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軍
【摘要】 目的 探討聯(lián)合檢測血清總膽汁酸(TBA)與肝功能酶學指標在臨床診斷肝臟疾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肝臟疾病患者120例(其中急性肝炎30例, 肝硬化50例, 肝癌40例)和40例健康對照組, 分別檢測其血清TBA與肝功能酶學指標含量, 分別比較各組指標的濃度變化。結果 急性肝炎組、肝硬化組以及肝癌組和健康組相比, 血清TBA、ALT、AST、GGT和ALP水平明顯偏高;急性肝炎組TBA水平最高, 肝硬化組、肝癌組TBA水平均低于急性肝炎組(P<0.05)。結論 聯(lián)合檢測血清總膽汁酸與肝功能酶學指標在臨床實踐中對了解和診斷肝臟疾病有著一定的意義,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總膽汁酸;肝功能酶學;肝臟疾病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total bile acid and liver function enzymes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CHEN Wei-jun.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Haifeng Pengpai Memorial Hospital, Shanwei 516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total bile acid and liver function enzymes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Methods There were 120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treated patients (including 30 cases, 50 cases of acute hepatitis,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40 cases) and 40 cases of healthy as control group from June 2012 to Sept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the serum TBA and liver function enzymes were detected in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concentration index. Results In acute hepatitis group, liver cirrhosis group and liver cancer group and healthy group, serum TBA, ALT, AST, GGT and ALP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cute liver inflammatory group had the highest TBA level, liver cirrhosis group, hepatic carcinoma group were lower than TBA level in acute hepatitis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total bile acid and liver function enzymes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Total bile acid; Liver enzyme; Liver disease
眾所周知, 肝臟具有極其強大的代償功能, 故當肝臟病變輕微時不足以引起其功能的變化, 也就是說雖然檢測肝臟功能的方法很多, 但是大部分實驗方法的特異性都不強, 不能夠準確的了解肝臟的病因和病變程度。人體血清總膽汁酸(TBA)是由肝臟合成并分解代謝, 從而維持人體膽汁酸的相對穩(wěn)定, 它可以調控肝臟的功能。有相關文獻指出, 總膽汁酸測定是一項比較敏感和有效的肝功能試驗之一[1]。作者通過對血清總膽汁酸與肝臟功能酶學的各個指標進行聯(lián)合檢測分析, 從而了解其在臨床實踐中對肝臟疾病診斷的重要意義?,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肝臟疾病患者120例, 其中, 男78例, 女42例;年齡16~72歲, 平均(36.5±3.0)歲;包括急性肝炎30例, 肝硬化50例, 肝癌4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各類肝?。ㄈ缇凭愿窝?、脂肪肝)及代謝性疾患的患者。并設40例健康體檢患者, 男25例, 女15例, 平均(36.4±3.1)歲。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清晨8:00空腹狀態(tài)抽取4 ml靜脈血, 給予離心分離血清, 半小時后采用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分別檢測其血清TBA與肝功能酶學指標含量, 其中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AST)、γ-谷氨酰轉移酶(GGT)、堿性磷酸酶(ALP)。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以(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急性肝炎組、肝硬化組以及肝癌組和健康組相比, 血清TBA、ALT、AST、GGT和 ALP水平明顯偏高;急性肝炎組TBA水平最高, 肝硬化組、肝癌組TBA水平均低于急性肝炎組(P<0.05)。見表1。endprint
3 討論
