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義,王瑞樂
(黃山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安徽黃山245041)
“留守兒童之家”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影響
張孝義,王瑞樂
(黃山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安徽黃山245041)
通過兩個研究,調(diào)查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現(xiàn)狀,并探究“留守兒童之家”對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的影響。研究一對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實施“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測驗,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在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維度上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在客觀支持維度上差異不顯著。研究二選取兩組留守兒童,并實施“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前測。第一組參加“留守兒童之家”活動;第二組不參加。12個月后,對參加留守兒童、對照留守兒童實施后測,并對同年級非留守兒童施測,對各項指標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參加組留守兒童的客觀支持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而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顯著高于對照組。參加組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社會支持各維度上沒有顯著不同?!傲羰貎和摇碧嵘肆羰貎和纳鐣С炙剑瑢α羰貎和硇慕】涤蟹e極的作用。
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留守兒童之家”
留守兒童是困擾我國社會發(fā)展的嚴峻問題,5 800萬留守兒童生活在父母等“重要他人”缺失、監(jiān)護不力、教育力量薄弱、教育要素失調(diào)的留守環(huán)境中——留守兒童是發(fā)展上的弱勢群體。社會支持對處于不利環(huán)境條件下的兒童,是一個重要的應對資源。對于留守兒童,因為他們的親子教育缺失,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所提供的支持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與老師的支持是預測不利環(huán)境下兒童成功的兩個重要因素,同時,同伴支持也非常重要[1]。留守兒童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認為,社會支持越好的孩子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2]。而留守未成年犯的適應性、攻擊性與社會支持、家庭親密度有顯著的負相關,能夠有效預測攻擊性的是社會支持[3]。
基于留守兒童社會支持匱乏導致的種種身心發(fā)展不良的問題,許多學者提出了一些改善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建議,從監(jiān)護人、學校、政府部門等多個方面共同努力[4]。但是,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實踐行動較少。社會支持是一種積極的因素,能夠積極影響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但目前關于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研究還停留在描述層面,干預研究欠缺。依據(jù)留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制定具體可行的干預方案,是解決留守兒童健康發(fā)展的根本問題。本研究將對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狀況進行調(diào)查,然后設計相應的社會干預方案,以促進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被試
被試來自于安徽皖南某兩所農(nóng)村小學,地處較為偏遠的山區(qū),共106名高年級兒童參加調(diào)查,留守兒童為59人,非留守兒童為47人,所有留守兒童自評健康狀況良好。
(二)研究工具
問卷選用的是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Q),一共有10個條目,包括三條客觀支持問題和四條主觀支持問題以及三條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問題[5]。被試在該量表上得分越高,社會支持狀況越好。為方便留守兒童閱讀和回答,課題組對量表中部分詞句進行了修訂,如“同事”換成“同學”或“老師”。請心理測量專家對修改后的量表進行了審核,以保證問卷可信和有效。本次調(diào)查中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為0.75。
(三)研究過程
研究一采用量表測試方式,由一名主試和一名助理參加,兩者均為心理學專業(yè)本科生。通過班級集體施測,統(tǒng)一收回問卷,共有有效問卷88份,其中留守兒童43人,非留守兒童45人。
使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四)結(jié)果
非留守兒童和留守兒童在社會支持維度得分的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留守兒童、非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狀況
經(jīng)獨立樣本t檢驗,留守兒童在主觀支持維度上,極其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p<0.01),在支持利用維度上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p<0.05),客觀支持維度差異不顯著(p>0.05)。
(五)討論: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狀況
結(jié)果顯示,留守兒童所得到的客觀支持不低于非留守兒童。生活中,為補償不能親手照顧孩子的遺憾,留守兒童的父母大多通過電話和網(wǎng)絡來關心子女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在經(jīng)濟上對孩子比較寬松,回家會給孩子帶較多禮物,這使得留守兒童在來自父母客觀支持方面并不低于非留守兒童。在主觀支持維度,雖然有父母的電話關心及較為寬松的物質(zhì)補償,雖然有監(jiān)護人的照顧,都無法彌補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對父母關愛、親子交流的需要。另外,監(jiān)護人多是老人,教育觀念較為陳舊,對留守兒童的照顧主要局限在生活上,較少關心兒童的心理感受[6],因而使得留守兒童的主觀支持低于非留守兒童。由于留守兒童長時間與父母分開,性格日趨變得退縮、內(nèi)向或者攻擊、好動[7],樂群性低[8],在遇到困難或憂愁時不善于訴說或主動尋求幫助,這在一定范圍上影響了他們體驗到的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獲得和利用。
