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文,吳海國,李 婕,劉慧芳
(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湖南長沙 410100)
碳酸鉛物料堿浸試驗研究
楊 文,吳海國,李 婕,劉慧芳
(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湖南長沙 410100)
采用氫氧化鈉浸出碳酸鉛物料回收鉛,試驗考察了氫氧化鈉濃度、反應溫度、時間、液固比對堿浸的影響,確定堿浸的最佳工藝條件:NaOH濃度6 mol/L,液固比10∶1,溫度90℃,浸出時間3 h。在此條件下,鉛的浸出率可達92.77%。
碳酸鉛物料;堿浸;鉛浸出率
硫酸鋅廠產(chǎn)生大量的鉛渣,火法工藝處理低發(fā)熱值的鉛渣存在流程長、能耗高、環(huán)境污染大等問題,特別是煙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中鉛的污染問題尤為嚴重。濕法工藝因適應性強、生產(chǎn)規(guī)模可大可小、污染小等優(yōu)點而頗受關注[1,2]。
鉛具有兩性:既能形成高鉛酸的金屬鹽,又能形成酸的鉛鹽。碳酸鉛物料主要成分為PbCO3,故較少采用酸浸處理的方法。碳酸鉛物料主要含鉛,同時含少量的鋅、銻等雜質,高濃度的堿液可以選擇性浸出,鉛在堿性溶液中形成鉛的絡合物,而其它雜質保留在浸出渣,這樣保證了鉛與其它雜質良好的分離,堿溶液中的鉛極易通過電積提取出來。
采用廢堿轉型-堿浸-電積工藝回收鉛渣中的鉛,稀貴金屬在浸出渣中得到大幅度的富集。鉛渣轉型有利于硫酸根的單獨處理,減小電積鉛后液的處理難度,轉型的碳酸鉛物料堿浸過程主要受堿濃度、液固比、溫度、反應時間等因素的影響,為得到較高的鉛浸出率,需針對這些影響參數(shù)進行試驗研究。
1.1 試驗原料
1.1.1 碳酸鉛物料
試驗采用的碳酸鉛物料是通過某硫酸鋅廠的鉛渣經(jīng)廢堿轉型而來,經(jīng)干燥、破碎、取樣化學分析,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鉛渣中含鉛為35.42%、含硫為1.16%,同時還含鋅、銻、銦、銀等。
表1 碳酸鉛的化學成分 %
1.1.2 燒堿
工業(yè)級氫氧化鈉,含量≥99%。
1.2 試驗原理與方法
1.2.1 試驗原理
碳酸鉛在堿性溶液易被離解,其中鉛與OH-生成絡合離子,絡合離子主要有Pb(OH)+、[3],主要反應如下式:
溶液中總鉛的濃度為:
以δ0、δ1、δ2、δ3分別表示Pb2+、Pb(OH)+、Pb-(OH)2、的分布系數(shù)。
鉛在堿性溶液中的累計穩(wěn)定常數(shù)K1、K2、K3可從文獻[4]查得。由式(5)~(8)可計算鉛在溶液中各種形態(tài)的分布情況,當pH<5時,溶液中的鉛以Pb2+形式存在;當7<pH<10,溶液中的鉛大部分以Pb(OH)+的形態(tài)存在;當10<pH<12,溶液中的鉛發(fā)生水解生成Pb(OH)2;當pH>12時,鉛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1.2.2 試驗方法
取100g碳酸鉛物料和一定比例的NaOH溶液放入燒杯,置于電爐盤上,設定反應溫度和攪拌速度,達到反應溫度開始計時。堿浸反應結束后經(jīng)過濾、熱水洗滌。濾渣烘干、計重,取樣分析渣含鉛、鋅,浸出率計算公式如下。式中:η2為浸出率/%;m2為浸出渣質量/g;m0為碳酸鉛質量/g;R0為碳酸鉛含鉛或含鋅率/%;R2為浸出渣含鉛或含鋅率/%。
2.1 NaOH濃度的影響
固定溫度80℃,液固比為10∶1,時間為3 h,考察NaOH濃度對鉛、鋅浸出率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NaOH濃度對鉛、鋅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NaOH濃度升高,鉛、鋅浸出率隨之增大。但NaOH濃度過高,浸出液粘度增大,影響過濾及后期電積液的導電性能。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NaOH濃度達到7 mol/L,浸出液粘度大,過濾速度慢,合理的NaOH濃度應為6 mol/L。
2.2 液固比的影響
液固比與物料的沉降速度等有關,固定NaOH濃度為6 mol/L,溫度為80℃,時間為3 h,考察液固比對鉛、鋅浸出率的影響,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液固比對鉛、鋅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鉛、鋅浸出率隨液固比增大而升高。液固比從6∶1到10∶1,鉛、鋅浸出率增大較為明顯。液固比超過10∶1,鉛、鋅浸出率上升較慢。因此堿浸合理的液固比應為10∶1。
2.3 浸出溫度的影響
