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慧
英如鏑是著名導(dǎo)演英達和梁歡的兒子,9歲時他就因在冰球上的天賦被美國波士頓熊隊發(fā)現(xiàn),并被英達送到美國打球深造。如今,15歲的英如鏑加盟中國少年冰球隊,成為當(dāng)仁不讓的核心。英達說,他的目標就是讓兒子成為冰球界的“姚明”。
鮮為人知的是,英如鏑從小性格內(nèi)向,見到陌生人就臉紅。為了矯正兒子的性格,英達支持從事對抗激烈的團體項目冰球運動。兒子在運動中頻頻受傷,英達說:“心疼歸心疼,男孩就要狠著養(yǎng)!”兒子青春期到來,英達不但不阻止兒子交女友,還參謀他如何追到心儀女孩;在與兒子的相處中,英達還打破中國父親含蓄內(nèi)斂的風(fēng)格,主動對兒子說:“我愛你!
為矯正兒子性格,
支持兒子打冰球
1998年8月16日,著名演員英達和再婚妻子梁歡的兒子英如鏑來到了人世,英達喜不自勝,諳熟古代文學(xué)的他給兒子取名英如鏑,“鏑”字來源于曹植《名都篇》中“攬弓捷鳴鏑,長驅(qū)上南山”的詩句,英達希望兒子像一支鋒利無比的響箭,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然而,英達不安地發(fā)現(xiàn),這個被他寄予了厚望的“響箭”卻有些蔫。小家伙天生內(nèi)向,見到生人就往他身后躲。英達開朗達觀,在公眾場合妙語連珠,想不到兒子卻是個“悶葫蘆”,讓他實在有些郁悶。妻子說,幼年的孩子可塑性強,以后多帶他見見世面,就好起來了。
2001年10月,英達帶兒子參加朋友女兒的生日派對。朋友的女兒用鋼琴彈了一首《生日快樂》的曲子,英如鏑對鋼琴很感興趣,走上前用小手觸摸琴鍵,鋼琴發(fā)出的悅耳聲音讓他非常著迷。
第二天,英達把一架鋼琴搬回了家,如鏑很是興奮,坐在上面不愿下來,英達為兒子請來家庭教師,幾堂課下來,家教老師驚喜地對英達說:“如鏑這孩子有鋼琴天賦,堅持彈下去,肯定能成才!”英達聽了很是開心。
不過,英達對兒子偏內(nèi)向的性格仍很擔(dān)心,兒子一天天長大,如果學(xué)不會和別人交流,將來會給他的事業(yè)和生活帶來很大障礙,都說喜歡運動的男孩陽光、豁達,如果兒子能有一項喜歡的運動就好了。于是,英達嘗試著讓兒子參加各項運動,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等嘗試了一遍,英如鏑都沒表現(xiàn)出太大的興趣。
2002年8月,英達夫婦帶著兒子逛國貿(mào),看到一群小孩在打冰球。沒想到,英如鏑在旁邊看得如醉如癡,爸媽催他都不走。英達心里一動,說服教練給兒子輔導(dǎo)一下,沒想到如鏑領(lǐng)悟能力超強,做起動作來十分到位,十多分鐘下來,教練興奮地對英達夫婦說:“這孩子打冰球的潛質(zhì)很好,如果你們愿意,把他送到我這里吧!”英達當(dāng)即答應(yīng)了。
回到家里,妻子對英達說,冰球?qū)故旨ち?,容易受傷,讓不讓兒子學(xué)打冰球,咱們可得想好了。英達向妻子表明態(tài)度:“冰球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正好能培養(yǎng)兒子的狼性。打冰球靠的是團隊協(xié)作,隊員之間要保持呼應(yīng)、交流,兒子性格偏內(nèi)向,他必須和隊友搞好關(guān)系,才能打好球,從事這個運動對鍛煉兒子的勇氣和性格有利,我們還猶豫什么呢?”英達的分析讓妻子頻頻點頭。
英如鏑打上冰球后,果然如教練所說,進步飛快,不到半年就成了隊里的核心,并在比賽中頻頻進球。看到如鏑愛上了冰球,英達對兒子的鋼琴也沒有放松。他很崇尚古代那種劍膽琴心的俠客,文能撫琴吟唱,武能仗劍行天下。他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個劍膽琴心的男子漢。
讓英達欣慰的是,兒子沒讓他失望。2006年年底,英如鏑和隊友在加拿大的“貝爾首都”杯中奪冠。而在鋼琴方面,英如鏑也斬獲頗豐。
“心疼歸心疼,
男孩就要狠著養(yǎng)!”