研究一結(jié)果印證了父母是留守兒童的重要支持來源的結(jié)論[9]。親子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在發(fā)展中缺失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支持也減少,留守兒童感覺自己是孤立的,所以,留守兒童在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度兩個維度上得分較低。留守兒童只有充分地、主動地利用社會支持,而且社會支持要保護留守兒童的自我信念、自尊等不受到破壞,才能夠促進留守兒童主動發(fā)展。
為了使留守兒童能夠體驗到更多的主觀支持,并提高其支持利用度,制定了“留守兒童之家”?!傲羰貎和摇笔侵敢粤羰貎和急壤^大的農(nóng)村學?;蜣r(nóng)村村部為基地,設置單獨的活動場所,為留守兒童提供免費的書籍雜志、互聯(lián)網(wǎng)、電話、體育器材等硬軟件設施,并經(jīng)常舉辦各種講座、團體心理輔導、大手拉小手活動等。該場所由專人管理,定期開放,供留守兒童學習、娛樂、交流和接受培訓。
“留守兒童之家”中具體的措施如下:
社會支持:請高校心理健康老師和心理學專業(yè)學生采取心理健康講座或者團體心理輔導來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團隊精神、自強精神;招募有愛心的當?shù)赝诵萋毠ず土羰嘏哉樟狭羰貎和纳睢?/p>
政府支持:建立留守兒童的活動場地,標準如下:1.場所的面積不能低于20平方米,裝修布置要溫馨、安全;2.配備電視、電腦、書刊、文體器材等,能滿足留守兒童的學習、休閑要求;3.專職或兼職人員管理,配備電話和網(wǎng)絡,可以免費使用;4.有管理制度、活動安排,并記錄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檔案。
學校支持:增設相關的活動場所、設施,開設周末家長學校,設立心理輔導中心,提高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對老師進行培訓,內(nèi)容為留守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現(xiàn)狀和應對方法。
家庭支持:教育外出務工家長多和孩子聯(lián)系,做到至少一周一個電話,一月一封信,一年回家一次;讓家長學會與孩子溝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對監(jiān)護人進行培訓,內(nèi)容為如何營造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
(一)被試
在安徽皖南偏遠地區(qū)選取兩所學校,均處于經(jīng)濟欠發(fā)達鄉(xiāng)鎮(zhèn)。選取162位留守兒童進行調(diào)查,回收142份有效問卷。
(二)研究工具
問卷選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三)研究設計
自變量為社會干預,分為兩個層次:實驗組(參加項目)和控制組(不參加項目)。社會支持的三個緯度為因變量。
(四)實驗程序:
1.前測:對實驗組、對照組留守兒童,實施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前測。
2.干預:實驗學校的留守兒童參加“留守兒童之家”,對照學校的留守兒童不參加。干預時間為12個月。
3.后測:支持項目完成后,實驗學校和對照學校的留守兒童參加《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測定,得到有效問卷142份。對同年級非留守兒童進行相同的測試,得到有效問卷57份。
4.問卷分析:使用spss for windows16.0對所有問卷展開統(tǒng)計分析。以前測、后測為重復測量變量,數(shù)據(jù)采用實驗組和對照組2×2混合實驗設計,對社會支持各個維度進行了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ANOVA)。
(五)結(jié)果
兩類兒童在社會支持各維度的分數(shù)如表2所示。
表2 實驗、對照留守兒童社會支持得分
為了更好地分析“留守兒童之家”對留守兒童的影響,以后測的社會支持三個維度得分為因變量,以前測的社會支持維度得分為協(xié)變量,以被試類別作為自變量,做協(xié)方差分析,結(jié)果如表3所示。
數(shù)據(jù)顯示,支持利用維度,參加“留守兒童之家”的留守兒童的分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留守兒童(p<0.05),主觀支持維度,參加“留守兒童之家”的留守兒童的分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留守兒童(p<0.01)??陀^支持維度,兩組不顯著(p>0.05)。
表3 實驗、對照留守兒童社會支持協(xié)方差分析(F值)
為更好理解實驗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狀況,把實驗組留守兒童的后測分數(shù)和同年級非留守兒童的分數(shù)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如表4所示。
表4 實驗組、非留守兒童社會支持得分差異
數(shù)據(jù)反映:在社會支持各個維度上,實驗組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無顯著差異(p>0.05)。數(shù)據(jù)表明,“留守兒童之家”積極影響了留守兒童的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水平也與非留守兒童一致。
(六)討論
從研究結(jié)果來看,參加“留守兒童之家”項目的留守兒童,客觀支持與對照留守兒童沒有顯著差異,在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兩個維度上,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在社會支持三維度上,達到了非留守兒童的水平。“留守兒童之家”干預措施中,主要從四方面提供了社會支持。
第一,社會的支持。舉辦的心理健康講座和團體輔導改變了留守兒童的思維方式,學會用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來對待父母外出打工,學會利用各種支持來發(fā)展自己。組織了各種社會力量,長期給予留守兒童各種關愛,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支持。第二,政府的支持。政府主導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場所,留守兒童有了一個固定而安全的學習、休閑、交流的地方,政府實施了留守兒童之家的考核方案,規(guī)定了考核要求。第三,學校的支持。學校領導與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學業(yè)、生活、情感方面的悉心關照,讓留守兒童感到溫暖,教師承擔起了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一部分責任,與留守兒童交流增多,給予更多關心,促進了師生關系,留守兒童感覺到了更多的支持和關愛。第四,家庭的支持?!傲羰貎和摇鄙鐣С址桨钢校改副仨毝ㄆ诤土羰貎和瘻贤?lián)系,同時,留守兒童可以通過免費的互聯(lián)網(wǎng)視頻和電話同外出的父母交流,在生活、情感方面分享,使他們能夠感覺到父母的溫暖與支持。志愿者和心理健康專家對監(jiān)護人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掌握留守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特點,讓監(jiān)護人給予更多的客觀支持和心理呵護。