高濃度的堿液粘度較大,溫度對堿液粘度有重要的影響。固定NaOH濃度為6 mol/L,液固比為10∶1,浸出時間為3 h,考察溫度對鉛、鋅浸出率的影響,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鉛、鋅浸出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為反應溫度的升高,溶液粘度下降,溶質擴散速度加快,促進浸出反應的進行。浸出溫度為90℃時,鉛浸出率達到92.77%。溫度過高,造成溶液蒸發(fā)損失大,因此合理的浸出溫度應為90℃。
圖3 反應溫度對鉛、鋅浸出率的影響
2.4 浸出時間的影響
固定NaOH濃度為6 mol/L,溫度為90℃,液固比為10∶1,考察反應時間對鉛、鋅浸出率的影響,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反應時間對鉛、鋅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4可知,浸出率隨著浸出時間的延長而升高。浸出時間為3 h時,鉛浸出率為92.77%。當浸出時間超過3 h時,鉛浸出率增加不明顯。考慮能耗、成本等因素,合理的浸出時間應為3 h。
在NaOH濃度為6 mol/L,溫度為90℃,液固比為10∶1,時間為3 h條件下,堿浸渣率為47.78%,堿浸渣化學成分見表2。
表2 堿浸渣的化學成分 %
由表2可知,堿浸渣中含鉛為5.36%,鉛、鋅浸出率分別為92.77%、46.27%,銻、銦、銀和部分鋅保留在渣中,從而使渣中銦、銀等貴金屬含量升高,提高了渣的附加值。
研究堿浸碳酸鉛物料,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提高NaOH濃度、反應溫度、液固比和延長反應時間都有利于鉛、鋅的浸出。
2.堿浸小型試驗的理想工藝條件為:NaOH濃度為6 mol/L,液固比為10∶1,溫度為90℃,浸出時間為3 h,鉛、鋅浸出率分別為92.77%、46.27%。
3.通過堿性浸出,浸出渣中的Ag、In等元素含量明顯升高,渣的附加值得到提升。
[1] 王德全,付一鳴.濕法煉鉛的發(fā)展狀況[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1998,(6):5-7.
[2] 吳錫平.濕法煉鉛新工藝研究[J].有色礦冶,1996,(5):32-37.
[3] 李洪桂.冶金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JA迪安.蘭氏化學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Experimental Study on Leaching from Lead Carbonate w ith Sodium Hydroxide
YANGWen,WU Hai-guo,LI Jie,LIU Hui-fang
(Hun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s,Changsha 410100,China)
Lead was leached from lead carbonate with sodium hydroxide.The effects of potential,concentration of sodium hydroxide,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 and solid/liquid ratio on the resultof alkali leaching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alkaline leaching proces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NaOH concentration of 6 mol/L,reaction temperature at80℃,liquid/solid ratio of 10∶1,and reaction time for 3 h.The leaching rate of lead can be up to 92.77%under these conditions.
lead carbonate;alkali leaching;leaching rate of lead
TF111.31
:A
:1003-5540(2014)05-0045-03
2014-07-19
楊 文(1984-),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有色金屬冶金、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咨詢設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