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東
款識是我國古代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反映了特定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民俗的狀況,同時也為瓷器的斷代鑒定提供了重要依據(jù)??钭R起源于古代彝器,到東漢時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在瓷器底部或其他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贊頌、祝愿等內容的文字和識別圖案,這些統(tǒng)稱為款識。由于它的內容、格式、字體、書法等各方面都具有時代特征, 所以它對瓷器的斷代辨別真?zhèn)味季哂兄匾淖饔谩?/p>
款識一般分為年款、干支紀年款、特殊紀年款和偽款這幾類。年號款指以帝王紀元所立的名號書寫或刻劃在瓷器上,如大明宣德年制。干支紀年款是指以天干與地支相配來標明器物制作年代的文字,這種款識多附在帝王年號后,如道光丁酉年制。特殊紀年款是指僅寫朝不寫年號和年代的款識,如大明年造等。仿款是指器型紋飾及款識均寫前朝但器物在器型紋飾等各方面與前朝相去較遠甚至岀現(xiàn)前朝不曾見有的款式,如明永樂時有永樂年制篆書款而后世則見有楷書永樂年制款識器物,故稱偽款,因此識別款的真假,必須了解當時的時代風格,掌握特定時期書法特點,從而真正使它成為鑒別瓷器年代的一個重要工具。
明代官窯年款的出現(xiàn)是瓷器款式形成發(fā)展乃至成熟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明代以前沒有見過代官窯年款的瓷器,而且早期年款以刻、劃為其主要特征,文字內容不統(tǒng)一,落款位置不固定,款式亦無定制格式,批量落款更是不可能。到明宣德古瓷紀年款識形式和內容已從無序到有序基本完成。從款識的形式和內容上來看逐步形成以下特點:
1.在款字書寫上以毛筆為主,款識位置由不固定逐漸過渡到以器物里心和底面為主,款字以楷篆為主,款字內容亦相對固定。
2.年款的字體豪放,不拘一格,寫款人的書法功夫很深,字體生動而有氣魄,有“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 的說法。
3.瓷器帶官窯年款很普遍??钍接锌瑫?、篆書、楷書較為常見。款的排列有橫款、豎款、單行款、雙行款,還有極少數(shù)環(huán)行款、十字款、四字款、六字款??畹耐鈬须p圈線、單圈線。也有不帶圈線的。
4.款識大體來說以青花楷書款為多,明中晩期彩色器物款偶用其它顏色如紅色、紫色。一色釉器物也有刻款的。明代的青花款在放大鏡下沉入胎里。
下面根據(jù)二十多年的工作實踐經(jīng)驗, 就明代各帝王款識分述之。
1.洪武:明洪武不見有年款器物,凡書洪武年號、紀年、干支款皆為仿品。
2.永樂:器物帶款不多,形式為“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如甜白小碗見帶刻四篆字款的。永樂青花壓手杯的器里心有青花篆字“永樂年制”四字款,款一般都在器內。從正德以后,官窯、民窯都有仿永樂器物的制品,直到清及民國仍有仿造,仿品中以民國仿比較相像,多為刻,印的四字篆書暗款。
3.宣德:在明代官窯器中以宣德年款的形式最復雜。
a.宣德瓷器多年款??钭R的部位一般多在器物底足內,但也經(jīng)常變換位置。如在器內里中心、器物口沿,器物腰部,肩上以及壺嘴等處。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一說。
b.款的字體:一般多為楷書,其字體工整,筆觸圓勁,有寫、印、刻的,款的字體大小不勻。宣德款的” 德” 字 心” 部上不寫一橫,德字的“彳”與“ ”兩部分靠得很緊。