“留守兒童之家”給處于不利條件下的留守兒童提供了較為穩(wěn)定的社會支持體系,留守兒童享有了較多的來自社會、學校、父母等的關心與支持,他們的社會支持水平得到提高。參加“留守兒童之家”項目的留守兒童與父母的交流增多,與老師和社會愛心人士的交往增多,性格變得開朗,樂群性提高,在遇到煩惱或困難時可以向社會支持系統(tǒng)獲得幫助,提高了他們對支持的獲得和利用水平?!傲羰貎和摇睂α羰貎和纳硇慕】蛋l(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1)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客觀支持上一致,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上留守兒童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
(2)“留守兒童之家”顯著提升了留守兒童的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水平,對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
[1]Becker B E,Luther S S.Social Emotional Factors Affecting Achievement Outcomes Among Disadvantages Students:Closing the Achievement Gap[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2(37):197-214.
[2]郭學東,李亞卿,王立娜,等.社會支持在初中生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14):530-531.
[3]趙蘭,唐娟,李科生.留守未成年犯攻擊性與社會支持、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9):790-791.
[4]王曉瑩.農(nóng)村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矯正方略探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70-73.
[5]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42-149.
[6]王東宇,王麗芬.影響中學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J].心理科學,2005(28):477-479.
[7]黃愛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8):351-352.
[8]王東宇.小學“留守孩”個性特征及教育對策初探[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10):354-355.
[9]劉霞,趙景欣,申繼亮,等.初中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狀況的調(diào)查[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15):183-185.
責任編輯:吳強
The Impact of the Project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Home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ZHANG Xiaoyi,WANG Ruil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Anhui,245041 China)
Through two researches,the social support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mpact of the project of left-behind children’home on the social suppor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studied.In the first research,a pai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non-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tested by the“Social Support Assess Questionnaire”,it was found that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subjective support and its using dimens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n-left-behind children,while in the objective suppor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obvious.In the second research,two group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pre-tested by the“Social Support Assess Questionnaire”.Then the first group participated in the activities of‘left-behind children’home,and the second group didn’t participated in the activities.12 months later,all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the test of“Social Support Assess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group in the objective support is not different from the second group,while in the subjective support and the usin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econd group.The social support dimension of the two group is no difference.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had shown that left-behind children’s home is effective in promoting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social support,and also is positive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left-behind children;social support;left-behind children’s home
C913
A
1673-8004(2014)04-0148-05
2013-11-26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社會干預項目研究——以安徽歙縣為例”(項目號:2009sk312)的研究成果。
張孝義(1981-),男,河南南陽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