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清
212例子宮內膜增生不孕患者的臨床分析
于桂清
目的 通過觀察子宮內膜增生不孕患者的內分泌特征、病理結果及治療效果進行臨床分析。方法 選取本院生殖中心診治的子宮內膜增生不孕的患者212例, 均分為兩組進行內分泌激素測定、病理檢查、B超監(jiān)測排卵情況及卵泡發(fā)育, 并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克羅米芬藥物治療與中醫(yī)辨證治療。結果 合并高雌二醇的120例(56.6%);高催乳素的34例(16.0%);高雄激素者30例(14.2%);黃體生成素合并卵泡刺激素并肥胖者28例(13.2%);高雌二醇明顯高于高催乳素血癥,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性增生者160例(75.4%);復雜性增生者31例(14.6%);非典型增生者21例(10%), 與單純性增生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子宮內膜增生主要是由于高雌二醇激素及高催乳素分泌過多, 其次是高雄激素;且單純性增生患者為主;通過治療發(fā)現克羅米芬與中藥聯(lián)合使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子宮內膜增生;不孕;治療效果
子宮內膜增生是指子宮內壁由于卵泡雌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增生病變, 也稱為癌前病變。多數子宮內膜增生屬于一種可逆性病變, 呈良性狀態(tài)發(fā)展;也有極少數發(fā)展為癌。子宮內膜增生有單純增生、復雜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三種類型。本文對子宮內膜增生不孕的患者進行臨床特征、病理及治療方法的分析,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生殖中心2005年1月~2009年3月診治的子宮內膜增生不孕的患者212例, 年齡25~42歲之間, 平均年齡34.8歲;增生診斷標準依據1987年國際婦科病理協(xié)會提出的建議與要求進行分類[1]。
1.2 方法
1.2.1 對患者進行詢問調查并記錄病史資料;對患者的身高、體重等進行常規(guī)檢查。
1.2.2 采用陰道B超檢查, 可真實、清晰觀測患者子宮內膜及卵泡的厚度及大小。
1.2.3 婦科內分泌激素測定 212例患者均在三個月內未曾使用過性激素類藥物, 月經周期后的第3天上午進行空腹抽血檢測, 使用符合質量要求的試劑盒, 檢測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卵泡雌激素、泌乳素等的含量。
1.2.4 對患者進行病理檢查, 來月經的第1天12 h內取少量子宮內膜做病理切片檢查;若是閉經的患者在閉經期取少量子宮內膜進行病理切片檢查。
1.2.5 在212例患者中隨機抽取一半(106例)患者對其在超聲下進行卵泡發(fā)育及排卵情況的監(jiān)測。
1.2.6 治療方法 將212例患者均分成兩組, 在第一組經期后第5天開始進行口服克羅米芬藥物, 50 mg/d, 若情況沒有進展可增加藥量到100 mg[2]。第二組也在經期后第5天開始采取中醫(yī)治療的方法, 藥方主要含有茯苓、制黃精、石楠葉等[3]。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例子宮內膜增生不孕的患者內分泌測定的結果是:合并高雌二醇的患者120例(56.6%);高催乳素的患者34例(16.0%);高雄激素者30例(14.2%);黃體生成素合并卵泡刺激素并肥胖者28例(13.2%)。病理檢測結果是:單純性增生者160例(75.4%);復雜性增生者31例(14.6%);非典型增生者21例(10%)。明顯以單純性增生為主, 與其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機抽取的106例患者進行B超監(jiān)測排卵情況, 結果如下:85例(80.2%)患者均無正常的卵泡發(fā)育及排卵, 且高雌二醇患者60例, 高催乳素血癥者25例;呈黃體生成素合并卵泡刺激素并肥胖者的患者21例, 其正常排卵及有卵泡發(fā)育, 但排卵期較長且卵泡發(fā)育緩慢, 排卵率為19.8%。兩組患者通過克羅米芬(第一組)與中醫(yī)(第二組)治療后的效果是:第二組的患者單純性的增生患者79例(74.5%), 復雜性增生者17例(16.0%), 非典型增生者10例(9.4%);第一組的患者單純性的增生患者81例(76.4%), 復雜性增生者14例(13.2%), 非典型增生者11例(10.4%)。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P>0.05)。
通過本文對212例患者進行的臨床檢查、結果觀測分析,子宮內膜增生不孕患者的激素特點與常見原因主要是由于高雌二醇卵泡雌激素(E2)為主, E2持續(xù)增高使卵泡膜細胞增生過長不發(fā)生排卵, 造成無排卵期;且黃體生成素低;高催乳素分泌多出現月經量少或閉經的情況, 長期分泌也會造成卵巢功能紊亂導致不排卵。病理結果顯示子宮內膜增生不孕的患者以單純性增生為主, 臨床治療對兩組患者采用了克羅米芬與中藥治療的方法, 結果兩組患者沒有明顯差異, 說明兩者相結合治療在臨床上可取的良好的治療效果。
[1] 高秀玲.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不孕90例臨床觀察.哈爾濱醫(yī)藥, 2011(02):196.
[2] 郭華娟,張凱.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42例療效觀察.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 2009(02):239.
[3] 李巧云,陳葵英.輸卵管功能不良所致不孕32例.菏澤醫(yī)學專科學校學報, 2005(04):337.
2014-03-17]
131200 松原市中心醫(y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