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有度,人稱“小馬哥”。重慶醫(y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y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新藥評審專家,科普作家,全國首席中醫(yī)健康科普專家,全國優(yōu)秀中醫(yī)健康信使,從事中醫(yī)醫(yī)療工作50余年,經(jīng)驗豐富。
蘇州城中有一條石頭巷,東西走向,巷中有一處清代的宅院,大概最后一任主人姓吳,人們就稱它吳宅。這座老宅子令人叫絕的是,宅內(nèi)至今依然醒目的“四時讀書樂”磚雕門樓,其內(nèi)容都是按翁森的四首詩來構思的,其精美程度被譽為蘇州第一。
讀書是件快樂的事
翁森是鄉(xiāng)野奇人,南宋滅亡后,他不愿出來當官,寧愿自己隱居山中當個教書先生,于是創(chuàng)辦了安洲書院。他在教書期間就提到一個很重要的理念:讀書是快樂的,這種快樂能夠愉悅我們的身心。他寫的《四時讀書樂》非常美——春天讀書,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夏天讀書,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秋天讀書,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天讀書,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
在翁森看來,一年四季,雖然風景不一樣,但讀書美好的心境始終都是一樣的,就是說春夏秋冬都有讀書樂趣,他倡導的理念就是快樂讀書。要想獲得讀書的樂趣,首先就要擺正心態(tài):讀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在古代總結的養(yǎng)生“十樂”中,“讀書達理”就是第一樂。讀書的樂趣首先就在于理趣,在于探索求知中品嘗快樂。
讀書之樂理中來,讀書之趣靜中來。讀書之樂,與養(yǎng)花樂、釣魚樂、旅游樂、運動樂這些動中之樂不同,它不是“動趣”,而是靜中之樂,它是一種“靜趣”。夜幕降臨,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臺燈下,書便成了最好的朋友。它娓娓動人地講出許多新鮮事來,教會我們許多道理。我們與這位書朋友心靈溝通,在寧靜中品嘗清福,何等快樂。
明代陳公眉說得好:“有書可讀,享世間清福?!彼螘r臺州詩人薛泳對休閑讀書深有體驗,他在詩中寫道:“一盤消夜江南果,吃栗看書只清坐?!毖υ娙思彝l件不錯,讀書讀晚了,腹中作響,剝幾只栗子,弄點宵夜吃吃,嘗美食,品書趣,何等逍遙,多么愜意。讀書的這種“靜趣”會讓你的心靈都沉淀下來,每一個段落,每一行文字都如同涓涓細流沖刷著平日生活中帶來的浮躁。
讀書還能開闊胸懷,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明代愛國詩人于謙在詩中寫道:“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p>
讀書有助于養(yǎng)生防病
江蘇有位陳潔先生,不幸身患癌癥,從最初的無助、恐懼、絕望到后來的勇氣、堅強、快樂,全靠讀書幫了他的大忙。他既讀西醫(yī)的《腫瘤學》《免疫學》《藥理學》,又讀中醫(yī)的《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藥學》,借此養(yǎng)病的機會讀書,他還獲得了醫(yī)藥大學函授的畢業(yè)證書。尤其值得慶幸的是,他在和癌癥抗爭的3年之中,盡享讀書求知的快樂。他深情地寫道:“書,給我?guī)淼氖强鞓?、溫馨、堅強、勇氣,永不放棄,只要有書作伴,抗癌也快樂!”我相信,讀書帶來的樂趣具有這樣的力量。
當然,“終日在書案”對健康不利。所以,應該將讀書和其他活動穿插進行,動靜結合,最為有益?!秹矍囵B(yǎng)老新書》載有羅大經(jīng)的田園之樂,他在午睡起來之后,就漫步山水之間,拾取松枝,然后泡上一壺茶,一邊品嘗,一邊隨意讀書,既讀《周易》《左傳》,也讀《離騷》《史記》,還讀各家散文……現(xiàn)代人讀書,當然不必僅限于文史詩詞,只要自己感興趣,各種各樣的書都可以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