冰球是一項對抗激烈的運動,自從兒子打上了冰球,英達就自嘲自己的心臟也變得強大起來。他有句話被朋友們熟知:“男孩就要狠著養(yǎng),不讓他經(jīng)歷傷痛,就鍛造不出男子漢的超強氣質(zhì)!”
受傷也是冰球運動的一部分。自從兒子從事冰球運動后,英如鏑在球場上掛彩是家常便飯。8歲那年,身為右前鋒的英如鏑在射門時,和對方的后衛(wèi)撞在一起,兩人雙雙倒地,英如鏑手腕撐地時,由于身體的重量以及慣性,造成了手腕骨裂。
那次是英如鏑第一次受這么重的傷,英達得知后,飛到兒子身邊,看著打著繃帶的兒子,英達很心疼,但他表面上卻很淡定。私下里,妻子抹著淚對英達說:“如鏑這次傷得挺重,真后悔當(dāng)初讓他選擇了冰球!”
英達對這話很不贊同,他勸導(dǎo)妻子說:“如果真正地愛孩子,絕不是什么傷都不讓他受,身體上的、心理上的傷痛,該經(jīng)歷的都讓他經(jīng)歷,這樣他才能真正地成長!”梁歡覺得丈夫說得有道理,不再說話了。
一晃,英如鏑長到了15歲,因為他出色的球技,入選了中國少年冰球隊。英達從不后悔兒子放棄了鋼琴方面的特長,他認為兒子今天所具有的很多優(yōu)點都是冰球給的,首先兒子身上沒有這個年齡的孩子所顯現(xiàn)出的驕縱、軟弱等缺點。其次,兒子性格變化很大,從小時的“悶葫蘆”成為更衣室里話最多的少年。還有,兒子在冰球運動中鍛煉了體魄,擁有了勇敢以及精湛的技術(shù)、靈活的頭腦等,最難得的是,兒子意識到了團隊精神的重要。在隊友的支持下,他霸氣外露,成為讓對方后衛(wèi)和守門員膽寒的一枝“利箭”。
青春期不設(shè)防:
兒子求老爸幫忙追女孩
在兒子的情感教育方面,英達從來都是開放的。兒子懂事后,英達就向他講述了自己的感情經(jīng)歷。不僅如此,英達還向兒子大講生理衛(wèi)生方面的常識,讓兒子清楚自己是如何從一只“小蝌蚪”演變成“萬物之靈”,又是如何從母體“破殼而出”的。許多朋友佩服英達的勇氣,英達說,中國的父母這方面總是神秘兮兮的,越是掖著藏著孩子越好奇,還不如敞開了說。
一晃,英如鏑成了初中生,身高突飛猛進,喉結(jié)慢慢突出。班里不少女孩對身材挺拔、陽光帥氣的英如鏑暗生傾慕。在這方面,英如鏑和老爸沒有秘密,英達對兒子交女友從不橫加干涉,甚至還給兒子分析,什么樣的女孩才適合他。
初中期間,英如鏑有過幾次“感情經(jīng)歷”,大都是女孩主動向他示“愛”。在老爸的參謀和建議下,英如鏑處理得很恰當(dāng),既不傷害女孩的自尊,又能讓雙方繼續(xù)愉快相處。
出乎英達意料的是,兒子初中即將畢業(yè)那年,卻喜歡上了一個華裔女孩,那女孩和英如鏑不在一個班,人長得漂亮又清純。英如鏑給老爸說,他向女孩表白過,可女孩既沒答應(yīng)又沒拒絕,英達鼓勵兒子在不影響學(xué)業(yè)和打球的情況下,可以大膽地去追求。
然而,直到畢業(yè)前,那女孩也未能和兒子走到一起。英達和兒子通話時,聽兒子訴說了心中的遺憾。英如鏑還對老爸說,學(xué)校將組織畢業(yè)演出,演出后還有一場舞會,老爸,您能幫我出個主意邀請她當(dāng)我的舞伴嗎?
英達知道,這是兒子向心愛的女孩表達的最后機會,如果女孩能作為兒子的舞伴一起參加舞會,也能讓兒子保留一份美好的記憶。于是,英達給兒子獻上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英如鏑如愿和心儀的女孩參加了初中畢業(yè)的舞會,舞會結(jié)束后,他興奮地給老爸打電話,他也替兒子高興。盡管兒子過后沒和女孩走到一起,但能幫兒子減少他感情方面的遺憾,讓英達仍很欣慰。
和大多數(shù)中國父親一樣,英達對兒子的愛深沉內(nèi)斂。隔著浩瀚太平洋,他和兒子有一條看不見的“父子熱線”。幾乎每天,英達都要和兒子通次話,如鏑每次和爸爸通完話,都會用中文說一句:“爸爸,我愛你!”英達對孩子說“愛”總難以表達,便用省略了主語的英語應(yīng)付兒子:“Love you,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