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斌
摘 要: 政治學科的目標較其他學科,更具有特殊性。設計政治課堂的教學程序時,可以更加靈活。
關鍵詞: 三維學習目標;引領課堂設計
新課程改革如今在全國開展得如火如荼。新課程的到來,對于一線的教學人員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一、三維學習目標的功能作用
無論老課程還是新課程,老師們上課都有一定的目標。目標就象航標,定位比較清晰、準確、針對性強,上完課后學生非常明確收獲到什么;目標不明確、不準確、毫無針對性,課后學生很茫然,不知道有什么收獲。
學習目標是什么? 是方向;是好的學習期望;是要解決的問題;是要實現(xiàn)的學習效果。有了明確而準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才有動力,才知道課堂上該做什么、怎么做。我們都知道,學習目標在教師的備課、上課、輔導、檢測和學生的學習活動等各方面的重要引領作用。它可以指導我們去怎么備課標、備考綱、備書、備資料;怎么備學生;怎么設計上課;怎么出檢測練習題等等。老師、學生的各方面活動都應該與學習目標保持一致,為目標的實現(xiàn)服務,否則,就偏離了方向,就會不知所云、不知所向。
所以,我們老師在課堂中的設計、上課等各方面,都一定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以學習目標為依據(jù)的學教理念。
二、教師理念的轉變,首先應該體現(xiàn)在學習目標的確定這方面。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活動要堅持以學定教,因此,課堂的目標首先應確定好學生的學習目標,然后定我們老師教的目標。故,我贊成在導學案中都提學習目標,而不再提教學目標。提學習目標,才是在理念中首先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而提教學目標,仍然是把教放在第一位,這是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
過去的課堂教學,側重的是知識的傳授,而新課程的三維學習目標是側重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與提高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體驗和養(yǎng)成。只有堅持三維學習目標的引領并且加以落實,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愿意學習、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學習型社會。
三、怎樣落實好三維學習目標的引領
1.要實現(xiàn)三維學習目標的有機整合,首先需要教師正確把握“三維”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镀胀ǜ咧兴枷胝握n程標準 (實驗)》的“三維”學習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反映了由傳統(tǒng)教學過于重視“雙基”的課程目標,到注重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與終身發(fā)展能力的理念變化。
如果我們在課堂中只是停留在知識傳授的層面,那學生就只會積累知識,只是一個知識的存儲器,而不會加工和靈活運用知識,不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難以提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也不會自覺形成。而如果只強調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知識積累和正確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那學生的本領也像毫無基礎的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一樣,只是一副沒血沒肉和實在內容的空架子。而如果只強調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沒前兩個目標,那很難想象學生會形成什么樣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所以,新課程的三維學習目標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緊密結合和統(tǒng)一在一起的,我們不能人為的把這三者割裂開來。如果割裂了三維學習目標,只會使學生成為靈魂與肉體分離的動物。
2.善于以三維學習目標為指導,選擇和優(yōu)化教學設計、策略、行為。上述三維教學目標之間的統(tǒng)一關系,為我們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有效整合三維學習目標明確了方向:以知識為載體,以過程、技能與方法為橋梁,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以實現(xiàn)三維學習目標的有機整合。
第一,備課環(huán)節(jié)。在熟悉課程標準、考綱、教材、學生情況、相關現(xiàn)實資源的基礎上,準確的制定三維學習目標。尤其要注意與自己所教的學生情況相符合,不能照搬其他資料上的學習目標。這是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做到因材施教的要求。要準確的定位知識學習的深度與廣度,設計好恰當?shù)倪^程、活動并能學生明白應該訓練、培養(yǎng)什么能力和學會怎樣的方法,最后使學生知道樹立什么樣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第二,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確定好三維學習目標后,認真研究三維學習目標,找準學生感興趣或容易激起學生思維火花、或者能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感覺很親切的方面為課堂的切入點,設計簡練而精彩的課堂開場白。這樣就能在一開始緊緊的吸引和抓住學生的心與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就能很配合,從而為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和效益打下基礎。這樣的切入點,既可以是知識目標,也可以是過程、技能與方法目標或者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只要自己備課時能夠找到典型的范例或情景就可以。從一般意義來講,《生活與哲學》課,由于這門課的方法性、工具性學科特點很濃厚,就可以考慮從過程、技能與方法目標切入去尋找有趣的、耐人尋味、能引發(fā)人深思的典故、詩詞、事例或情景等導入新課。《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可以考慮從知識目標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找例子或設置情景切入。
第三,新課學習環(huán)節(jié)。給學生留足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并注意在恰當?shù)年P節(jié)點上給予點撥,給學生當“活字典”,起助推器的作用。當然,對于個別學習不太自覺或沒興趣的學生要及時善意的提醒是必須的。這樣,就能通過師生的充分互動,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
第四,當堂訓練、驗收環(huán)節(jié)仍然以符合學生情況的三維學習目標為指導,以學生感興趣的現(xiàn)實材料為背景,設計要達成的學習目標所要求的練習題。
如果教師、學生的各方面活動都充分發(fā)揮從學生情況出發(fā)而制定的科學、恰當?shù)娜S學習目標的引領作用,讓學生覺得政治課并不是那么空洞、那么枯燥,反而是很有趣、很有啟發(fā)、很有科學道理和時代氣息的課程,從而充分的激發(fā)出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政治課的生命力,進而使政治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發(fā)揮,為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四有”新人,就不再是什么難事了。