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眾
摘 要: 江蘇高考改革,要求老師實現(xiàn)職能轉變,對學生的閱讀計劃、方法等方面進行有效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達到高考考查的要求。
關鍵詞: 教師職能 名著閱讀 閱讀計劃 閱讀方法
隨著教育部提出新的課程計劃,江蘇省2008年實行新高考制度,試卷的格局和內容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2008年江蘇省教育部頒發(fā)的考試說明首次把《紅樓夢》等長篇小說類文學名著列入考試范圍。名著名篇閱讀,要求了解有關名著名篇的主要內容、藝術特色等,共計15分。名著篇目在《附錄》上也有規(guī)定,主要有十部作品,并且每年篇目會有不同程度的修改。2014年的考試說明中名著篇目增加到11篇,說明江蘇高考對名著考查的力度加大。
一
由此可見,文學名著閱讀對學生的升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那么當前蘇北的學生閱讀是什么樣的狀況呢?我對高中學生閱讀狀況作了調查,包括閱讀方法,閱讀計劃,對課內還是課外閱讀興趣都濃厚,是否明確閱讀目的等方面。我們在高中一、二、三年級做了調查,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前高中學生的閱讀狀況。
1.有閱讀要求而無閱讀方法
幾乎所有被調查的對象都認為閱讀名著是有必要的,但是只有31%的學生知道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恰當?shù)拈喿x方式,其他學生只習慣于略讀或精讀,造成閱讀效率低下或閱讀興趣下降。
2.有閱讀而無計劃
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對什么有興趣便讀什么書。不會制訂計劃,讀一系列或某一方面的書,造成知識不夠系統(tǒng),不夠全面,只是零星、碎片,很難對學習有所幫助。
3.有一定閱讀數(shù)量而無閱讀品位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對高考要求讀的文章不感興趣。學生對卡通漫畫繪圖小冊子、粗制濫造的武打言情小說、“搞笑”作品或寫當代影視歌星、體壇明星之類的“時尚”雜志,甚至新生代的“另類文學作品”感興趣。我們不能說這些書籍沒有一點價值,但這些書肯定沒有經過時間沉淀的經典著作有價值。
4.有閱讀但無目的
大多數(shù)學生不會在閱讀之前明確要篩選有用的信息、積累重要語段、欣賞精彩語段、探尋作者情感、提升文學素養(yǎng)等閱讀目的。
5.有閱讀興趣而無閱讀習慣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只有15%的學生閱讀時有好習慣,他們總是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里(午休或晚上睡覺前)至少閱讀半個小時以上,有的學生則會在讀書時做閱讀記號、批注,養(yǎng)成讀書動筆墨的好習慣。
6.有閱讀行為卻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大多數(shù)學生不會對作品進行深入思考,挖掘作品深層次的東西,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的讀書只能說是有讀書的過程卻效果不佳。
二
新時代的新要求決定了教師職能的新變化,教師將逐步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未來的設計者、智力資源的開發(fā)者、人生的榜樣、學生心理的輔導員。
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自身職能,對高考附加題——名著名篇閱讀現(xiàn)狀及其對策作認真思考,努力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名著導讀和閱讀指導的新途徑,從傳統(tǒng)的教育者轉變成適合新課程需要的新型教師。
1.教師要完成小語文向大語文觀念的轉變
古人指明了學習語文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分別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必須樹立大語文教育觀,開闊學生視野,把學語文、用語文放到社會大課堂的廣闊背景中。
2.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盡各種辦法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積極性。
(1)課堂聯(lián)系課外。學生在課內讀了一篇感興趣的文章,教師要及時引導他們讀同一類文章。
(2)以學生演講促名著閱讀。教師要求名著閱讀較好的學生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名著中的成語或人物小故事,每周的輔導課課前3分鐘讓學生演講,激發(fā)其他學生的興趣。
(3)通過作文課促閱讀。一般先布置一個與名著有關的作文題目,要求學生寫成文章,他們?yōu)榱伺暹@些問題,必然要認真閱讀相關名著。
(4)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促閱讀。當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與名著有關的人物及情節(jié)、典故、歇后語等時,引導學生從書本中尋找相關情節(jié)。
(5)以影視作品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可以放一些相關名著的影視作品,通過影視作品初步激發(fā)學生對作品的興趣,了解大概內容以后讓學生閱讀原著,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
(6)以講促讀。教師在課堂上精彩的講述,讓學生感受到名著的精彩,必然“胃口”大增,就會主動閱讀名著。
3.學生閱讀計劃的制訂者
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的篇目,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分三年閱讀完。這樣既可以深入地閱讀名著名篇,又可以很好地完成高考的附加題。
4.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者
教師首先應教會學生三讀法、瀏覽性的泛讀、探求性的速讀、品味性的精讀;“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圈點勾畫、作批注、寫讀書筆記、制作卡片、邊讀邊思考等方法,指導學生根據(jù)閱讀內容和閱讀需要選擇閱讀方法。
5.學生閱讀效果的檢查督促者
每個人都有惰性,學生更是如此,這就需要老師督促學生。首先,老師要檢查學生閱讀的數(shù)量,看看有沒有完成閱讀計劃。其次,檢查學生閱讀的效果,如學生摘抄、記錄有關的名著閱讀筆記;考試中設置一些名著相關開放性的試題等。
6.學生回答名著題技巧的指導者
(1)明確文學名著題的擬題角度和形式,了解這種題型的規(guī)律、特點。文學名著題多從對名著的名稱、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內容理解等角度擬題,又多以選擇題、簡答等題型對考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檢測。
(2)明確名著題的答題策略,掌握解題的技巧和方法。①注意對名著主要情節(jié)、人物形象和思想意義等知識的積累。②注意審清題目的要求。③注意答題的切入點。
名著是數(shù)千年文化的積淀,名著閱讀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指導名著閱讀是值得語文教師長期關注的問題。只要我們轉變職能,潛心鉆研指導藝術,就一定會帶領學生走進異彩紛呈的名著世界。
參考文獻:
[1]2008年—2014年江蘇省考試說明.
[2]語文教學與研究.199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