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青
到現(xiàn)在為止,李佳還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成功過。
干了3個項目,2個失敗了,1個剛起步。李佳覺得自己沒那么辛酸,但周圍已經(jīng)有了一些議論,說她一直創(chuàng)業(yè),一直失敗,和堅忍一類的品質(zhì)。把她說成一個悲壯的炮灰。
那些人不了解她,卻好像看穿了她的一生似的,李佳討厭這個。
她還不到24歲,這個年齡,當個老板是有點兒尷尬的。
手下人最小也是89年的,大一點兒的85的都有,這么一群人跟著一個90后,拉下臉來提要求不是一件容易事。
這還不算,出入酒吧,跟老板談生意,年齡小才是問題。
她也是在做“酒吧客”之后才意識到這點。這是一個類似“大眾點評”的網(wǎng)站,介紹北京各色酒吧,細到去每一個酒吧穿什么得體,點哪一款酒好喝,還有些專給“酒吧小白”的入門貼,教年輕人怎么玩兒。
網(wǎng)站是李佳創(chuàng)辦的,主創(chuàng)團隊只有7個人,受眾是那些初次進酒吧,或玩兒得不太熟的年輕人。做了這生意后,李佳在一年里逛的酒吧比過去23年加起來還多。
這是她的工作。每天晚上,從7點入場,到凌晨2點離開,她要緊鑼密鼓地逛,越多越好,跟各色老板打交道,談“項目”,看環(huán)境,熟悉每一款酒。
當然,一上來就談“項目”,這辦法最低級。有一次,她在五道口一個挺有名氣的酒吧里,勸老板跟她合作辦一場活動,一來對網(wǎng)站是個宣傳,二來活動的費用老板可以抽成。老板的眼光有點兒異樣,帶著一點兒上下打量的意味,覺得那好笑,又令人不屑,最后優(yōu)越地告訴她:我們客人夠多,不需要跟你們合作就已經(jīng)爆滿了。言外之意是,胡鬧也要分地方,我們是什么檔次你看不出來了嗎?
“那種眼光真讓人難受”,李佳說,“那樣子好像是,干嗎?你們學生社團的吧?那種不屑……太難受了?!?/p>
那就換個辦法,她發(fā)現(xiàn)人和人之間最容易建立信任的關系還是朋友,而交朋友總是從交換隱私開始的。
于是,她開始跟每一個老板聊天,觀察對方的喜好,有時談談調(diào)酒,有時一上來就來一句:“我失戀了?!泵Φ臅r候她一個晚上談4個酒吧,跟每一個老板講自己的失戀經(jīng)歷。
酒吧人雜“水又深”,很多顧客和老板之間有著很緊密的關系,要改變他們的習慣,讓他們通過線上的一個應用聚集起來,再帶到線下,這太難了。
為了宣傳自己的網(wǎng)站,李佳也搞過噱頭,比如跟酒吧合辦活動,“拉丁party”,“69party”,這類活動她自己站在大街上發(fā)傳單發(fā)了2天,招來了200個老外。再就是辦一場“Open mac”,一個話筒放在前面,愛唱的過來唱,帶吉他也行?!暗袊藳]有high習慣,9點開場,12點才high起來”,這點讓李佳為難。
但對一群草創(chuàng)階段的孩子來說,這已經(jīng)很好了,一晚上收入2000-3000快,還帶熱了一些很冷僻的酒吧,分成時老板那股高興勁兒,對李佳是個巨大的恭維。但她知道這么做的瓶頸:“沒法規(guī)?;?,可能做一場就夠了,對網(wǎng)站也沒有promotion的作用,很難把線下帶到線上去?!?/p>
常常的,一場活動,她要從頭待到尾,一半帶動氣氛,一半維護秩序,喝醉、掐架都要處理,中場冷下去了,她要出來做些引導。
“我可以10分鐘內(nèi)把一個人逗笑”,李佳說,人際交往上她本來就有天分,干了這行后,真真假假的客套話更是拿來就說,駕輕就熟。
當然,失戀經(jīng)歷是編的,跟各色人打交道,起碼的保護意識她還是有,為避免講混講錯,她用統(tǒng)一的版本。
剛創(chuàng)業(yè)時,李佳也雄心壯志,覺得那不只是生意,更是觀念上的問題。和一切有著優(yōu)越條件的90后一樣,她創(chuàng)業(yè)不只是為了生存,更想改變點兒什么,比如思想上的東西、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她也知道,這很難。
在澳大利亞讀書時,李佳喜歡逛酒吧,那是年輕人的好去處,大家跳舞,放松,聊天,是個開放年輕的空間。但中國不一樣了,人們提起酒吧,總帶一點兒曖昧的意思,“很容易就涉黃了?!?/p>
她知道事情不是這樣,酒吧也分很多種,規(guī)矩差的那種酒吧,工作人員會把空酒瓶塞在客人桌子下,結(jié)賬時魚目混珠多收些錢。但也有一些清爽別致些的,好玩兒又放松,不能一概而論。
她想把酒吧細分,到底是輕吧、PUB,還是哪種類型,每一個的秩序、氛圍、環(huán)境怎樣,要說清楚?!斑@個市場毛利很大”,她說,“一杯酒成本1塊錢,賣到30多,大家對酒吧的需求也在增長?!彼吹竭@當中的機會。
念頭是2012年中旬有的,那時她還在澳大利亞的麥考瑞大學讀大四,同學都忙考試,她卻開始寫商業(yè)策劃書?!坝惺裁从??”同學問,“怎么不忙正經(jīng)事?”學“應用金融”這專業(yè)的同學們,大多想著拿綠卡、拿學位的問題,要么留下移民,要么回國找個大公司。
家里也不同意。父母都在中石油,想讓她進國企做個穩(wěn)定工作,“女孩子找個工作,嫁人算了?!?/p>
李佳不愿意,“一眼看到10年后,沒意思。”她不愿意過一張報紙一杯茶水的日子,那無趣也不自由,她想為生活考慮,而不僅僅是生存。
于是,籌劃,找人,拉投資,做技術,一個7個人的小團隊就這么成立了。這個團隊在一年里共花了她一萬五千元,“我在用人上很摳的”,她說,沒有錢,團隊主要實行精神統(tǒng)治,在酒吧里喝喝酒,暢想一下將來,喝多了,說的話也越來越感人,這種時候她拍拍手下的肩膀:“哥們兒,頁面明天能給我嗎?”