c.款的排列:有橫寫、豎寫。有單行、雙行、有六字、四字。以豎式二行款居多。款的外部有雙圈線、單圈線,不帶圈線的。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四邊線圈款印在青花雙圓圈內,又有雙線長方框,長方框中有豎式六字青花楷書款,也有的款的外圈畫花瓣,但此種少見。
d.款的顏色:青花款在藍色中往往呈現(xiàn)黑、藍、灰等深淺不同的幾種顏色。
仿宣德款的特點:在明正德以后就開始有仿宣德款的器物,清代及民國全仿。真品的顏色下沉和胎骨結合緊密,在底足內釉厚處釉色發(fā)青,釉薄處有牙黃色。明代仿品比清代及民國仿的近似些,明代仿的款色也有些下沉,清代后期及民國仿品款色好像浮在釉中。
仿的字體不是軟就是硬,不是過分工整,就是過于草率,與原風格有所不同。仿宣德青花器的底發(fā)白。
4.成化:官窯器物多有款,多為青花楷書款。有匾額款、直款。所見器物多為六字二行楷書款,其外圈線有圓圈線和雙方框圈線。官窯款的字體肥厚、敦實。仿的款和真款的寫法不同,風格不一樣,真品款識在放大鏡下看款上層的一層釉有很勻的小氣泡,青花色暗。
5.弘治:官窯器物為青花楷書六字二行款,外有青花雙藍圈線,其字體筆劃細膩、柔和、秀麗。“治”字有“治”也有“冶”形狀的,即第六筆有過第五筆向下的,也有不過第五筆的。
6.正德:款多為青花楷書六字二行款,也有四字二行款的,大多數(shù)都外廓雙藍圈線。也有在把杯內寫青花楷書“正德年制”款的,也有黃地綠花器物中刻款的。民窯中少數(shù)礬紅書寫四字二行款的。
正德的“德”字,心部之上仍無一橫。有的款的“德”字的“心”部寫的較寬,德字的第四,五筆即“十”比較小,“制”字同成化的制字,衣部很少過刀。
明代款書寫均講究書法,正德時款筆勢挺拔。正德款字體大,有的款充滿在雙藍圈線內,字體比較工整。
7.嘉靖: 嘉靖同宣德款式式樣一樣比較復雜。
a.一般器物有四字款和六字款,并且以青花六字二行楷書款為多,個別也有寫“大明年造”款,一般有雙圓圈線,方圈線,也有不帶圈線的。還有匾額款,如在罐、大盤、口沿處寫。個別還有環(huán)形款,十字款的,(上下左右寫的)有寫款、刻款、有青花款也有紅字款,白地施彩器物多寫紅字款、黃地綠花器物多寫紫色款。
b.民窯器物也有代吉祥語如:富貴佳器,福壽康寧,玉堂富貴,金玉滿堂,長命富貴,萬福攸同等。
c.一般圓器底款工整,而琢器款不大工整,款的字體豪放有力。
8.隆慶:多是雙藍圈六字二行楷書款,“大明隆慶年造” 而沒有寫“大明隆慶年制” 的。
小器多為雙方框六字楷書款。字體書寫大方,蒼勁有力,青花款的顏色深淺不勻。
9.萬歷:
a.與嘉靖款類似,形式比較復雜,有刻、劃款、寫款,有橫款、豎款、環(huán)行款、六字二行款,個別還有八字二行款,如萬歷年制玉堂佳器“。一般多為青花六字二行楷書款, 寫的部位也有所不同。字體:近似顏體,萬歷前期款的字體比較挺拔,到后期則較軟弱。
b.民窯也有代吉祥語的如“富貴佳器”、“玉堂佳器”、“食綠萬鐘”、萬福攸同”、“富貴長春”。
10.天啟:款識多為青花楷書四字款“天啟年制”,字體苯拙,青花色發(fā)灰暗。還有的器物寫“天啟元年”,圍以雙藍圈線,在青花花卉瓶上有寫“天啟年來石隱制” 款。一般著色器物多無款,另外一種青花圖記款。
11.崇禎:有青花六字二行款外有雙藍圈線款“大明崇禎年制”,偶而可見到“甲戍春孟趙府造用” 八字兩行圍雙藍圈線款的,字字蒼勁有力。
以上所述為明代各朝具體的款識特征, 在鑒定工作中應再結合器物器型、紋飾、胎釉等特點深入研究, 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真?zhèn)沃g差距,做好瓷器的鑒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