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清
摘 要: 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對語文教學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近年來,朗讀教學越來越受到老師們的關注與重視,但低段朗讀教學存在很多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目標朦朧化,指導方法簡單化,評價語言虛假化。作者認為低段朗讀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教學定位鮮明點、準確點,朗讀評價務實點、靈活點,朗讀指導多點,形式方法多點。
關鍵詞: 低段朗讀教學 教學目標 朗讀評價 朗讀形式
一、低段朗讀教學的誤區(qū)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的確,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對語文教學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特級教師于永正所言:“任何一種語文能力的得來都離不開讀?!苯陙砝首x教學越來越受到老師們的關注與重視。但筆者發(fā)現(xiàn),小學朗讀教學,尤其是低段朗讀教學依然存在很多誤區(qū)。
(一)教學目標朦朧化
朗讀應當“有感情”,這是很多老師的“共識”。從孩子進入一年級,許多教師就不遺余力,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師、學生均受訓練之苦,耗時不少,收效卻甚微。究其原因,在于教師沒有明確教學目標,人為地提高要求,過早地提出“有感情朗讀”的要求。
其實,“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語文課程標準》對于朗讀的總體要求。認真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不難發(fā)現(xiàn),課標對于各年段朗讀教學的要求各不相同。低年級的要求是“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細細翻閱教材,會發(fā)現(xiàn)第一冊教材中對于每篇課文的朗讀要求只是“正確、流利地讀”;第二冊教材的要求是“朗讀課文”;第三冊只對《紙船和風箏》等三篇課文提出“有感情朗讀”的要求;到了第四冊才較多出現(xiàn)“有感情朗讀”的要求。部分教師沒有準確把握低段朗讀教學的要求,教學目標朦朧,導致朗讀教學走入誤區(qū)。
(二)指導方法簡單化
低年級學生認知水平有限,缺少朗讀的知識與相關的體驗、經(jīng)驗,朗讀水平較低,特別需要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但部分教師朗讀指導的策略過于單調、機械,常常在分析、講解完某個句子后“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或是“請同學們用這種語氣把這個句子讀一讀”,或是“請同學們美美地讀一讀”,然后一個接一個地試讀,“你再讀讀”、“全班一起來試試”。嚴格地講,教師只是給學生提供了朗讀的時間與機會,朗讀指導完全流于形式,缺少實質性的方法滲透,對于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培養(yǎng)語感沒有明顯作用。有的教師更直截了當,見學生朗讀有困難,便要求:“要把某一個詞讀得重些”、“把這個句子讀得快些”、“這個詞后面要停一會兒”。這種所謂的指導只關注聲音的表現(xiàn)形式,完全忽略學生對文本內蘊的感受與理解。
(三)評價語言虛假化
低年級學生朗讀水平不高,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往往比較多,為了不挫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有的教師為評價而評價:“你讀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會朗讀”。讀得好的學生覺得自己不錯,讀得差的學生也陶醉其中,渾然不覺。筆者認為,教師的朗讀評價非常重要,好的評價語不僅能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朗讀的興趣,而且能起到點化之功,讓學生入朗讀之境,悟朗讀之術。如果一味地夸,一味地贊,勢必掩蓋學生朗讀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錯失一次又一次引導與矯正的機會。
二、解決對策
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認為低段朗讀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學定位鮮明點、準確點
低年級朗讀是有明顯序列的,從正確→流利→讀出一定的語氣→有一定的感情,要求層層提升。低年級教師應明確各階段的不同要求,遵循學生的閱讀規(guī)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把每一階段的要求都落到實處,踏踏實實地訓練好每一步,這樣學生的朗讀水平才能穩(wěn)步提高。
筆者認為教學一年級的課文,教師應注重指導學生“讀正確、讀流利”,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恰當?shù)赝nD;不頓讀、不指讀、不唱讀、不重復、語速合適。如《雨點兒》一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采用擬人手法,文中又有大雨點兒與小雨點兒的對話,應該說是練習“有感情朗讀”的好范本,但對于一年級學生,朗讀指導時仍應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讀正確、讀流利上。像“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一句,包含的生字多,句子又長,一年級學生往往讀不好,這樣的句子教師應舍得花時間進行指導。
二年級仍應以讀正確、讀流利為重點,在此基礎上,慢腳步、緩節(jié)奏,選擇合適的課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如第三冊的《紙船和風箏》一文,故事內容淺顯、易懂。文中的松鼠與小熊互贈禮物,共同收獲快樂,吵了架后雙方都非常難過,最后又成為好朋友。故事內容切合的學生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可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總的來說,低段朗讀教學定位必須準確而有度,一要把握學段“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大目標,二要把握學期朗讀中的目標,三要依據(jù)所教課文的特點把握課文朗讀小目標。
(二)朗讀評價務實點、靈活點