一開始也拉不下臉,說不出狠話來,往往留著余地,提要求也是有商量的,可慢慢發(fā)現(xiàn)這樣不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一個環(huán)節(jié)做不好,就沒法交給下一個。這是一個年長的投資人告訴她,你要在說狠話和撕破臉之間選一個,最開始把規(guī)則都說清,以后就免了一層麻煩。
每一次團隊建設,她都把場地安排在酒吧里,那是最直接的體驗,團隊也是用戶,去了才知道要什么。被創(chuàng)業(yè)的情緒帶動著,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正站在最好的一個浪頭上。機會是要趕的,2013年O2O(onlne to offline)正流行,“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李佳說。
他們確實小有成績了,投資人已經(jīng)有了, 網(wǎng)站瀏覽量1天達到2000,她開始考慮開發(fā)APP了。
可一切來得快,去得更快。
公司剛有一點起色,家里就催她回澳洲去,已經(jīng)畢業(yè)了,進另一所名校讀研究生才對。其實李佳一直在趕時間,想趕在本科畢業(yè)前做出點兒東西,這樣就可以征得父母同意回京創(chuàng)業(yè)。她知道要說服父母,言語不如作品,創(chuàng)業(yè)這一年,她學會了從結(jié)果來理解事情。也明白了世界就是這樣的規(guī)則,看人,勸人,說什么都是空的,拿出東西才是真。
但這個半吊子網(wǎng)站遠不能讓父母定下心來。女兒有好的教育,學的又是麥考瑞大學最好的應用金融專業(yè),帶著這樣的條件,不進大公司,卻去酒吧里跑,這不是暴殄天物嗎。
好在李佳還有投資人,她快馬加鞭地籌劃著項目,投資人說只要做好了,就可以上線運行,一切好說,可她趕出來卻發(fā)現(xiàn),她被架空了,那筆投資沒了著落。
涉世未深,她花了很長時間來理解這件事情,直到現(xiàn)在她也沒想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自己看人不準,天真輕信。不久網(wǎng)站也被黑掉了,她想花點錢找技術來維護,但沒了投資,這點錢都拿不出,加上家里的壓力,她一下子低落下來。
這個從來大大咧咧意識不到壓力的人,開始整夜整夜的失眠,一個月里吃不香,睡不好,一半不解,一半不甘,難道就這么算了嗎?每一次,之前的用戶發(fā)信息給她:什么時候APP上線?她都覺得心疼,心疼自己已經(jīng)做的東西,也恨自己認人不準。
之前她還做過Relaxsoul生活網(wǎng),倒了,又做了這個酒吧客,現(xiàn)在酒吧客也倒了,連一個網(wǎng)站都沒留下。
現(xiàn)在,李佳又開始做在線教育了,網(wǎng)站像模像樣,勁頭一如從前,她有大把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
兩次教訓后,她也開始一本正經(jīng)的學著當老板了,這件事兒沒那么天真。“我之前以為,領導者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資源,分配資源、整合資源的人,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這個所謂的創(chuàng)始人就是又忽悠,又坑蒙拐騙,拉人入伙?!?/p>
她笑起來,口氣老道的總結(jié)著經(jīng)驗:“其實領導者,你的職位,就決定你的服務范圍,當你為團隊服務的時候,你就是領導者;當你為一個市場服務的時候你就是個總監(jiān),就這樣?!?/p>
無論如何,風已經(jīng)來了,她很堅定,說自己一定會做下去,直到飛起來,“像那只站在風口上的豬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