肝臟作為人體消化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代謝器官, 其功能復雜, 肝功能的受損對膽汁酸的分泌和代謝也會產生很多的影響。當肝細胞發(fā)生病變或患膽管疾病時可引起膽汁的代謝障礙, 不但會損傷和影響肝臟的代謝解毒功能, 還會使患者血清中的TBA水平發(fā)生變化[2]。故臨床上經常通過檢測血清中TBA來判斷肝功能的狀況及預后。有文獻指出, 當肝功能受損時會使進入血中的膽汁酸含量顯著升高, 血清TBA升高與肝細胞損傷程度成正比,也是反映肝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血清指標之一[3]。在作者的研究中,各組肝病疾患中, 急性肝炎組TBA水平最高, 肝硬化組、肝癌組TBA水平均低于急性肝炎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提示,各種肝臟疾患引起的肝細胞的分泌、代謝發(fā)生異常, 都會引起血清TBA、肝功酶學指標的變化, 而TBA的變化最為明顯。大量文獻顯示[4, 5], 急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變化時, TBA和肝功酶學指標會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的增大而增高;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中, 肝功酶學指標與TBA無關, 這也提示慢性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 肝臟強大的代償功能會使TBA和肝功酶學指標恢復正常。
另外, 作者還發(fā)現(xiàn), 雖然肝癌組患者的AST、ALT及TBA等指標之間沒有相關性。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較, 患者的淤功酶學指標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有文獻報道[6], 膽汁淤滯在肝總管中會引起GGT的變化, 將其從細胞膜上分解開來, 然后引起其合成、分解。GGT在肝臟中主要與肝細胞等細胞膜結合, 故進入人體血清中最多為肝臟產生。所以, 在較多的膽系疾患都會出現(xiàn)GGT的明顯增高, 而在肝實質病變中GGT水平一般會出現(xiàn)中度升高的趨勢, 這也可作為鑒別肝膽疾病的一個重要方面。實驗發(fā)現(xiàn), 肝癌組與健康對照組比較, GGT的水平增高更明顯,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 聯(lián)合檢測血清總膽汁酸與肝功能酶學指標在臨床診斷肝臟疾病有著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可以把它作為肝功能檢查的一項常規(guī)指標, 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思珊.血清總膽汁酸檢測在肝病診斷中的應用.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28(1):174-175.
[2] 孫慶梅.血清酶聯(lián)合血清總膽汁酸在肝臟系統(tǒng)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當代醫(yī)學, 2013,21(4):58-59.
[3] 歐陽偉.血清總膽汁酸測定在肝病診斷中的意義.醫(yī)學信息(中旬刊), 2011,1(1):111-112.
[4] 段正軍,段生壽,徐杰,等.血清總膽汁酸與肝臟功能酶學指標聯(lián)合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32(5):612-613.
[5] 周家瑾,潘繼承.乙肝患者血清總膽汁酸、前白蛋白與相關酶學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價值分析.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 2012, 9(2):66-68.
[6] 呂磊,張國慶,金彥,等.體內膽汁酸質量濃度變化的臨床意義及研究進展.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9(2):159-161,165.endprint
3 討論
肝臟作為人體消化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代謝器官, 其功能復雜, 肝功能的受損對膽汁酸的分泌和代謝也會產生很多的影響。當肝細胞發(fā)生病變或患膽管疾病時可引起膽汁的代謝障礙, 不但會損傷和影響肝臟的代謝解毒功能, 還會使患者血清中的TBA水平發(fā)生變化[2]。故臨床上經常通過檢測血清中TBA來判斷肝功能的狀況及預后。有文獻指出, 當肝功能受損時會使進入血中的膽汁酸含量顯著升高, 血清TBA升高與肝細胞損傷程度成正比,也是反映肝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血清指標之一[3]。在作者的研究中,各組肝病疾患中, 急性肝炎組TBA水平最高, 肝硬化組、肝癌組TBA水平均低于急性肝炎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提示,各種肝臟疾患引起的肝細胞的分泌、代謝發(fā)生異常, 都會引起血清TBA、肝功酶學指標的變化, 而TBA的變化最為明顯。大量文獻顯示[4, 5], 急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變化時, TBA和肝功酶學指標會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的增大而增高;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中, 肝功酶學指標與TBA無關, 這也提示慢性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 肝臟強大的代償功能會使TBA和肝功酶學指標恢復正常。
另外, 作者還發(fā)現(xiàn), 雖然肝癌組患者的AST、ALT及TBA等指標之間沒有相關性。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較, 患者的淤功酶學指標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有文獻報道[6], 膽汁淤滯在肝總管中會引起GGT的變化, 將其從細胞膜上分解開來, 然后引起其合成、分解。GGT在肝臟中主要與肝細胞等細胞膜結合, 故進入人體血清中最多為肝臟產生。所以, 在較多的膽系疾患都會出現(xiàn)GGT的明顯增高, 而在肝實質病變中GGT水平一般會出現(xiàn)中度升高的趨勢, 這也可作為鑒別肝膽疾病的一個重要方面。實驗發(fā)現(xiàn), 肝癌組與健康對照組比較, GGT的水平增高更明顯,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 聯(lián)合檢測血清總膽汁酸與肝功能酶學指標在臨床診斷肝臟疾病有著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可以把它作為肝功能檢查的一項常規(guī)指標, 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思珊.血清總膽汁酸檢測在肝病診斷中的應用.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28(1):174-175.