有效的朗讀評價是促進朗讀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如何作好評價呢?鑒于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筆者認為朗讀評價一要具有針對性,抓準“評價點”;二要具有指導性,指出方向,提出改進的建議,拒絕簡單、籠統(tǒng)、模棱兩可的表態(tài);三要充滿感性,將抽象的指導和評點融于感性的語言中;四要注重正面性,在指出問題的同時不挫傷孩子朗讀的積極性。如在指導學生讀《筍芽兒》中“春雨姑娘……低聲呼喚著沉睡的筍芽兒:‘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一句時,一孩子讀得聲音響亮,語氣平淡,筆者沒有生硬地指導,機械地說教,故意縮一縮脖子,捂一下耳朵,裝出嚇了一跳的神情,用風趣的語調說:“哇,春雨姑娘聲音這么響,筍芽兒都嚇壞了!”馬上有孩子站起來說:“老師,這句話應該讀得輕一點兒,因為是在低聲呼喚?!绷硪缓⒆诱f:“讀得這么響,有點像在罵人,不像是在呼喚?!庇钟泻⒆诱f:“筍芽兒在彈奏樂曲,心里應該很高興的,可以讀得溫和一些?!边@樣的評價機智、坦誠,直接指出孩子朗讀時存在的問題,感性的語言輔以有趣的神態(tài),又讓孩子感覺輕松。在妙趣橫生中孩子們產(chǎn)生理解和頓悟,朗讀能力得到提高。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引導他們從字音、停頓、表情、流暢度等方面進行評議。如在教學《棉花姑娘》最后一小節(jié)時,在一個孩子讀完課文后,筆者讓學生評一評。馬上有孩子說:“他讀得太慢了,好像棉花姑娘還在生病?!庇泻⒆诱f:“他臉上可以笑瞇瞇的,我病好了,也是笑瞇瞇的。”也有孩子指出:“他把‘碧綠碧綠讀成‘碧綠了?!惫P者表揚他們評得好,然后說:“你覺得應該怎樣讀?你來試試看?”這樣,孩子通過評議,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了課文表達的感情,還認識到自己朗讀的成功和不足之處,有利于總結經(jīng)驗,提高朗讀能力。
(三)朗讀指導多點形式多點方法
合理的評價是朗讀指導中關鍵的一步,但是朗讀評價并不能完全代替指導,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缺乏朗讀經(jīng)驗的積淀,很多時候不能憑借評價觸類旁通,這時候需要教師多形式多方法地指導。
1.多一些范讀引領,少一些講解分析。
不可否認,朗讀具有一定的基本方法,比如,看到標點符號應適當停頓,有些長句子中間沒有標點應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適度間歇,詞組應當連讀等。對于低年級的孩子,這些朗讀方法與基本技能的習得首先是從模仿開始的,因此,教師范讀在低年級朗讀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語第一冊《小小的船》一文共四個分句,每句都包含形容詞加名詞這種結構的詞組,如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一年級孩子受幼兒園兒歌、童謠“唱讀”的影響,讀時容易把“的”字拖得又響又長。教學時,筆者先出示這四個詞組,讓學生讀一讀,發(fā)現(xiàn)存在“的”字的拖音現(xiàn)象,并告訴學生:“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我讀得跟你們有點不一樣,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能發(fā)現(xiàn)。”筆者的范讀給了孩子形象的感知,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的”字應該讀得輕一些,短一些,詞組應該連在一起讀。經(jīng)過多次跟讀,孩子們有了明顯進步。
范讀還能以聲傳情,以聲啟智。低年級學生處在學習“有感情朗讀”的起步階段,這時教師的范讀具有更現(xiàn)實更直接的指導作用。在學生“情動而聲不發(fā)”的時候,老師應摒棄“如何朗讀”的講解指導,抓住時機,露上一手。通過老師的“以‘聲作則”,學生辨析自己與老師在語調、語音和情感上的差異,從中領悟正確與偏頗,增強語感。這時的范讀遠比純粹地告訴學生要讀出什么語氣效果要好得多。
應該注意的是,多用范讀不等于濫用范讀,范讀還應把握好時機。(1)范讀應讀在難讀處;(2)師可范讀,生也可范讀;(3)范讀應與適時的點撥相結合;(4)范讀應與尊重學生讀的個性相結合。如果教師自身不具備良好的朗讀素養(yǎng),就應慎用范讀。
2.多一些自主讀,少一些齊讀。
朗讀是學生個人通過語言文字獲取信息的一種活動,學生的水平、能力各有差異,朗讀的速度應當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適當控制。如果把全班學生捆在一起朗讀,勢必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到與別人的協(xié)同一致上。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朗讀訓練主要應采取自主讀的方式,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出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
當然,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無論是范讀還是自主讀,單一形式的讀往往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在朗讀的形式上多想些花樣: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可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可采用引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時,可齊讀。教師還可以有機采用小組讀,配樂朗讀,表演讀,競賽讀,自選讀,限時讀等不同形式,通過適當?shù)貏?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氣氛讓學生愿讀、樂讀、爭著讀。一句話,朗續(xù)訓練必須想方設法地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從讀書的形式到內容都給學生以自由的空間,防止機械、重復、單調的死讀書現(xiàn)象。
總之,朗讀指導既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起步環(huán)節(jié)。朗讀作為一種學習手段,同時又是學習目的,其訓練的過程必須既具科學性又具藝術性。所以朗讀訓練既不可操之過急,又不能流于形式。教師應該有明確的目的、周密的計劃、合適的方法,這樣朗讀教學之花必將開得更鮮艷。
參考文獻:
[1]湯蒙.朗讀教學的誤區(qū)及有效落點.小學語文教師之友,總第361期.
[2]陳麗娜.談小學低段朗讀指導的基礎性.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