頭過多的現(xiàn)象。焊接過程中的焊接參數(shù)的設置不當、熱處理的操作不當也會導致鋼筋的未焊透或斷脆。
2.3 混凝土分項工程部分。混凝土是主體結構中用量最大的原料,也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在混凝土的制作、運輸、澆筑、養(yǎng)護及使用過程中,由于涉及到多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混凝土方面的施工較為繁瑣,較難控制。澆筑過程中用料配合比不當、工作交接不清、振搗不實甚至未進行分層澆筑會導致漏筋或麻面現(xiàn)象的產生;運輸過程中的延遲、工作效率低下會影響混凝土質量進而影響主體質量;養(yǎng)護過程中保養(yǎng)不當也會造成不規(guī)則裂縫,甚至導致砼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砼成品保護不當會導致缺愣掉角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3 工程主體質量問題的檢測方法
3.1 模板工程的檢測方法。在模板拼裝之前要對其表面清潔度和拼縫的嚴密程度做嚴格檢查,以保證建筑物的表面平整性及模板的支撐作用。模板工程主要是檢測它的垂直度、截面尺寸及標高,檢測結果應在偏差的允許范圍內。對于特殊情況下的工程,對于檢測位置也是有特殊要求的。比如受災害影響較大或環(huán)境侵蝕較為嚴重的構件,截面尺寸必須在損傷最為嚴重的部位測量,同時檢測報告中應包含測量的位置和必要的說明。最后,在模板的校正和拆裝過程中要避免大錘敲打等沖擊性較強的行為。
3.2 混凝土工程的檢測方法。對于混凝土的檢測主要是檢測混凝土構件的抗壓強度,其檢測方法分為動態(tài)檢測方法和靜態(tài)檢測方法。靜態(tài)檢測方法的優(yōu)點是數(shù)據(jù)較準確,有更強的權威性和說服力。但是對于大型結構,由于構件多,體量大的特性,結構有些部位無法檢測到,因此適用范圍受到限制。靜態(tài)檢測方法包括回彈法、鉆芯法、光測法等方法。動態(tài)檢測方法的理論基礎是振動反演理論,層間剛度在脈動、起振器共振等作用下,通過振型頻率等參數(shù)反映出來。
混凝土的檢測方法較多,我們需要根據(jù)不同情況,選取最合適的檢測方法,以得到較精確地數(shù)據(jù),避免因構件或工程的不同,在技術操作上有較大的失誤,對施工造成不利影響。技師學校通過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回彈法操作起來快捷方便,但它只能檢測到構件表面混凝土強度,得到的數(shù)據(jù)有片面性;超聲能較為準確的判斷裂縫深度、混凝土接合面的質量以及面損傷厚度等隱蔽的工程問題,但是聲速會受到水泥品種、水泥含量和齡期等影響因素。因此,單一的超聲波不能全面的反應構件表面及內部混凝土強度。
3.3 鋼筋工程的檢測方法。鋼筋在混凝土結構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對鋼筋強度及配筋數(shù)量、位置布置都要進行嚴格地檢測和質量把關。鋼筋工程的綁扎工作結束后,一定要仔細檢查鋼筋接頭是否牢固,綁扎位置與設計圖紙是否相符。需要強調的是,在檢測過程中,懸挑受力構件中的負彎矩筋是檢測重點。除此之外,為避免鋼筋受腐蝕或其它機械損傷,鋼筋保護層也需重點檢測,非破損法用到保護層厚度檢測儀檢驗,破損法要在抽查部位現(xiàn)場開槽檢測。
4 工程質量檢測的原則
建筑工程主體的質量檢測工作具有隨機性,但在符合相關規(guī)法要求的基礎上,應當具有針對性,且運用操作簡單、合理的手段進行檢測。有關部門進行檢測時,除了結構尺寸、外觀檢測以外,其他的實體檢測均應制定詳細的檢測方案。若在檢測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局部破損,則需要先征詢設計單位的意見檢測工作的隨機性體現(xiàn)在它的抽樣檢測過程中,根據(jù)構件類型或構件材料將工程主體分類,然后確定檢測方法,在各督查小組相互配合的情況下,對實體進行仔細客觀地工程檢測。其次,質量檢測中需要注意,著重強調人身安全;檢驗人員和施工方等相關人員都要同時在檢測現(xiàn)場;涉及到建筑工程主體安全問題的原因時一切要以鑒定報告為準。
5 結語
在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檢測方法,盡可能地避免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建立責任心增強使命感,注意必要事項,更要從各次監(jiān)測工作中吸取經驗教訓,保證檢測技術的不落伍和管理工作的靈活性,從而保證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斌.淺談建筑工程主體結構中常用的檢測項目及檢測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9).
[2] 徐蕾.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