[2] 孫慶梅.血清酶聯(lián)合血清總膽汁酸在肝臟系統(tǒng)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當代醫(yī)學, 2013,21(4):58-59.
[3] 歐陽偉.血清總膽汁酸測定在肝病診斷中的意義.醫(yī)學信息(中旬刊), 2011,1(1):111-112.
[4] 段正軍,段生壽,徐杰,等.血清總膽汁酸與肝臟功能酶學指標聯(lián)合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32(5):612-613.
[5] 周家瑾,潘繼承.乙肝患者血清總膽汁酸、前白蛋白與相關酶學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價值分析.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 2012, 9(2):66-68.
[6] 呂磊,張國慶,金彥,等.體內膽汁酸質量濃度變化的臨床意義及研究進展.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9(2):159-161,165.endprint
3 討論
肝臟作為人體消化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代謝器官, 其功能復雜, 肝功能的受損對膽汁酸的分泌和代謝也會產生很多的影響。當肝細胞發(fā)生病變或患膽管疾病時可引起膽汁的代謝障礙, 不但會損傷和影響肝臟的代謝解毒功能, 還會使患者血清中的TBA水平發(fā)生變化[2]。故臨床上經常通過檢測血清中TBA來判斷肝功能的狀況及預后。有文獻指出, 當肝功能受損時會使進入血中的膽汁酸含量顯著升高, 血清TBA升高與肝細胞損傷程度成正比,也是反映肝細胞合成和分泌的血清指標之一[3]。在作者的研究中,各組肝病疾患中, 急性肝炎組TBA水平最高, 肝硬化組、肝癌組TBA水平均低于急性肝炎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提示,各種肝臟疾患引起的肝細胞的分泌、代謝發(fā)生異常, 都會引起血清TBA、肝功酶學指標的變化, 而TBA的變化最為明顯。大量文獻顯示[4, 5], 急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變化時, TBA和肝功酶學指標會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的增大而增高;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中, 肝功酶學指標與TBA無關, 這也提示慢性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 肝臟強大的代償功能會使TBA和肝功酶學指標恢復正常。
另外, 作者還發(fā)現(xiàn), 雖然肝癌組患者的AST、ALT及TBA等指標之間沒有相關性。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較, 患者的淤功酶學指標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有文獻報道[6], 膽汁淤滯在肝總管中會引起GGT的變化, 將其從細胞膜上分解開來, 然后引起其合成、分解。GGT在肝臟中主要與肝細胞等細胞膜結合, 故進入人體血清中最多為肝臟產生。所以, 在較多的膽系疾患都會出現(xiàn)GGT的明顯增高, 而在肝實質病變中GGT水平一般會出現(xiàn)中度升高的趨勢, 這也可作為鑒別肝膽疾病的一個重要方面。實驗發(fā)現(xiàn), 肝癌組與健康對照組比較, GGT的水平增高更明顯,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 聯(lián)合檢測血清總膽汁酸與肝功能酶學指標在臨床診斷肝臟疾病有著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可以把它作為肝功能檢查的一項常規(guī)指標, 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思珊.血清總膽汁酸檢測在肝病診斷中的應用.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28(1):174-175.
[2] 孫慶梅.血清酶聯(lián)合血清總膽汁酸在肝臟系統(tǒng)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當代醫(yī)學, 2013,21(4):58-59.
[3] 歐陽偉.血清總膽汁酸測定在肝病診斷中的意義.醫(yī)學信息(中旬刊), 2011,1(1):111-112.
[4] 段正軍,段生壽,徐杰,等.血清總膽汁酸與肝臟功能酶學指標聯(lián)合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32(5):612-613.
[5] 周家瑾,潘繼承.乙肝患者血清總膽汁酸、前白蛋白與相關酶學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價值分析.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 2012, 9(2):66-68.
[6] 呂磊,張國慶,金彥,等.體內膽汁酸質量濃度變化的臨床意義及研究進展.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9(2):159-161,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